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达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5年

18017847121

银屑病动物模型

参  考  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产品型号

品       牌其他品牌

厂商性质生产商

所  在  地上海市

更新时间:2024-02-28 09:12:04浏览次数:115次

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 化工仪器网
同类优质产品更多>
银屑病动物模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全清楚,目前普遍认为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细胞及免疫相关细胞共同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为了探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手段,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至关重要。

银屑病动物模型动物的选择


小鼠、豚鼠、转基因小鼠。


银屑病动物模型造模方法


银屑病动物模型可以分成5类,分别为药物诱导模型、基因工程模型、细胞因子模型、异种移植模型及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技术构建的模型。


一、药物诱导模型


药物诱导模型是指采用局部药物外搽或使用限制必需脂肪酸饲料喂养等方法,在动物(如小鼠、豚鼠等)皮肤上诱导产生银屑病样皮损及炎症反应。造模所使用的诱导药物有咪喹mo特、普萘洛尔等,在该类模型中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为咪喹mo特诱导小鼠模型。


1咪喹mo特诱导小鼠模型


该模型目前是临床前银屑病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动物模型。


造模方法:


选取成年小鼠(通常是BALB/c小鼠,6-8周龄),小鼠背部或耳部皮肤均局部脱毛,每日局部涂搽5%咪喹mo特软膏62.5mg于背部或耳部脱毛皮肤,一般在第 2 ~ 3d即可出现炎症反应,第6~7d日炎症反应可达高峰,小鼠皮损具有典型的银屑病表现和组织学特点。


模型评价:


1、涂抹药膏一段时间后,小鼠出现皮肤粗糙、红色,起皱,触之变硬伴斑片、严重起皮、脱屑,皮肤HE染色可见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棘层明显增厚,颗粒层细胞减少或排列异常,真皮层小血管增生、扩张,真皮乳头向下突出,炎细胞浸润现象。


2、小鼠皮损内及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多种致炎细胞因子表达上调,如IL-1β、IL-6、TNF-α、IFN-α 等。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