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门子PLC代理商
西门子编程软件与PLCCPU通讯不上。
编程软件STEP7 MicroWIN V4 SP9这是*新的版本。*高支持Win7 64bit。
编程软件与S7-200通讯不上的原因有多种:
1、PLC没通电。我在课堂上,经常有学生没给PLC实验箱通电就鬼喊。丢人现眼。
2、PLC通信口、通信电缆损坏。
3、已经打开一个STEP7 MicroWIN软件占用了通信端口,再开一个STEP7 MicroWIN软件界面时,无法连接。关闭多余的STEP7 MicroWIN编辑界面。
4、没有正确设置PC/PG接口。很多时候我们用的USB/RS485的编程电缆,但此电缆未必选用USB连接。而是选用的串口。查看:插上通信电缆后,电脑(右键)-->属性(或管理)-->设备管理器,中多了什么设备,增添的串口编号多少。我想你的笔记本,多半也是用的PC/PPI电缆(USB),而且极有可能用的是虚拟的串口电缆。
5、PLC正在运行,且此端口已经被定义为自由口通信模式(USS、modbus均属于自由口通信)。解决办法,将PLC置于stop状态,重新连接
晶体管输出和继电器输出
1.负载电压、电流类型不同
负载类型:晶体管只能带直流负载,而继电器带交、直流负载均可。
电流:晶体管电流*大0.75A,继电器*大2A。
电压:晶体管可接直流24V(一般*大在直流30V左右,继电器可以接直流24V*大30V或交流220V)。
2.负载能力不同
晶体管带负载的能力小于继电器带负载的能力,用晶体管时,有时候要加其他东西来带动大负载(如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等)。
3.晶体管过载能力小于继电器过载的能力
一般来说,存在冲击电流较大的情况时(例如灯泡、感性负载等),晶体管过载能力较小,需要降额更多。
4.晶体管响应速度快于继电器
继电器输出型原理是CPU驱动继电器线圈,令触点吸合,使外部电源通过闭合的触点驱动外部负载,其开路漏电流为零,响应时间慢(约10ms)。
晶体管输出型原理是CPU通过光耦合使晶体管通断,以控制外部直流负载,响应时间快(约0.2ms甚至更小)。晶体管输出一般用于高速输出,如伺服/步进等,用于动作频率高的输出。
5.在额定工作情况下,继电器有动作次数寿命,晶体管只有老化没有使用次数限制
继电器是机械元件所以有动作寿命,晶体管是电子元件,只有老化,没有使用次数限制。继电器的每分钟开关次数也是有限制的,而晶体管则没有。晶体管也有大电流,如5A以上.是晶体管输出的当有后接继电器时,要特别注意继电器线圈极性(一般线圈上都接有保护二极管或指示灯),否则会烧坏晶体管)
电阻型远传压力表的阻值变化与压力测量值成线性关系。一般情况下,小测量值时的电阻值Rmin在3-30欧姆之间,测量值时的电阻值Rmax在340-400欧姆之间;要求供电电压不超过6V。
MM4变频器10V电源(端子1,2),要求总阻值R≥4.7千欧,不适合驱动远传压力表。因此如果使用电阻型远传压力表,可以使用变频器的24V电源,串联一个1.5千欧/1瓦的电阻分压,接线方法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R1为串联的1.5千欧/1瓦电阻。
则端子3、4间的电压,

(R为相应压力测量值时的远传表电阻值)
当处于测量值(对应量程)时,

当处于小测量值(对应量程0%)时,

注:
(1)因为变频器的24V电源并不是为进行供电设计的,如果测量出该电
源有偏差,以实际测量值代入上述公式计算;
(2)如果远传压力表的阻值偏高或者偏低,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R1的阻值;
(3)为了减小误差,对串联电阻R1的实际阻值也要进行测量。
参数设定:
参数号 |
设定值 |
含义 |
P756.0 |
0 |
模拟输入类型:电压 |
P757.0 |
|
远传压力表Rmin时对应的电压值 |
P758.0 |
0 |
对应P757.0设定时的百分量 |
P759.0 |
|
远传压力表Rmax时对应的电压值 |
P760.0 |
100 |
对应P759.0设定时的百分量 |
P761.0 |
|
模拟输入死区设定 |
例,假设某电阻型远传压力表阻值范围为10-400 欧姆,则


参数设定如下:
P756.0=0
P757.0=0.12
P758.0=0
P759.0=5.05
P760.0=100
P76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