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工作原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高压绝缘电阻测试仪中吸收比,极化指数,等一些重要指标的意义和适用性

来源:上海宜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04日 08:12  

高压绝缘电阻测试仪中吸收比,极化指数,等一些重要指标的意义和适用性

      测量绝缘电阻时,采用空闲绕组接地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测出被测部分对接地部分和不同电压部分间的绝缘状态,且能避免各绕组中剩余电荷造成的测量误差。 
    测量电力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对检查变压器整体的绝缘状况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有效地检查出变压器绝缘整体受潮,部件表面受潮或脏污,以及贯穿性的缺陷。当绝缘贯穿于两极之间时,测量其绝缘电阻时才会有明显的变化,既通过测量才能灵敏地查出缺陷;若绝缘只有局部缺陷,而两极间仍保持有良好绝缘时,绝缘电阻降低很少,甚至不发生变化,因此不能查出这种局部缺陷。 

    电力变压器绕组绝缘电阻值及吸收比对判断变压器绕组绝缘是否受潮起到一定作用。当测量温度在1030时,未受潮变压器的吸收比应在1.32.0范围内,受潮或绝缘内部有局部缺陷的变压器的吸收比接近于1.0。考虑到变压器的固体绝缘主要为纤维质绝缘,而这些固体绝缘仅为变压器绝缘的一小部分,其主要部分是由绝缘油组成的,绝缘油是没有吸收特性的,故在注入弱极性的变压器油以后,其吸收特性并不显著。 
    近年来的统计情况发现,大型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值大时,往往出现吸收比小或不合格的极不合理的现象。反之绝缘电阻值小时,则吸收比可达1.3以上,给判断绝缘状况带来困难。 
    其中RPCP为绝缘纸的等值电阻和电容量;R0C0为绝缘油的等值电阻和电容量;R1为纸撑条和垫块的等值电阻。在   直流电压作用下,绝缘电阻为R(t)R1(RPR0)/(R1RPR0)(1+Ge-t/T)                                           (1)  
    吸收系数:G=R1(RPCP-R0C0)2/RPR0(R1+RP+R0)(CP+C0)2                                   (2)  
    吸收时间常数:T=RpR0(Cp+C0)/(Rp+R0)                                                               (3)  
    由式(1)看出,绝缘由阻取决于变压器纸和油的状况,及结构尺寸,并随测试时间增加而增大。因此不是判断绝缘状况的理想指标。实测表明,变压器油的状况,特别是其电阻率影响因素很多,对绕组绝缘电阻的影响很大。 
    吸收比K为绝缘电阻60s值与15s值之比:K=(1+Ge-15/T)/(1+Ge-60/T)                          (4)  
    由式(4)看出,吸收系数G增加,导致吸收比K增大,由式(2)知,吸收系数G主要取决于介质的不均匀程度(RpCp≠R0C0),即当油和纸两层介质均良好或均很差时,G值较小,其作用均使吸收比下降,给判断绝缘优劣带来复杂性。在固定的G值前提下,某一吸收时间常数T0时,吸收比K取得zui大值Km。 
    由式(3),吸收时间常数TR0R0/(RpR0)成正比,油和纸两层介质或其中一层介质不良时,TT0;当两层介质均好时TT0在这两种情况下,吸收比均较小,也给绝缘判断带来复杂性。 
    综上所述,用吸收比K判断绝缘状态有不确切性。特别是对于大型变压器,因吸收时间常数T较大,往往不能取得大的吸收比。由于绝缘结构的不同,使测试的吸收时间常数延长,吸收过程明显变长,稳态时一般可达10min或以上。大量数据表明,10min绝缘电阻均大于1min绝缘电阻值,说明这些变压器的吸收电流确实衰减很慢。因而出现绝缘电阻提高、吸收比小于1.3而绝缘并非受潮的情况。若仍然按传统的吸收比来判断大型变压器的绝缘状况,已不能有效地加以判断。 
    为更好地发挥绝缘电阻项目的作用,根据目前我国广泛采用晶体管兆欧表测试的情况,在电力变压器绕组的测试中,用"极化指数PI"作为另一种判断绕组绝缘是否受潮的依据。极化指数是指测试读取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读取1min时绝缘电阻值之比。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