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严峻,重视,民众关心,已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过程中必须破解的难题。但大气污染的治理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网格化监测市场也瞄准了这个契机开启了加速度。大气污染防治迎来曙光 “网格化”将成主流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愈演愈烈,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今年是“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各地政府纷纷走上了治霾之路。而网格化监测系统,因其、科学,能有效提升治理雾霾的工作效率,能为环境监管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等优势,成为治霾的新主流,也备受一些地方政府的喜爱。
把控内源、说清外源
实时了解区域内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掌握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反映区域之间的污染状况及影响关系;
建立环境空气质量大数据库,对多种污染物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掌握污染物实时分布的浓度、形成的原因、传播过程及演化规律,通过构建污染物传播过程实时演化与污染源追踪数学模型,提供突发排放污染追踪、污染源在线源解析和长期达标规划等服务;
重点大气污染区域的定位及预警。
转变网格化区域管理方式
大气区域管理模式从以往的常规考核方式转变为街道级别现场处置、区县级执法、市级督办的网格化垂直管理模式。契合《关于省以下环保垂管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起一套更加完善的监测、监管、评价体系。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