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环境水质检测物联网在线系统
养殖水质的好坏,主要看以下几个水质指标:pH值、溶解氧、氨氮、温度等七个指标。
一、水温:明
鲤鱼、鲫鱼、青鱼、草鱼、花白鲢 23-28度
罗非鱼 25-32度
虹鳟鱼 10-18度 温差不超过5度
二、溶氧:
5-8mg/L
三、PH值:
6.5-8.5
四、氨:50-200MG/L产生影响
五、二氧化碳:不能大于30MG/L
各类虾对水质及溶氧含量要求
1、 虾类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养殖过程中为保证对虾正常生长,水质应达到如下标准:
(1)、 盐度:前期2.0-2.5%,中期1.5-20%,后期0.5-1%。
(2)、 溶解氧保持在4 mg/L以上,不低于3mg/L,高密度精养后期不得低于4mg/L。
(3)、 PH值在7.8-9之间,不高于9.2。每日差别不得大于0.5。
(4)、 氨氮(NH3-N)含量在0.6mg/L以下。
2、斑节对虾
斑节对虾对水温敏感,养殖期适宜水温25~30℃,适宜盐度10‰-25‰,但在实际养殖时,盐度可以逐渐降至8‰,也可以升高至30‰,甚至更高,成活率都不至受到影响。PH值适宜在7.5~8.5。要求水体溶解氧5(5毫克/升)以上,不低于3。斑节对虾潜沙性强,故虾池最好是沙泥质,水深1.2~1.5米,深一些较好,可使水质稳定。养殖过程中最好要有淡水补充,有条件最好配备打氧设备,这是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
3、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适应能力强,生长水温15~38℃,最适水温22~35℃。对高温的忍受极限为43.5℃。水温18℃受影响,9℃以下时侧卧。适应盐度0.5‰~35‰,经驯化,也可以在淡水池塘中养殖。南美白对虾对饲料的营养需求低,粗蛋白含量在25~30%即可满足(虾饲料蛋白含量国家标准为45%),适宜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不得低于1.2毫克/升,PH值7.0~8.5,适宜活体运输。鱼塘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5~40cm,PH8.0左右,浮游生物、有益藻类越丰富,水质就越稳定,虾苗长的就越好。南美白对虾放苗时的水温最好是22~35℃,水温低于22℃,成活率受影响。
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随着虾体的增长,对水中溶氧量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养殖前期视水质状况采取间歇性开启增氧机。以后随着虾的生长逐渐延长开启增氧机的时间,半精养池(水深1.5米以上,有增氧机)和高密度高产养殖池,到养殖的中后期应保证池中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底层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 在养殖前期,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25~40厘米,养殖中后期,池水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5~60厘米,若透明度小于20厘米时应换水、加水或施放"水质灵"调控,若透明度过大,可追施"益藻精"。
南美白对虾水质管理。在不良的环境中,虾摄食量下降,生长慢,同时,不良的水质又会助长各种病菌的大量繁殖。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保持各种水质指标的相对稳定十分重要。如PH值在7.0-8.5之间,水色为褐色、棕色或绿色;透明度在30-40cm;溶氧在4mg/l以上。每隔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0-50%,高温季节,天气骤然变化时应加大换水量。
高密度养殖最重要的条件是必须将水中溶氧提高到6mg/L以上,有充足的溶氧,虾才能长好。
4、青虾
青虾对溶氧很敏感,溶氧不足容易发生浮头。要定期注入新水,一般每周两次,使每升池水中溶氧不低于2.5毫克,并保持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池中水草所占面积不宜超过水面的1/4;凌晨巡塘时应注意观察,一旦发现青虾爬上岸,应立即注入新水。 5、日本对虾
养殖期日本对虾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温度低于10℃停止摄食,低于5℃死亡。生长的适宜盐度为15‰-35‰,低于11‰就不能正常蜕壳而死亡。日本对虾适宜盐度为15~35‰,水体溶氧不低于3毫克每升,PH值7.5~8.5,饲料蛋白量要求较高(52%以上),白天不摄食,投喂集中在夜间。
最后谈一下鱼虾的缺氧反应 : 轻度缺氧时,鱼虾出现烦躁,水面明显看出鱼虾游动的波浪,个别鱼虾头部浮于水面,鱼虾呼吸加快;重度缺氧时,大量鱼虾会浮头,甚至死亡。如武昌鱼和白鲢在0.6mg/L时溶氧时开始大量死亡。长期处于1.0-4.0 mg/L溶解氧时,鱼虾摄食基本停止,生长速度极慢。这就是为什么经常浮头的高产池塘,饲料系数提高的原因。
水产养殖环境水质检测物联网在线系统
一、系统概述:
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管理系统集传感器、自动化控制、通讯、计算等技术于一体,通过用户自定仪水质生物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参数,搭建养殖智能化软硬件平台,实现对养殖中水温、光照、溶氧,ph值等因子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本系统可以模拟基本的生态环境因子,如水温、光照、溶氧,ph值等,以适应不同水质生物生长繁育的需要,它由智能监控单元组成,按照预设参数,精确的测量水温、光照、溶氧,ph等参数,并利用手动、自动两种方式启动或关闭不同的执行结构(投料机、增氧机等),程序所需的数据都是通过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的。
该系统的使用,可以为水质生物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并能起到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善水质环境、减少养殖病害、增加养殖产量等作用。
二、系统组成:
1、数据管理层(监控中心):
硬件主要包括:工作站电脑、服务器(电信、移动或联通固定IP专线或者动态ip域名方式);
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软件、数据中心软件、数据库软件、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管理系统软件平台(采用B/S结构,可以支持在广域网进行浏览查看)、 防火墙软件;
2、数据传输层(数据通信网络):
采用GPRS网络传输数据,系统无需布线构建简单、快捷、稳定;
GPRS无线组网模式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信号覆盖范围广、实时性强、安全性高、运行成本低、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3、数据采集层(前端硬件设备):
远程测控成套设备:测控终端;
传感计量设备:水温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PH值传感器、投料机、增氧机等;
四、系统特点:
1、实用性:水产养殖站点地理位置分散,因此采用覆盖广泛的GPRS网络高信号捕捉,必要是采用高增益天线,可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2、实时性:采用新的通信和软硬件技术,建立了清晰和合理的系统架构,可以实现多线程的远程并发通信,在几秒时间内,可以让成百上千台的测控终端实时传送到监控中心进行集中监视和远程调度,实现故障信息的及时报警;
3、可扩充性:系统预留接口,可以进行系统或软硬件模块的无限扩展,便于长期的升级和维护,延长系统的寿命,通过更新部件,能让系统一直存在下去,而不至于整个系统瘫痪,造成大量的投资损失;
4、易维护性:系统可对测控终端执行相应的远程操作命令,包括远程参数设置,远程控制、远程数据抄收、远程终端复位、远程测控终端升级等;
5、操作简易性:系统软件功能完善,模块化、图形化设计,全过程全中文帮助,操作简单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