1、AMMI模型学习和思考
为了系统学习AMMI模型,买来了《产量区域试验统计分析---因子设计的AMMI分析》这本书(影印版)。记录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同时也方便跟群友交流。
模型的构成在下图中很清楚列出。AMMI模型中,试验数据减去总平均数后的效应,分成了两部分,方差分析(ANOVA)部分和主成分(PCA)分析部分。对应植物育种,方差分析(ANOVA)部分效应包含了品种效应,地点效应,主成分(PCA)分析部分效应就是环境和品种间的“互作”。
方差分析模型属于线性模型,效应可加,可以简单形象的理解为,一个产量观测值的构成,是由观测值的所在地点效应、所属品种效应,误差等效应值的累加和。
主成分分析(相乘)和方差分析(相加)的区别,书中的这一页讲的尤其清楚。
总体均值200,基因型值5,环境效应7
主成分分析PCA,200+5*7=235
方差分析ANOVA,200+5+7=212
AMMI模型,“互作”效应部分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来计算分析。
对育种者来说,采用方差分析的效应可加性思想分析处理试验数据,还是用AMMI模型的思想都是可以的。但AMMI模型的计算复杂性就高了太多。主成分分析,是忽略掉很多非主成分的结果,这也会带来应用局限。育种者布置多点试验,更多的着眼点是考察品种间的优劣,或者跟CK比较的优劣,或者是品种跟环境间的适宜性问题。这样的话,就可以不用把品种的稳定性分析、适宜性分析考虑的过于复杂。在育种的布点试验中采用AMMI模型分析,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基于效应可加性,观测值-总平均-地点效应-品种效应=品种×地点的互作效应,能得到一个准确的“互作”效应值,对育种工作就已经解决问题了。
查阅文献,可以看到,品种稳定性分析问题,分析方法太多,育种者要结合自身工作需要,考虑选用适合的方法,解决育种实际问题就好。
个人观点,仅供群友参考。
李奉令
2020-3-20
2、一年多点试验效应解读示例
下面给出农博士育种家软件(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模块)的具体计算示例和效应解读思路。
三个排序,解决问题
1、比较产量高低,用同一试验的参试品种的平均值排序。
2、比较品种稳定性,用相对平均偏差(RSD)排序,衡量同一试验群体中,不同参试样本(品种)的离散程度。
3、考察品种适宜性分布,用互作效应值排序即可,观测值-总平均-地点效应-品种效应=品种×地点的互作效应。
下方切图,仅是农博士育种家软件品种适宜性分析功能分析结果。
给出,地点效应、品种效应、地点×品种的互作效应。
效应解读技巧:生物统计、数量遗传学中的效应(离差),有个规律,Σ效应=0,比如,地点效应的累加和=0,品种效应的累加和=0.每种效应的计算都来自于某个试验,因此效应的正负(+,-)都是基于该试验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有利于排序的结算结果。某品种的效应为正数,且是大值,说明在该试验中,这个品种的表现,均值大。某品种的效应为负数,且是小值,说明在该试验中,这个品种的表现差,均值小。如果试验中安排了CK,那就可以看出更多的含义。
以上图分析结果为例,
地点效应 | 地点1 | -0.625 |
地点2 | -0.125 | |
地点3 | 1.95833 | |
地点4 | -1.20833 | |
| Σ地点效应 | 0 |
材料效应 | 材料1 | -1.33333 |
材料2 | -1.45833 | |
材料3 | -2.08333 | |
材料4 | -0.08333 | |
材料5 | 3.79167 | |
材料6 | 1.16667 | |
| Σ材料效应 | 0 |
材料效应 + 地点效应(二维图示,用于考察 【某品种】和【某地点】 的【平均表现】) | ||||||
地点1 | 地点2 | 地点3 | 地点4 |
|
| |
材料1 | -1.95833 | -1.45833 | 0.625 | -2.54167 |
|
|
材料2 | -2.08333 | -1.58333 | 0.5 | -2.66667 |
|
|
材料3 | -2.70833 | -2.20833 | -0.125 | -3.29167 |
|
|
材料4 | -0.70833 | -0.20833 | 1.875 | -1.29167 |
|
|
材料5 | 3.16667 | 3.66667 | 5.75 | 2.58333 |
|
|
材料6 | 0.541667 | 1.04167 | 3.125 | -0.04167 |
|
|
|
|
|
|
| Σ效应=0 |
|
-1.95833=(-1.33333)+(-0.625)
将地点效应和品种效应,相加,就得到了上面的表格。由于每个效应值都来自于地点均值,品种均值,总均值,因此这个表格的结算结果,反映的是(地点+品种)平均表现。Σ(地点+品种)效应=0。
基于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的不同品种的适宜地点排序 |
| |
材料1 | ||
1.41667 | 地点3 | |
0 | 地点2 | |
-0.5 | 地点1 | |
-0.91667 | 地点4 | |
材料2 | ||
2.54167 | 地点3 | |
-0.29167 | 地点4 | |
-0.875 | 地点2 | |
-1.375 | 地点1 | |
计算公式:互作效应=观测值-总平均-地点效应-品种效应
试验的总平均=8.95833333
材料1在地点1的“互作”效应 = 6.5 - 8.95833333-(- 0.625)-(-1.33333)=-0.5
材料1在地点2的“互作”效应 = 7.5 - 8.95833333-(- 0.125)-(-1.33333)= 0
3、博思公司免费提供一年多点试验适宜性分析功能
为服务育种者数据分析工作,博思公司限期免费提供一年多点试验适宜性分析功能,以下三款软件均提供该功能,可自行下载使用。
农博士育种家软件(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模块)(免费)
农博士数据采集汇总分析工具(免费)
农博士育种家软件(正式用户可用)
有需要的朋友可至农博士育种家软件网站下载。
北京中农博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0-3-20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