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脱硫废水处理方法

来源:山东博斯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08月20日 09:15  

脱硫废水是火力发电厂中处理难度大的废水,现在的常用脱硫废水处理方法都是在脱硫废水水质特性的基础上,专门针对不同种类的污染物,确定脱硫废水处理的原则性上进行设计的。当今我国对脱硫废水的处理大多采用物理化学处理后直接排放水体。下面介绍目前常用的脱硫处理方法。

 

  此方法是对脱硫废水不进行处理而是直接排放到水力除灰系统中,脱硫废水中含有的酸性物质和重金属物质会跟灰中的氧化钙反应生成固体物质而除去,于是便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标。脱硫废水的水流量一般都很小,所以脱硫废水掺入到水力除灰系统后,对除灰系统的影响是很小的,故而采用此方法无需对水力除灰系统有任何的改造,更不需要额外增加水处理设施,所以此方案具的优点是少、操作管理便捷,可作为脱硫废水事故排放使用;此方案的缺点是脱硫废水的排入会造成除灰系统中氯离子的日益聚集,会加剧对除灰系统设备的腐蚀,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功能,那些对副产品(石膏等)不进行综合利用的湿法脱硫技术适用于此方法。

  化学沉淀法处理工艺主要是由中和、沉淀、混凝、澄清四个步骤构成。中和沉淀是调节废水的酸碱性,一般使用的碱性中和剂主要有Na OHCa CO3、石灰等;再向经过了加碱反应的废水中加入有机硫或S2-使铅离子、汞离子等离子形成重金属硫化物沉淀,常用的硫化剂有Na2SH2SFeS、有机硫化剂等,在我国的很多火电厂用的硫化剂是TMT15这种有机硫化剂;混凝沉淀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SS,通常采用铁盐絮凝剂和高分子絮凝剂;澄清就是混凝后的废水进入澄清池,依靠自身重力作用进行沉淀,沉淀物进行浓缩处理,上清液达标后排放。

化学沉淀法可以有效的减少脱硫废水中的SSF-、重金属离子等,进而可以实现脱硫废水的达标排放,不过此方法处理后的含盐量仍然很高,尤其是其中的氯离子含量大能够达到5%,如果持续长久排放,将会影响周围生态环境,此方法在适用于对出水水质标准要求不高的废水处理,在我国有着为广泛的应用。

  通过蒸发和干燥设备能够让脱硫废水分离成为高质量的水或水蒸气以及固体废弃物,可以实现水的循环使用,可以完成火力发电厂废水*,此方法的缺点是需要高额的,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实际运行的实例。脱硫废水蒸发系统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热输入、热回收、排热以及附属系统部分;每所得到的蒸汽凝结水被热交换管下端的蒸馏水托盘收集,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此工艺技术流程操作简单,蒸发回收水水质良好,此工艺的成本太高限制了它在实际脱硫废水工程中的应用。

  物化法即传统三联箱处理工艺,分为废水中和沉淀、重金属离子沉淀、混凝沉淀和澄清四个步骤。工艺流程:脱硫废水进入中和箱,加入石灰乳搅拌,碱性条件下去除氟化物和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金属离子;在反应箱加入有机硫以去除其它重金属离子;在絮凝箱絮凝沉淀,加入助凝剂增强絮凝效果;在澄清器内实现污泥和上清液的分离,上清液自流至清水箱进行pH值调节,合格后排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或回用,污泥由输送泵输送至压滤机脱水,形成泥饼外运。电厂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经常发生系统运行不稳定、出水水质差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解决措施如下:

 

 (1)加药系统频繁堵塞。石灰乳加药系统通常布置在脱水楼一层,由于加药单元距离三联箱加药点较远,石灰乳易板结,再加上加药系统未能连续运行等因素,极易导致石灰乳加药系统发生堵塞。解决措施:在加药泵出口和进口管道加装自动冲洗系统,根据加药泵运况设定冲洗程序,保证系统停运时段管道内的介质为清水。  (2)澄清器澄清效果差。澄清器内水力停留时间短,絮凝物来不及沉淀随水流溢到集水槽。污泥输送泵故障时,底部污泥不能及时排除,导致刮泥机存在断裂的风险。解决措施: 在澄清器上部取样管处增加旁路,将上部清液引入清水箱,保证澄清器内废水有足够的沉降时间;增加备用澄清器,防止污泥系统故障时造成整个系统停运。

 

  (3)板框压滤机运行不稳定。板框压滤机对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拉板卸泥不*极易造成后续漏泥现象。解决措施:增加备用板框压滤机,及时更换滤布和相关配件;在集水槽处增加旁路,当出水清澈时,通过旁路直接回收至清水箱,避免重复处理浪费药剂。

 

  (4)水质变化范围大,加药量难以控制。脱硫废水污染物受到石灰石品质、煤种、工艺水水质、系统运行状况、石膏脱水效果等诸多因素影响,水质变化范围大。在自动加药模式下,会造成药剂的浪费或加药量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解决措施:定期对脱硫废水水质进行化验,建立“化验结果-加药量”运行台账,便于找出规律。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