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领域 | 电子/电池 | 应用领域 | 电子 |
---|
《销售态度》:质量保证、诚信服务、及时到位!
《销售宗旨》:为客户创造价值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服务说明》:现货配送至各地含税(17%)含运费!
《产品质量》:原装正品,*!
《产品优势》:专业销售 薄利多销 信誉好,口碑好,价格低,货期短,大量现货,服务周到!
![]() |
参考价 | 面议 |
更新时间:2021-08-02 15:46:30浏览次数:321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化工仪器网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西门子CPU控制单元6ES7211-0AA23-0XB0
SINAMICS DC MASTER 是 SINAMICS 系列的新成员,将许多以交流技术而*的 SINAMICS 工具和组件用在了直流技术方面。
作为可扩缩的驱动器系统,SINAMICS DC MASTER 系列变频器在应对基本应用和要求苛刻的应用方面都表现出色。直流变频器配备了进行标准的闭环控制的标准的控制装置(标准 CUD)。使用将标准 CUD 和高级 CUD 组合在一起的选件可以处理在计算性能和接口数量要求更高的应用。
SINAMICS DC MASTER 系列直流变频器把开环和闭环控制以及电源部分结合在了一部设备上。由于具有紧凑而节省空间的外形设计而与众不同。
AOP30 高级操作面板和 BOP20 基本操作面板可以用于试运行和本地运行。
CUD 的接口和数字输入/输出的数量可以使用附加模块补充 - 例如 TM15 和 TM31 端子模块。
直流驱动系统的组件以及这些组件如何逻辑互连见“直流驱动器的系统组件”-“概述”中的框图。该部分还在“工程”一节下提供了流程图,为选择和确定所需的组件提供支持。
使用SINAMICS DC MASTER 系列丰富的产品,所需的培训时间更少、成本更低、产品使用了数量的相同部件。
标准和无缝系列的SINAMICS DC MASTER 装置可以处理极宽范围的电流和电压。该系列设备设计用于连接三相线路供电。此外,该设备还可以连接高额定直流 125A 的单相线路供电。
功能和性能方面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
产品丰富,有许多选件可以让直流转换器优化的满足客户需求 - 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不同的客户需求,包括接口的类型和数量以及计算性能和速度都可以通过选择标准 CUD、高级 CUD 或者组合使用来准确满足。
由于能够快速简单的更换组件,提高了工厂和系统的可用性。
可更换组件的设计使它们能够实现快速简单的更换。可以随时检查现有的备件,设备的序列号。
使用带有图形化 LCD 和纯文本显示屏的 AOP30 高级操作面板上的交互菜单可以方便的进行调试和参数化,还可以使用STARTER 调试工具进行获得 PC 支持(见“工具和工程设计”)。
在完整的生产过程中,所有组件都会受到全面的测试和检测。这就确保了高度的功能安全性。
使用如标准的 PROFIBUS 通讯接口和各种模拟和数字接口,可将它们轻松集成到自动化解决方案中;
可以选择四个来源之一作为速度的实际值信号。
模拟转速计
高速时转速计的电压可能在8 到 270 V 之间。可以使用参数对此电压进行调整。
脉冲编码器
西门子CPU控制单元6ES7211-0AA23-0XB0
六、底板或机架
大多数模块化plc采用基板或机架,其功能是实现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使CPU可以访问基板上的所有模块,并实现模块之间的机械连接,使模块成为一个整体。
7.PLC系统的其他设备
1、编程设备:编程器是PLC开发应用、监控运行、检查维护*的设备。用于编程、设置系统、监控PLC及PLC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但不直接参与现场控制操作。小程序员PLC一般都有手持编程器,目前一般都是电脑充当编程器。
2 、人机系统界面:简单工作的人机界面是指示灯和按钮,目前液晶屏式的一体式操作员终端技术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由计算机可以充当人机界面(interface)设计非常普及。
3、输入输出设备:用于存储用户数据,如EPROM、EEPROM写入器、条形码阅读器、输入模拟电位器(Analog potentiometer)、打印机等。
八、PLC的通信网络
依靠*的工业网络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采集和传输生产管理数据,因此,网络在自动化系统集成(Auto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工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甚至有人提出“网络就是控制器”的观点。
PLC具有通信和网络功能,可以实现 plc 与 plc 之间、 plc 与上位机及其它智能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分散集中控制,大多数 plc 都有 rs-232接口,有些还有内置接口来支持各自的通信协议。
PLC的通信还没有实现互操作性,IEC规定了多种现场总线标准,所有PLC厂商都采用, 对于我们一个企业自动化工程 特别是中大规模控制管理系统 来讲,选择通过网络发展非常具有重要的,首先,网络信息必须是开放的,以方便不同设备的集成及未来社会系统规模的扩展;其次,针对这些不同国家网络层次的传输性能要求,选择网络的形式,这必须在较深入地了解该网络课程标准的协议、机制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再次,综合考虑系统开发成本、设备兼容性、现场工作环境适用性等具体实际问题,确定研究不同需求层次所使用的网络服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