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在固态下通常都是晶体。金属所表现的种种性能,同金属原子的结构、原子间结合以及金属的晶体结构密切相关。要了解金属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首先必须了解晶体中原子的相互作用和结合方式、有关晶体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典型金属理想晶体的结构以及实际晶体中的各种晶体缺陷。
晶体的概念
1. 晶体(crystal)与非晶体(noncrystal)
自然界中的物质,按其内部粒子(原子、离子、分子、原子集团)排列情况可分为两大类:晶体与非晶体。所谓晶体就是指其内部粒子呈规则排列的物质,如水晶、食盐、金属等。由于晶体内的粒子呈规则排列,所以晶体具有下列特点:
(1) 一般具有规则的外形,但晶体的外形不一定都是规则的,这与晶体形成条件有关,如果条件不具备,其外形也就变得不规则。所以不能仅从外观来判断,而应从其内部粒子排列情况来确定是不是晶体。
(2) 有固定的熔点,例如,铁(Fe)的熔点为1538℃;铜(Cu)的熔点为1084.5℃;铝(Al)的熔点为660.37℃。
(3) 具有各向异性。所谓各向异性,就是在同一晶体的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性能。
非晶体内部粒子呈无规则的堆积,因此没有晶体的上述特点。玻璃是一种典型的非晶体,故往往将非晶体的固态物质(简称非晶态物质)称为玻璃体。
晶体纯物质与非晶体纯物质在性质上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① 前者熔化时具有固定的熔点,而后者却存在一个软化温度范围,没有明显的熔点;
② 前者具有各向异性,而后者却为各向同性。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