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小麦水分测定解决方案及其理化特性分析

来源:深圳市冠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2017年02月06日 11:42  

小麦水分测定解决方案及其理化特性分析

一、小麦水分测定解决方案

  在小麦的质量标准中,水分含量是其重要的指标之一,小麦的含水率直接关系到小麦的储藏条件和价格,小麦的水分测定方法,市面上有很多,目前值得信奈的是国标法水分测定仪。国标规定检测小麦水分采用的原理之一是干燥失重法,及通过加热使小麦的水分蒸发至恒重,然后锁定小麦的zui终含水率。

A、小麦水分测定仪技术参数

    1、称重范围:0-60g

       可调试测试空间为3cm

    2、水分测定范围:0.01-100%

    3、样品质量:0.50-60g

    4、加热温度范围:起始-180℃

       加热方式:可变混合式加热

       微调自动补偿温度zui高15℃

    5、水分含量可读性:0.01%

    6、显示参数:7种

    红色数码管独立显示模式

    7、外型尺寸:380×205×325(mm)

    8、电源:220V±10%

    9、频率:50Hz±1Hz

     10、净重:3.7Kg

小麦水分测定仪

B、小麦水分测定仪工作原理

  采用干燥失重法原理,通过加热系统快速加热样品,使样品的水分能够在zui短时间之内*蒸发,从而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检测出样品的含水率。检测一般样品通常只需3分钟左右。冠亚水分仪采用的原理与国家标准烘箱法相同,检测结果具有可替代性,仪器采用一键式操作,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也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的误差。

C、小麦水分测定仪操作步骤

   *步:按校准键,放砝码,自动校准。(定期效准,不用每天开机效准)

   第二步:取样xg,按测试键开始工作。

   第三步:仪器加热中,仪器正在显示丢失的水分值。

   第四步:测定结束,仪器显示zui终水分。

二、小麦理性特性分析

1.水分

  小麦中小分是指小麦体内的含水量。水分在麦粒中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游离水,它具有普通水的性质;另一种是结合水,它与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结合起来呈固体状态存在,不易在麦粒中蒸发。  

  小麦的水分含量一般在11-15%,经干燥自理后的小麦水分可在11%以下,新收获的小麦可达17%以上,入磨小麦水分的大小对加工影响极大,水分过低,研磨时麸皮易破碎,使面粉内含麸星增加;同时,因小麦胚乳干硬,不易破碎,造成动力消耗增加,小麦水分过高,麸皮上的面粉不易刮下,筛理困难,使产量下降,出粉率低,电耗增加。因此,入磨小麦水分不能过大或过小,一般适宜的入磨水分在15.0-16.0%。

2.小麦的生理状态

  小麦粒在生长期内由于受冻害,不成熟或收获贮藏过程中发热、发芽、发霉、虫害等,都会给小麦加工带来不良影响。  

(1)受冻小麦和发芽小麦   

  受冻和发芽小麦,由于各种酶的活力加强,面筋质的质量明显下降,烘焙品质差,面粉面色灰暗,食味差。为了保证面粉的品质,又能充分利用小麦,在加工中可将正常小麦和受冻小麦或发芽小麦搭配比例不应超过20%。  

(2)新收获小麦    

  由于未经后熟作用,胚乳粘附在麦皮上不易分离,在加工中会影响各项指标,因此对新收获小麦应贮存3个月以后再加工。小麦经过后熟期,使体内的糖类转化为淀粉,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再进行小麦制粉,这不仅能改善小麦加工工艺性能,也可提高面粉的食用品质。  

(3)虫蚀小麦  

  虫蚀小麦对水分调节不利,用这种小麦制粉,面粉品质次,因此,在清理中应清除。  

(4)自热小麦  

  在贮藏中小麦的自热使面筋品质降低,若温度超过65度,会使蛋白质、淀粉、脂肪变性,失去面粉新鲜味。小麦自热促使霉菌生度甚至变质不能食用。

3.麦粒色泽

  小麦的色泽直接影响面粉的色泽。白麦皮薄,种皮色浅,胚乳色泽洁白,麦皮混入面粉内不明显,因此加工白麦的面粉色泽好出率高。

  红麦由于种皮呈棕红色进入面粉内很明显,影响面粉色泽,出粉率低。

  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面粉色泽稳定,宜将白麦和红麦按比例搭配后再加工。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