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零直排智能监测方案
黑臭在水体 根源在岸上 核心在管网 关键在排口 来的水多还是水少? 来的是?污水零直排主要监测什么? 水量监测 水质监测 降雨量监测 ⚫ 有没有来水? ⚫ 来的水多还是水少? ⚫ 来的是污水还是清水? ⚫ 晴天、雨天?降水多少?污水零直排管网水量监测因子选择 水量监测目标:管网里有没有来水?来的水多还是少?具体有多少水? 污水零直排水量监测因子选择: 1、针对雨水管网,主要目标为监测偷排漏排,对管网流量精度要求不高;从经济性角度,选择监测雨水 管道水位方法来定性判断水量多少。 2、针对污水管网,精确评估入流入渗状况,对管网流量精度有比较高的要求;从精准性的要求,选择管 道流量监测方法。
监测因子 是否来水 水多水少 来了多少水 工况限制 设备成本 维护成本 排水管道流量监测 ✔ ✔ 精准监测 适应全工况 10~15万/套 1万/年.套 排水管道水位监测 ✔ ✔ 定性判断 长期满管工况不适合 1~2万/套 0.2万/年.套污水零直排管网水质监测因子选择 序号 监测因子 工况限制 是否有废液(危废) 设备成本 维护周期 1 电导率 适应全工况 无 0.5~1.5万/套 基本免维护 2 COD 高 部分产品有 5~10万/套 每周 3 氨氮 高 部分产品有 5~10万/套 每月 4 总磷 需将水抽至地面 有 6~13万/套 每周 5 溶解氧 高 无 1~2万/套 每周 6 SS 高 无 1~2万/套 每周 7 PH 适应全工况 无 0.5万/套 每月
水质监测目标:管网里流的是清水还是污水? 考虑核心监测目标主要为判断来水类型(清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故污水零直排管网水质监测中选择电导率等工况适应性强、成本低、维护少的指标作为核心监测因子。
如生活污水管网中,水越干净,电导率越低。生活污水市政排水管网中的电导率与COD相关性
研究证明,在生活污水市政污水管网中的COD值与电导率值有很强的关联性。
整体方案 4G或NB-IoT Lora 2/3/4G 4G或NB-IoT 云平台 2/3/4G 排水管网水位、电导率智能监测 排水管网流量、电导率智能监测 降雨量监测排水管网水位、电导率智能监测 ⚫ 管道水位跟窨井水位不一致; 需小尺寸传感器安装在管道内,测 量管道内水位。 ⚫ 管道水位变化频率快、波动大;测量频率要优于1min/次,推荐 10s/次。 ⚫ 极浅流、非满管、满管、过载、溢流等工况下,均应能准确测量。 ⚫ 水位精度应优于2mm ,测量分辨率1mm。 ⚫ 电导率精度应优于0.5%FS,测量分辨率1μs/cm。 ⚫ 监测设备自带电池,采用超低功耗技术;标准工作模式下至少3年 无需更换电池。 ⚫ 整机达到IP68防护等级,通过无线直接上传数据至云平台。 ⚫ 设备安装后,不应影响窨井或者管道的日常养护工作。
排水管网流量、电导率智能监测 ⚫ 整机达到IP68防护等级,通过无线直接上传数据至云平台。 ⚫ 设备自带电池,标准工作模式下至少3年无需更换电池。 ⚫ 极浅流、非满管、满管、过载、溢流等工况下,均可实现流量、电 导率精确测量。 ⚫ 流量测量原理为流速面积法,流量Q=V*S(Q为流量,V为断面 平均流速,S为过水断面面积)。 ⚫ 流速传感器可实现浅流工况(管网水深5CM)下的流速测量,传 感器需被淤泥少量覆盖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 液位传感器需安装在管道内,测量管道内水位。 ⚫ 测量频率要优于1min/次,推荐10s/次。 ⚫ 流速精度应优于0.01m/s,液位精度应该优于2mm,流量精度应 该优于±5%,电导率精度应优于0.5%FS,测量分辨率1μs/cm。
降雨量监测 ⚫ 雨量桶采用不锈钢材质; ⚫ 承雨口径大于φ200mm,光洁度高,滞水产生的误差小。 ⚫ 精度应优于3%FS,测量分辨率1mm。 ⚫ 雨强范围:0.01mm~4mm/min(允许通过最大雨强8mm/min) ⚫ 整机达到IP68防护等级,通过无线直接上传数据至云平台。 ⚫ 自带电池,采用超低功耗技术;标准工作模式下至少3年无需更 换电池。 ⚫ 漏斗处设计网孔,防止树叶等杂物阻塞雨量下流。 ⚫ 耐污能力强,清洗维护频率低。 一般一个降雨量监测站可以覆盖其附近3~4平方公里范
围雨水管网偷排漏排智能预警—雨天排污水1 1. 降雨。 2. 管网水位升高。 3. 电导率同步升高且持续较长时间。 4. 判定有污水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