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类别 | 国产 | 应用领域 | 环保,化工,农林牧渔,石油,地矿 |
---|
产品简介
详细介绍
磁絮凝处理深度磷化废水设备:磁絮凝工艺的上向流速设计值可达20-80m/h,整个工艺可在30min以内完成,与常规混凝沉淀工艺相比可节省土地面积50%以上,对老水厂改造或新建水厂的空间使用将十分有利。磁混凝工艺对水体中固体颗粒物的去除十分,SS去除率可达90%,此外,还可去除约50%的COD,8%-85%的水体有机物。磁混凝工艺对低温低浊和高浊水的处理均十分,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将磁混凝与UF膜过程相结合,将使水处理工艺流程更为稳定,水厂处理单元将更为紧凑。因此磁絮凝工艺市场发展前景较好,在水处理行业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市场容量较大,主要市场在:
(1)生活污水处理:一级A提标改造、污泥浓缩池上清液除磷;
(2)工业污水处理:高磷、高SS初级处理及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矿井水处理;
(3)黑臭河道:对SS、TP、COD等指标的快速减量;
(4)景观水治理:对SS、TP、COD等指标的快速减量;
(5)生活饮用水供水处理:初级处理、污泥浓缩上清液/滤池反洗水回收。
磁絮凝处理深度磷化废水设备:“十二五”期间,我国在COD和SO2两项主要污染物的基础上,将氨氮和氮氧化物(NOX)纳入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然而,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并不仅仅是COD和氨氮,氮、磷已经成为威胁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尤其是磷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远大于氮。
近几年研究共同表明,淡水富营养化无需控氮、只需控磷。其中较重要的一个理由为氮、磷的循环点决定水生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是磷而非氮。与气体性氮循环相比,沉积型磷循环较慢。由于磷来源有限,且更容易沉积,磷对湖泊初级生产的限制作用必然比氮更强。
因此,通过控制磷进入水体可能是较有效的富营养化防治对策。相较于控制农业面源、城市径流和底泥释放中的磷,控制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磷是较经济、较可行的总量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