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12种真菌毒素检测,Thermo色谱一针尽在掌握

来源:郑州鸿朗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07月04日 14:25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能够引发人类、动物各种急、慢性疾病。我国高度重视真菌毒素污染问题,GB 2761-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 规定了食品中黄曲meidu素B1、黄曲meidu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及玉米赤霉烯酮的*。据报道我国每年有3100万吨粮食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被真菌污染,约占粮食年总产量的6.2%。为了保证我国粮食质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及时快速监测真菌毒素污染种类、水平及其风险尤为重要。

 

由于真菌毒素种类多样,且存在协同污染,为确保全面、快速的了解粮食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迫切需要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同时准确测定粮食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方法。目前真菌毒素的前处理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亲和柱方法等。

基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酶联免疫吸附法虽有较高的选择性,但无法准确定量,同时由于前处理简单,没有有效的净化,易受基质干扰,产生假阳性。免疫亲和柱前处理净化方法由于其特异性吸附,净化效果好,但是一方面操作复杂,另外一方面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检测。

 

给大家分享使用QuEChERS作为前处理净化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回收率高。采用Accucore aQ HPLC 色谱柱分离,表面多孔增强核技术的运用,兼容100%水相,同时增强了对极性化合物的保留及选择性。采用LC-MS/MS方法,15min内快速完成低浓度真菌毒素的分析,该方法适合于粮谷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检测。

样品前处理

1

样品提取

1

称取5g均质后的样品放入50mL离心管中,加入10 mL 水,震摇15 min

2

再加入10mL 2%甲酸乙腈,旋涡混合1min

3

加入HyperSep萃取盐包(P/N 60105-332-B:4g MgSO₄,1g NaCl) ,快速震摇1min.

4

≥3000g 离心5min

 

2

样品净化

1

移取1mL上清液到HyperSep净化管中(P/N:60105-204-B:QuEChERS  2mL 离心管 带150mg MgSO₄, 50mg PSA 50mg C18 ),震摇30s, ≥3000g 离心5min

2

移取500μL净化液,使用纯水稀释4倍,过0.2μm滤膜后上机检测

 

色谱条件

色谱柱

Accucore aQ, 100 × 2.1 mm, 2.6 μm(P/N 17326-102130)

柱温

35 ℃

进样量

10 µL

流动相

A0.1%甲酸水B0.1% 甲酸乙腈

 

表1.梯度洗脱程序(点击查看大图)

 

质谱条件

离子源

电喷雾离子源

质谱扫描方式

多重反应监测模式(MRM)

锥孔电压

3.0kV

加热气温度

500℃

离子源温度

150℃

脱溶剂气

800L/H

选择反应监测离子对信息见下表

 

表2.化合物及质谱采集参数(点击查看大图)

 

实验结果

标准品及样品加标谱图

 

图1.12种真菌毒素标准溶液图谱(浓度见表3)(点击查看大图)

 

图2.玉米中12种真菌毒素加标图谱(加标浓度见表3)(点击查看大图)

采用上述分析方法,12 种真菌毒素在15 min内均可获得良好的色谱峰,图1为 12种真菌毒素标准溶液图谱(浓度见表3),各化合物灵敏度测试结果见表3,LOD在0.1-2ug/kg之间。12 种真菌毒素相对标准偏差RSD% 均小于15%(见表3)

 

表3.12种真菌毒素回收率数据及LOD(点击查看大图)

 

 

结论

开发了一种快速简单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用于粮谷中12种典型真菌毒素的分析,使用Accucure aQ表面多孔增强核色谱柱,增强了对极性化合物的保留及选择性,峰形良好。采用LC-MS/MS方法,15min内快速完成低浓度真菌毒素的分析,并获得较好的回收率,回收率范围60-110%,LOD为0.1-2 ug/kg,该方法适合于粮谷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分析。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