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氮气中毒后的救治分析

来源:欧莱德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2017年07月19日 14:32  

氮气本身无毒性,但如吸入过量,仍可致机体血氧含量过低,引起组织缺氧而中毒。1例因吸入过量氮气而在短时间内中毒昏迷的患者,经及时、正确的救治,一个月即得以康复,经随访,未出现任何神经精神症状及后遗症状。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某化工厂工人,因“误吸入氮气后突发意识障碍半小时余”急诊入院。同事代诉:患者缘于半小时前在坑道内作业时,由于氮气泄漏,吸入氮气后昏倒在地,约10分钟后被人救出坑道,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遂呼救护车急送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7.6摄氏度,脉搏102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25/85mmHg,呈深昏迷状,呼之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5mm,对光反射消失,双侧外耳道及鼻腔无异常分泌物,双侧鼻唇沟对称存在,上肢及xiong部不适,可见肌肉震颤。胸廓无畸形,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102次/分,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肌紧张。四肢疼痛刺激无回缩。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格拉斯昏迷评分:5分。患者既往体健。入院后立即行血气分析提示:血氧饱和度83%,pH7.28,PCO236mmHg,PO253mmHg,HCO-316.9mmol/L,BE-9.0mmol/L,血生化、血常规、肝功能提示均正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

  初步考虑:1.氮气中毒;2.低氧血症;3.呼吸衰竭。入院后立即给予面罩高流量氧气吸入(6miL/L),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给予静推20%甘露醇消除大脑氧自由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加强脱水预防脑水肿,氨曲南预防感染,以及氨茶碱缓解支气管痉挛,碳酸氢钠预防酸中毒等抢救。

  经上述抢救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一个月后康复出院。

  2 讨 论

  氮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及酒精的气体,本身无毒性,但如果吸入氮气过量,不仅使吸入气中的氧含量减少,同时高浓度的氮气还可阻止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使血氧饱和度下降,引起组织缺氧。

  氮气的中毒途径主要以呼吸道吸入为主,吸入初期仅表现为轻微的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刺激性干咳等,经数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可引起肺水肿、成人呼吸道综合征,出现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头痛头晕、乏力、烦躁、恶心、呕吐,甚至昏迷,少数患者可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消退后两周左右又出现迟发型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本例患者在极短时间内昏迷,可能与吸入的氮气浓度过高有关,高浓度的氮气可促使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脑组织迅速缺氧而昏迷。在整个救治过程中,抢救及时、措施得当是成功救治的关键。患者一入院便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以zui早时间、zui快速度增加血氧含量,改善组织缺氧,为后来进一步采取其他措施赢得了先机,同时给予20%甘露醇及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加强脱水,防止进一步出现大脑水肿,继之以氨茶碱缓解支气管痉挛、碳酸氢钠预防代谢性酸中毒。

  通过积极救治,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一个月后康复出院,经随访,未出现任何神经精神症状及后遗症。实践证明,我们的救治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并在此将其进一步整理、完善,供同行参考。

  3 救治体会

  (1)迅速脱离中毒现场,保温,静卧休息,有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给高压氧治疗,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2)积极预防脑水肿,对于已昏迷的患者,可给予静推20%甘露醇及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促进利尿脱水;

  (3)积极治疗肺水肿,保持呼吸道畅通,可给予1%二甲基硅油气雾剂,同时给予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

  (4)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可给予三轻甲基氨基甲烷(THAM);

  (5)如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症,可给予亚甲蓝、维生素C、葡萄糖等;

  (6)对出现迟发型阻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患者,应尽早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7)对密切接触氮氧化物的患者需观察24~72小时,注意病情变化。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