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检测方法根据原理和应用场景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分光光度法
纳氏试剂法
原理:氨氮与纳氏试剂(含碘化钾)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红棕色或黄色胶态化合物,通过测定410~425nm波长下的吸光度定量。
特点:灵敏度高(检出限0.025mg/L),适用广泛(地表水、地下水、污水等),但需预处理去除钙、镁、硫化物等干扰。
水杨酸-次氯酸盐法
原理:氨氮与水杨酸、次氯酸盐在亚硝基铁催化下生成蓝色化合物,测定697nm波长下的吸光度。
特点:灵敏度更高(检出限0.01mg/L),适用于饮用水和低浓度工业废水。
二、电极法
氨气敏电极法
原理:通过电极直接测量水样中游离氨的浓度,利用电位变化间接计算氨氮含量。
特点:快速、便携,适合现场检测;需调节水样pH至碱性(释放游离氨)。
三、滴定法
蒸馏-中和滴定法
原理:水样经蒸馏预处理后,氨被硼酸吸收,用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含量。
特点:适用于高浓度氨氮(>0.2mg/L)或含干扰物质的水样,需结合蒸馏预处理。
四、其他方法
连续流动分析法
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大批量样品连续分析,通过流动注射反应后检测吸光度。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利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技术,具有高精度和灵敏度,适用于复杂水样。
荧光法
通过荧光物质与氨氮结合后荧光强度变化定量,灵敏度高且实时性强。
气相色谱法
将氨氮转化为氨气后通过色谱分离检测,适用于高精度分析。
五、国标方法
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国家标准方法:
HJ 535-2009(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6-2009(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 537-2009(蒸馏-中和滴定法)。
注意事项
样品保存:水样需酸化至pH<2,冷藏(2~5℃)保存不超过7天。
干扰处理:需根据方法要求屏蔽金属离子、浊度、颜色等干扰。
以上方法可根据检测需求(如灵敏度、样本量、设备条件等)灵活选择。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化工仪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