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生物教学实验室信息化改造

来源:上海奋业光电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07日 09:24  

生物实验室信息化改造

 

关键词:1.生物实验室现状2.信息化的必要性3.信息化方案4.方案特点

 

  • 现状:

目前生物实验室zui主要的实验设备为生物显微镜、生物切片。从发明显微镜的100多年前到现在,生物课堂的观测方法基本上没变,这是由于显微镜的纯光学机械结构所致。观察目标全部都是嵌入玻璃切片里边的生物组织。这种极为传统的实验室模式有以下缺点:

  1. 人手一台显微镜,设备采购费用大,在信息化时代下已然滞后,实验教学则明显与信息化不相适应。

 

  1. 学生实习时,各自操作,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法顾及和指导每个学生的操作效果、观测过程,学生相当于“自由活动”。
  1. 存在危险,每台显微镜都需配备许多玻璃切片,无论玻璃或生物组织都有破碎或毒害的潜在危险。

  1. 更多实验还仍然遵循着旧有的模式,不仅显得陈旧、老套,作业卫生还存在危险,光学显微镜是通过学生双眼紧贴目镜,需要经过样品位置调整,物镜镜头转换、物镜目镜调焦、观察记录等完成实验科目。众多学生轮流使用,难免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 信息化改造的必要性

建立信息化实验室教学及管理,是学校实验室的发展趋势,在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当今,抓住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有利时机,建立信息化实验室,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实验室信息化改造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实验操作的标准化、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减少传统观察实验过程潜在的危害。

 

  • 生物实验室信息化改造方案:
  1. 打破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模式,改造传统生物镜的观测方法:把双眼紧贴镜头的光学显示系统改造为电子屏幕显示,解放双眼。

 

2、改变实验方法:将电子交互与实验平台共建共用,构建规范、科学、*的信息化实验教学和管理体系,把“各玩各的”实验方法,改成学生小组(4—6人)为实验主体,资源共享,讨论、探索,形成完整的影像实验和实物实验。

  1. 改变老师指导方法:平台布局——通过对显示系统的改造,使每台显微镜观测到的内容能够显示到屏幕上,同时可以推送到投影、大屏、白板、电脑、PAD或手机上,方便老师及时纠正和指导所有学生的操作过程,更直观解读观测内容,点评实验结果。这样既能减少实验事故、实验用品浪费、设备破坏等,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掌握。

  1. 增加实验课程的趣味性、生动性和互动性,将实物移动展台引入生物实验室,老师随时可以将学生操作过程、实习场景、记录成果推送到投影大屏等,进行现场点评、分析、对比等教学,创建开放、自主、实验、交流、探索等多维度的实验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模式,体现以内容为主、师生互动、人机互动、资源共享、自主探究的信息化实验教学。

 

 

 

  1. 增加体视显微镜、观鸟镜等实验设备,拓宽生物实验室的观测范围,实现从生物学的组织、细胞等微观世界扩展到植物、动物、实物、环境与生态关系的宏观生物圈,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 特点:
  1. 节约:原有设备不浪费。
  2. 简单:不改变原有设备的任何结构,只需装一套WiFi数码电子目镜,操作简单。
  3. 互动:改变原来个人操作模式为小组共同实验,给学生讨论、互动的机会
  4. 趣味:所有小组的实验方法、过程、结果都可推送到大屏和投影,方便同学们共同分享和老师点评。
  5. 扩展:将生物显微镜只观测细胞、组织等局部微观世界扩展到小植物、小动物等生物整体,让学生扩展知识,结合生物与生态关系,认识生命,爱护自然。
  6. :由于使用了信息化手段教学,老师的操作和指导不再是同学“围观”,而是大屏或投影显示,全班“共赏”,无需逐个指导和检查,提高了教学效率。
  7. 高质:由于信息化的实现,改变了纯光学影像只记忆在每个个体学生的脑海里而无法分享、点评,加装wifi电子目镜后,学生的操作过程、观察结果、实验成绩都可以实时传送到投影或大屏,并可拍照录像,方便老师对比、点评、批注、分析和同学分享、讨论、互动。
  8. 安全:电子目镜代替了人眼紧贴显微镜,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