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质量流量的计量
1904年,美国Bousser制作出早的固体质量流量的计量,该装置的原理以动量为主。1929年,下落固体颗粒的质量流量计研制出来,并成为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初级产品。1957年,通过动量原理进行固体颗粒测量的方法被提出来。1963年,日本三协电业公司借助于垂直力进行固体的流量装置的检测,并在1968年将该装置改进为应用水平分力来检测,进而发展成为冲量式流量计。目前,国内外出现了不少测量固体质量流量的冲量式流量计,这些产品的原理近乎一致,比如国产的LFD系列等。
气体质量流量计
1911年,美国学者提出了采用热丝法来对气体质量进行测量的流量计。1914年,L.V.King通过电阻变化来替换气体冷却率,进而实现了测量。如今,不少热流式质量流量计就应用到该种方法。1964年,美国Dijeck借助于马格努斯效应,从而完成了差压质量流量计的研制,并进行了气体质量流量的测量。目前,在气体质量流量计的应用上,热流式相对多,比如国产86—系列,美国58—系列等。
液体质量流量计
在质量流量计中,测量液体的装置种类相对多。无论是动量式质量流量计,还是差压质量流量计和热流式质量流量计,都能够对液体进行测量。1962年,双涡轮式液体、气体质量流量计出现。1973年,美国研制出了能够对非线性涡轮质量流量计进行校正液体测量装置。目前,美国Rosemount公司在70年代制造出的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应用相对较多。在此基础上,各国也生产出了类似于科里奥利流量计的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