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滑触母线是滑触线零碎中集电侧拾取电能的重要安装,它经过集电刷与导轨的滑动接触,将电能间接传导至用电器,从而完成零碎的挪动供电。集电器由机械构造的张力安装和间接与导轨滑动接触的集电刷两局部构成。
机械构造的张力安装确定集电刷与导轨的滑动接触压力和机构的稳固性,集电刷则是导轨滑动接触拾取电能的导体,它的功能和导电质量以及资料构造成分的优劣,将间接影响全部零碎设备的平安运转质量
1、安全可靠,即使用手指接触也没有触电危险,符合IP23标准;
2、节能降耗,采用特殊配方铝合金型材作为导体;电阻小,降低电能的损耗;
3、轻型系列≤500A,重I型系列630A~1250A,重Ⅱ型系列>1250A,同一系列,护套及配件通用;
4、产品符合国家JBT 6391.1-2010和JBT 6391.2-2010标准;
5、使用寿命长,导体护套也采用配方,极大延长了滑触线系统的使用寿命;
6、采用组合设计,易于安装和日常维护,特别适合于高空作业;
7、集电器可三维空间运动,能满足供电设备的不间断供电;采用双绝缘设计,工作更安全可靠。
1、滑触线安全:外壳系由高绝缘性能的工程塑料制成。外壳防护等级可根据需要达到IP13.IP55级,能防护雨、雪、霜和冰冻袭击以及异物触及。滑触线经受多种环境条件经验。绝缘性能良好,对检修人员触及输电导管外部无任何伤害。
2、滑触线可靠:输电导轨导电性能,散热较快,许用电流密度高,阻抗值低,线路损失小。电刷由具有高导电性能,高耐磨性能的金属铜、碳合金材料制成。导电器移动灵活,定向性能好,有效控制了接触电弧和串弧现象。
3、滑触线经济:结构简单,许用电流密度高,电阻率低、电压损耗低,可节电10%左右,实现以塑代钢,以塑代铜,设计新颖,无需其它绝缘结构,无需补偿线,安装于起重机控制室同侧。滑触线节省安装材料和经费。
4、滑触线方便:供电安全滑触线装置将多极母线集合于一根导管之中,组装简便。滑触线其固定支架,连接夹、悬吊装置,均以通用件供应。装拆、调整、维修亦十分方便。

安全滑触母线
在安装弯道滑触线时,悬吊距离应相应缩短,具体尺寸可根据现场条件而定。
在安装导电器时先把导电器装在配套的方管上,选择与滑触线配合的适当位置固定在用电设备上,应注意为使导电器与滑触线有很好的跟踪性能和良好的接触能力,导电器与滑触线应安装在同一垂直、水平方向。
该产品由扁平电缆、携带电缆用四轮台车和导轧三大部分组成。扁平电缆采用非延燃性材料,可用于户内外和接触油污的场所,具有一定的耐气候性能,与圆电缆比具有弯曲半径小,寿命长等优点。
轧道采用冷轧钢板一次冷拉成型,以确保轨道截面尺寸的精度,取代了角钢及其它导电方式的不安全,重量大,室内滑线积灰,室外结冰造成线路短咯,影响使用的缺点,更具有国内特点,轨道单位长度4~6m采用耦合器连接头,可依需扩展到任意长度。
该产品的工作原理见工程应用图示(1)扁平电缆的始端(接现场接线盒)固定于导轧的始端固定器上,再根据现场允许运行的空间,间隔适当的长度(1-2.5mm)依次固定在携带电缆的四轮台车上,电缆未端(接用电源)因定在最后一个小车(牵引车)上。通过拔车上的弹簧拔小车往复移动,通过电缆的拖拽(长度如超过20m应考虑原用牵引绳,使电缆免受拉力)作用,带动所有的小车在轧道中任意速度自由滑动,导轨安装简便,无需调试,且无触点接触供电等优点,安全可靠。
技术要点:
一、滑触线系统安装应具备的条件
1、移动设备(行车或其它)及轨道已安装完毕。
2、电源的进线电缆、移动设备的出线电缆已敷设就位。
3、确认上述电缆的规格是否合乎滑线动力输入及集电器的接口要求,如一台车需装多组集电器,电缆转接箱是否齐备。
4、现场作业有可供使用的工作台,如天车的检修平台、可沿轨道移动的施工吊篮、可自由移动的脚手架等。如使用天车检修平台,应有便捷而安全的临时电源连接。
5、现场需有滑线需方电气技术人员、天车操作工的配合。
6、现场可提供施工设备及材料,如电焊机、氧割机、临时电缆等。
二、确认系统的布置
1、系统整体的布置(一般为水平布置)。
2、膨胀部件的数量、位置。
3、固定夹的数量、位置。
4、动力输入的数量、位置。
5、检修单元的数量、位置。
三、安装作业的次序
1、将角钢支架沿轨道按预设位置安装,支架的间距应尽可能遵循标准间距,并保证与轨道中心线的平行位置。
2、在角钢支架上安装提挂夹,将螺母套至合适位置,保证提挂夹还可在支架的长条孔上左右移动。
3、从轨道的一端开始安装滑线导杆,尽可能使端部至第一根支架的距离为750㎜。
4、拼装终端护套、接头及接头护套、动力输入及护套。
5、安装膨胀部件,并根据现场环境温度合理设置部件的间隙。
6、安装固定夹。
7、在移动设备上选取合理的位置安装集电器支架,保证集电器处于标准的高度。
8、安装集电器。
9、连接进线电缆、集电器电缆。
10、确认安装正确后通电试车,检验电源的相序是否需作变更。
11、将设备反复缓慢运行至轨道两端,注意观察是否有发生碰撞、打火、集电器走偏现象,如有异常应立即停车断电,找出安装不当的原因并作出调整。
12、在确认设备反复走行并再无异常现象后,再次断电,将所有提挂夹的固定螺栓拧紧。
13、通电试车,确认安装无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