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生物制剂检漏新技术-----微电流高压放电法

来源:上海众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2019年05月10日 10:08  

1、原理

和传统的高压放电类似,微电流高压放电法的原理是在待测样品上外加高压电,根据无缺陷包装和有缺陷包装电学参数的差异判断包装是否泄漏。微电流高压放电法要求包装本身不导电,内装药品(一般要求灌装量大于30%)导电,因此不适用于粉针和冻干注射剂的检测。

 

2、应用

适用于各种水针注射剂,尤其适用于混悬液、乳状液、高浓度蛋白质、粘稠液体和各种生物制品等非常规水针注射剂。这些非常规的水针注射剂如果采用真空检漏法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很容易把漏孔堵塞,特别是小漏,导致本身有漏的产品误检为不漏。如果产品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或反复多次检测,漏孔更加容易被堵塞。

3、合规性

高压放电法和真空检漏法(真空衰减法)一起被美国药典引用,微电流高压放电法作为真空衰减法的互补方法,可以共同解决各种注射剂,包括粉针、冻干、常规水针和非常规水针的泄漏检测,以应对严格法规带来的挑战。

近年的中国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法规中明确要求进行包装密封性验证,由于注射剂的品种较多,有一部分注射剂,特别是生物制品,它们的理化特性为混悬液、乳状液、蛋白质或粘稠液体等非常规水针,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真空衰减法已经无法解决此类药品的应用,微电流高压放电法将是理想选择。

 

与传统高压放电的差别

1、不破坏包装

正常检测时,微电流高压放电法可以采用低于传统高压放电法的高压电进行检测,但仍然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因此,可以避免电压设置较高时对包装造成的潜在破坏,特别是用于检测部位很薄弱的安瓿瓶时。

2、不破坏药品

采用相同高压电检测产品时,微电流高压放电法在包装内壁产生的电压是传统高压放电法的1/20,这大大降低了包装内药品被破坏的概率。

3、不破坏生物活性物质和产品稳定性

由于可以采用相对较低的高压电进行检测,且检测时传导到包装内壁的电压显著降低,可以避免对生物活性物质或产品稳定性造成影响。研究表明,传统的高压放电法可能会破坏生物活性物质或产品稳定性。

4、对液体导电率要求降低

传统高压放电法要求液体导电率大于5μS/cm,而微电流高压放电法可以检测导电率为1μS/cm的液体,比如注射用水或没有明显导电物质(比如盐类)的水针。因此,微电流高压放电法的应用范围更广。

5、灵敏度更好

相比传统高压放电法,微电流高压放电法的灵敏度提高了2倍多,数据的分离度更好,可以避免灵敏度不够造成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6、检测过程几乎不产生臭

由于高压放电暴露,空气中氧气会转化成臭氧。传统的高压放电法在检测过程中容易产生臭氧,通常会达到几百个ppb,由于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该浓度臭氧可能会影响药品的稳定性或使药品变质。

7、设备体积更小巧

微电流高压放电设备相比传统高压放电法,体积更小巧、占地空间少,更适用于作为实验室台式机,用于抽样检查。

 

微电流高压放电检漏仪

E-Scan655是一个确定的离线微漏测试仪,它使用的是新种类的高压放电技术用来检测西林瓶、预注射器、和其他液体填充的注射剂产品的容器密闭完整性。E-Scan655技术是微电流导电测试方法,HVLDmc,该方法是对容器和产品*无损的方法;将包装和产品暴露到比其他导电溶液更低的电压。该技术采用非接触的和非侵入的测试方法,无需样品制备。E-Scan655可以用于各种液体产品包括低导电的无菌注射用水(WFI)和含有悬浮液的蛋白质产品。

 

预灌封在线检漏机

E-Scan 665是自动的预灌封注射器容器密封完整性(CCI)测试解决方案。使用新的高压放电检漏技术,系统检测整个托盘的预灌封注射器在3min以内完成。该技术提供了小至关键质量水平的漏孔的可靠检测。

PTI的微电流高压放电的特性使得E-Scan 665可以检测各种产品和传送系统。传统的高压放电系统检测低导电率液体或小直径容器规格可能会比较困难。PTI的E-Scan 665可以对含有注射用水的小直径规格的预充针如1ml预充针进行CCI检测。E-Scan 665实现了*的自动化CCI检测以符合USP1207和欧盟附录1的指导方针。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