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时,车身表面涂层必然会受到砂粒、碎石及其它各种颗粒物体的冲击,涂层抗碎石冲击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车身的外观、防腐蚀能力和汽车的使用寿命。
正确评定汽车车身涂层的抗碎石冲击能力是提高汽车涂层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碎石冲击的原理是使用碎石冲击仪,用一定的压强喷射铁砂、鹅卵石等模拟汽车行驶中砂粒、碎石对涂层表面的冲击的办法,来评定涂层的抗碎石冲击能力。
碎石冲击设备
碎石类型
类型 | 尺寸 | 适用标准 | |
鹅卵石 | 9.5-16mm | SAEJ400-2002 ASTM D3170 GMW 14700 GM9508P | |
VDA621427冷硬铸铁砂砾 | 4-5mm | DIN55996 ISO20567 PSA24 1312 DBL 5416 FLTM BI 157 FLTM BI 107 | |
JIS5001 #6号花岗岩 | 4.8-14.3mm | NES M0141 NES M0007 | |
JIS5001 #7号花岗岩 | 3.2-9.5mm | NES M0141 NES M0007 |
碎石测试程序
►按照标准要求组装设备,接通电源;
► 接通气压,调节气压至要求值;
► 安装样品(有些需要前处理)并装入碎石(量);
► 开动设备,调节震动频率在时间内完成测试;
► 用胶带粘被测样表面,除去受损未脱落的涂层(有些标准不用粘胶带);
►评价(数点或对照图评价)。
碎石评价方法
►SAE J400, ASTM D3170
► 1. 将胶带贴于样品涂层表面(如果是低温处理过的样品,需恢复到室温后用干布擦干冷凝水后完成),用均匀
的力使其紧贴在样品表面并避免产生气泡,然后向上拉起胶带。
► 2.用新的胶带贴于样品涂层表面,用均匀的力使其紧贴在样品表面并避免产生气泡,从与1拉起的反方向拉起
胶带。
► 3. 重复进行1,2,直到受损的涂层*脱落。(电镀件例外,鼓泡即算是破坏点)
► 4. 通过方法I,即数点法评价。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评判:
►5. 将透明隔栅覆盖在样品上,在101.6mm×101.6mm的区域内数出涂层破坏点(冲击痕除外)的数量并确认
其面积的大小,根据表1及表2评等级,并根据表3写下破坏形式。
TABLE 1 Number Categories for Chip Ratings
Rating Number 等级 | Number of Chips 破坏点数 |
10 | 0 |
9 | 1 |
8 | 2–4 |
7 | 5–9 |
6 | 10–24 |
5 | 25–49 |
4 | 50–74 |
3 | 75–99 |
2 | 100–149 |
1 | 150–250 |
0 | >250 |
TABLE 2 Size Categories for Chip Ratings
Rating Letter 等级字母 | Size of Chips 破坏尺寸 |
A | < 1 mm |
B | 1–3 mm |
C | 3–6 mm |
D | > 6 mm |
TABLE 3 Point of Failure Notation
Notation | Level of Failure | Failure Type |
(S/P) | Substrate to Primer 基材和底漆脱落 | Adhesional 附着力破坏 |
(S/T) | Substrate to Topcoat 基材和表涂脱落 | Adhesional 附着力破坏 |
(P) | Primer 底漆内部脱落 | Cohesional 内聚破坏 |
(P/T) | Primer to Topcoat 底漆和表涂脱落 | Adhesional 附着力破坏 |
(T) | Topcoat 表涂内部脱落 | Cohesional 内聚破坏 |
常用的测试标准以及样品要求:
尺寸 | 样品数量 | 标准 |
102×305mm | 3PCS | AE J400,ASTM D3170,GM 9508,GMW 14700 |
85mm×85mm金属基材 | 3PCS | PSA D24 1312 |
250mm×100mm (zui低也要达到100mm×100mm) | 3pcs | GME 60268 |
200mm×100mm×(0.7mm~1.0mm)金属基材 | 3PCS | BS EN ISO 20567-1:2006和DIN EN ISO20567-1:2007-1,FLTM BI 157-06 |
150mm×70mm | 5PCS | NES M0141,NES M0007 |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