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技术参数>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浊度计的使用方法

来源:青岛路博建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08月30日 15:02  

浊度计的使用方法

 

 浊度仪,又称浊度计。可供水厂、电厂、工矿企业、实验室及野外实地对水样浑浊度的测试。 该仪器常用于饮用水厂办理QS认证时所需的*检验设备。
   

 

  使用方法:
     1、采样后要及时测量,以避免温度变化及水样颗粒沉降应起测量结果缺乏真实性。

 

     2、样瓶必须清洗得非常干净,避免擦伤留下划痕。用实验室的洗涤剂清洗样瓶内外,然后用蒸馏水反复漂洗,在无尘的干燥箱内干燥,如使用时间长了,可用稀盐酸浸泡两小时,后用蒸馏水反复漂洗。拿取样瓶时只能拿瓶体上半部分,以避免指印进入光路。

 

     3、非常正确地配制标定点的福尔马肼标准液,是浊度测量的重要技术,保证计算正确,注意配制标准液的每个步骤,均匀的摇晃原液,准确的移液,倒入零浊度仪应注意刻度,第浊度的标准液应选用大容量的量瓶,以降低配制误差。

 

     4、选择校正用的标准液,含量应选用所测量程满量程值为宜,且定标前应充分摇匀,测量前应保证校正值的正确无误。对于低浊度测定及较高精度的测量应考虑瓶间的测量差异,必须使用同一样瓶进行定标及检测。校零时应选用零浊度水,要求不高时,可采用蒸馏水。

 

    5、有代表性的水样能准确反映水源的真实性。因此,从各采样点取来的水样在测量前必须充分混匀,避免水样沉降及较大颗粒的影响。置备时应去除样瓶中的气泡。测量温度较低的水样时,样瓶瓶体会发生冷凝水滴。因此在测量前必须让其放置一段时间,使水样的温度结近室温,然后再擦干净瓶体的水迹。

 

     6、测量时,不仅要考虑样瓶的清洁及取样的正确性,同时应保证测量位置的一致性。瓶体的刻度线应与试样座定位线对齐,并需要盖上遮光盖,避免杂散光影响。试样测量时由于水样中颗粒物质的漂动,显示数值会出现来回变化,此时可以稍等一段时间后,数值会逐渐稳定下来,即可读出水样浊度值。也有可能数据一直不稳,这是由于水样中的气泡过多或悬浮的杂质引起。读数时,应取中间值,即大显示值加上小显示值,再除以2得出中间值。

 

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路博自产的这款浊度计的性能及参数:

 

LB-G51型    精密浊度检测仪

 

 

 

产品概述

G51型精密浊度检测仪,是格林凯瑞2019年新推出的一款具有高性价比的水质检测设备,*冷光源、窄带干涉技术及微电脑自动处理数据,直接显示及打印样品的浓度值。设备搭载4.3英寸液晶屏,扁平UI设计的界面,可以让检测数据更直观的展现。

引导式检测模式,降低了学习成本,使用者可以简单快速的上手操作。

 

产品特点

01、多参数检测:支持浊度的测定。

02、检测:依据国家检测标准研发,广泛适用于生产生活废水的检测。

03、光源优势:采用进口冷光源,光学性能ji jia,寿命长达10万小时。

04、操作智能:设备采用引导式操,用户可根据提示轻松完成检测操作。

05、智能打印:可设置检测完成自动打印浓度结果,或选 择手动打印模式。

06、连续测量:检测样品多,可开启连续检测模式,具备更高的检测效率。

07、性价比高:配备完善的耗材试剂,价格低、用量少。

08、预制试剂:为客户配套预制试剂,只需添加样品即可检测出值。

09、操作安全:消解比色一体,无需换成比色皿检测,测定方法简单、。

10、智能程序:4.3寸彩色液晶屏显示,搭配自主研发的UI交互系统,操作简单省时

 

技术参数

产品型号

G51型精密浊度检测仪 

检测参数

浊度

测量标准

GB/T13200-1991 水质浊度的测定

测量范围

0-100PCU

检测下限

3NTU

消解温度

不消解

示值误差

≤5%

 

仪器电源

AC(220V±5%),50Hz

工作环境

5-40℃,≤85%无冷凝

仪器尺寸

300mm×230mm×115mm

仪器重量

约2.8kg

显示方式

4.3寸高清彩色液晶屏

比色方式

比色皿比色

 

配置清单

 

主机1台,移液器1支,枪头1包比色皿2支、稀释瓶4个,绒布1块,手套2双使用说明书1份。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