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基于单片机和AD574的简易电子秤的设计

来源:上海亚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11月09日 23:03  

 本文基于单片机和AD574设计了款简易电子秤。电子秤是根据重力作用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本文在分析测量原理的基础上,选择了比较简单的51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制系统,根据测量要求设计了传感器电路、AD转换电路、超量程报电路、显示电路、按键电路等,根据硬件电路,完成了相应的软件设计。经过测试,该简易电子秤应用简单,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电子秤是种根据重力作用测量物体质量的检测装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各个域,电子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电子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根据当前电子秤的应用情况,分析采用单片机和AD574设计款简易电子秤装置,在分析测量原理的基础上,选择了比较简单的51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制系统,根据测量要求设计了传感器电路、AD转换电路、超量程报电路、显示电路、按键电路等,根据硬件电路,完成了相应的软件设计。

  1 测量原理

  电子秤般由三部分组成,称重传感器、承重系统、传力复位系统。在这个基础上,分成了其他的硬件电路子单元,如单片机小系统电路、传感器电路、AD转换电路、超量程报电路、显示电路、按键电路、存储电路等。其测量原理是:将物体放置在承重系统的秤台上时,其重量参数会通过传感器,产生压力-电效应,转换为与其重量相对应的电信号,然后通过放大电路将电信号放大并经过AD处理,后将信号输入给单片机处理,经单片机处理后,将输入信息显示在LCD上。测量的精度般由称重传感器决定。

  2 硬件电路设计

  2.1 总体设计框图

  根据其测量原理,设计整体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压力传感器电路模块、放大电路模块、AD转换模块、LCD显示器模块、阈值报模块、单片机控制系统模块。   2.2 传感器电路设计

  设计采用SP20C-G50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由组合式S型梁结构及金属箔式应变计构成,具有过载保护装置。过程设计中采用惠斯登电桥进行电压采集转换,它能抑制温度变化的影响,抑制*力强,补偿方便简单,因此选用的传感器精度高、零漂小、工作稳定等。传感器原理图如图2所示:

  其工作原理:用应变片测量时,将其粘贴在弹性体上。当弹性体受力变形时,应变片的敏感栅也随之变形,其阻值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由于内

  部线路采用惠更斯电桥,当弹性体承受载荷产生变形时,输出信号电压可由下式(1)给出:

  [Eout=R2×R4(R2+R4)×△R1R1+△R2R2+△R3R3+△R4R4×Ein] (1)

  2.3 AD转换电路设计

  AD574是美国Analog Device公司生产的12位单片A/D转换器。它采用逐次逼近型的A/D转换器,大转换时间为25us,转换精度为0.05%,所以适合于高精度的快速转换采样系统。芯片内部包含微处理器借口逻辑(有三态输出缓冲器),故可直接与各种类型的8位或者16位的微处理器连接,而无需附加逻辑接口电路,切能与CMOS及TTL电路兼容。AD574采用28脚双列直插标准封装。

  图3 AD574芯片及与AT89s52的接线图

  2.4 LCD显示电路设计

  显示电路采用LCD显示。其驱动方式包括静态驱动、动态驱动。本设计采用动态驱动的方式,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

  2.5 报电路设计

  报电路采用有源蜂鸣器设计,只要通电流即可发声进行报,在其两端并联个反向的二管,防止误报。

  3 程序设计

  根据硬件原理分析和设计,软件同样分为几个部分:传感器信号采集部分、AD转换部分、显示部分和报部分,其中数据处理部分为重要,处理过程同样比较复杂。必须利用单片机的中断系统结构,如图6所示。

  4 结论

  本论文通过对电子秤的称重原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后完成了本简易电子秤装置的设计,采用高精度AD转换芯片AD574和实时处理的MCU-AT89C52单片机进行处理,精度高,操作简单,可推广性强。

  参考文献:

  [1] 潘佑华,林盛鑫. 基于51单片机的多功能电子秤设计研究[J].科技传播,2012(6):188-189.

  [2] 罗及红.种高精度的电子秤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18(8):1955-1958.

  [3] 孙娜.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电子秤的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2(1):98-100.

  [4] 王德清.胡晓毅.贾宏.等.基于SPCE061A的高精密电子秤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8,27(5):83-86.

  [5] 佟莹辛.基于C8051F350高精度低成本电子秤[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10(3):9-10.

  [6]周杰.电子秤与计算机在串行通讯控制中的应用[J].信息化技术与控制,2014,14(5):16-19.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