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周期 | 现货 | 规格 | 12V系列 |
---|---|---|---|
货号 | 135216854 | 应用领域 | 医疗卫生,能源,电子/电池,道路/轨道/船舶,电气 |
主要用途 | 控制系统,电动玩具,应急灯,电动工具,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备用电力电源,UP |
SOTA蓄电池XSA12240 12V24AH质保三年
![]() |
参考价 | 面议 |
更新时间:2020-06-24 13:39:57浏览次数:117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化工仪器网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SOTA蓄电池XSA12240 12V24AH质保三年
SOTA蓄电池XSA12240 12V24AH质保三年
很多人认为蓄电池是不需要维护的,尤其是在使用UPS电源时,这种想法就更加明显。但实际上,由于蓄电池缺乏维护而导致的问题在UPS的全部故障占比中相当高。所以,例行对UPS的蓄电池进行维护,将很大程度上延长UPS的蓄电池寿命并降低故障率。本篇文章就将为大家介绍UPS电池的维护方法。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通常来说,影响电池寿命较大的因素是环境温度。一般电池生产厂家要求的环境温度是在20-25℃之间。虽然温度的升高对电池放电能力有所提高,但付出的代价却是电池的寿命大大缩短。据试验测定,环境温度一旦超过25℃,每升高10℃,电池的寿命就要缩短一半。目前UPS所用的蓄电池一般都是免维护的密封铅酸蓄电池,设计寿命普遍是5年,这在电池生产厂家要求的环境下才能达到。达不到规定的环境要求,其寿命的长短就有很大的差异。另外,环境温度的提高,会导致电池内部化学活性增强,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能,又会反过来促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这种恶性循环,会加速缩短电池的寿命。
定期充电放电
UPS电源中的浮充电压和放电电压,在出厂时均已调试到额定值,而放电电流的大小是随着负载的增大而增加的,使用中应合理调节负载,比如控制微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台数。一般情况下,负载不宜超过UPS额定负载的60%.在这个范围内,电池的放电电流就不会出现过度放电。
UPS因*与市电相连,在供电质量高、很少发生市电停电的使用环境中,蓄电池会*处于浮充电状态,日久就会导致电池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活性降低,加速老化而缩短使用寿命。因此,一般每隔2-3个月应*放电一次,放电时间可根据蓄电池的容量和负载大小确定。一次全负荷放电完毕后,按规定再充电8小时以上。
利用通讯功能
目前,绝大多数大、中型UPS都具备与微机通讯和程序控制等可操作性能。在微机上安装相应的软件,通过串/并口连接UPS,运行该程序,就可以利用微机与UPS进行通讯。一般具有信息查询、参数设置、定时设定、自动关机和报警等功能。通过信息查询,可以获取市电输入电压、UPS输出电压、负载利用率、电池容量利用率、机内温度和市电频率等信息;通过参数设置,可以设定UPS基本特性、电池可维持时间和电池用完告警等。通过这些智能化的操作,大大方便了UPS电源及其蓄电池的使用管理。
及时更换废/坏电池
目前大中型UPS电源配备的蓄电池数量,从3只到80只不等,甚至更多。这些单个的电池通过电路连接构成电池组,以满足UPS直流供电的需要。在UPS连续不断的运行使用中,因性能和质量上的差别,个别电池性能下降、储电容量达不到要求而损坏是难免的。当电池组中某个/些电池出现损坏时,维护人员应当对每只电池进行检查测试,排除损坏的电池。更换新的电池时,应该力求购买同厂家同型号的电池,禁止防酸电池和密封电池、不同规格的电池混合使用。
本篇文章给出了四种方法来延长UPS电池的工作寿命,总的来说可以总结为四句话:合适的温度、有规律的充电与放电、善用通讯功能、及时更换损坏的电池。在电源的学习中没有大学问或者小学问,只要留意观察,就能总结出各种各样的特点和方法,方便我们的设计。
如何判断蓄电池的寿命
使用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的设备,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装置,此时对蓄电池的性能要求也比较高,防止出现后备电源启动时供电时间过短和快速深度放电的现象发生,这就对日常维护中判断电池是否处于状态提出了要求,为此可根据情况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在线监测,如果发现某节电池内阻过大,可进行充放电活化,如果发现整批电池内阻均过大,可判断为此批电池寿命将至。具体判断数据:以100AH、12V 电池为例,测试内阻均处于4~6MΩ,说明电池处于状态;测试内阻高于此值,电池性能正在减退,如果大部分电池内阻在20MΩ以上,说明此批电池整体寿命到期,个别电池内阻过高,可计划更换部分电池,整体过高,做好整体更换的准备。
SOTA蓄电池技术规格参数:
电池型号 | 额定电压 (V) | 额定容量 (AH) | 电池长度 (mm) | 电池宽度 (mm) | 电池总高 (mm) | 重量 (Kg) |
SA12100 | 12 | 10 | 151 | 98 | 100 | 3.58 |
SA12120 F2 | 12 | 12 | 151 | 98 | 100 | 4.23 |
SA12170 | 12 | 17 | 181 | 76 | 167 | 6.06 |
SA12180 | 12 | 18 | 181 | 76 | 167 | 6.23 |
SA12260 | 12 | 26 | 166 | 175 | 125 | 9.08 |
SA12350 | 12 | 35 | 192 | 130 | 170 | 10.2 |
XSA12350 | 12 | 35 | 192 | 130 | 170 | 10.8 |
SA12400 | 12 | 40 | 196 | 165 | 170 | 14.59 |
XSA12550 | 12 | 55 | 229 | 138 | 228 | 18.1 |
SA12650 | 12 | 65 | 350 | 166 | 174 | 23.66 |
XSA12800 | 12 | 80 | 260 | 168 | 221 | 26.5 |
XSA12900 | 12 | 90 | 304 | 169 | 229 | 31.18 |
XSA121000A | 12 | 100 | 329 | 172 | 221 | 32.94 |
XSA121000B | 12 | 100 | 407 | 173 | 235 | 32.94 |
XSA121200 | 12 | 120 | 407 | 173 | 235 | 38.41 |
XSA121350 | 12 | 135 | 342 | 172 | 277 | 42.5 |
XSA121500 | 12 | 150 | 483 | 170 | 241 | 47.13 |
XSA122000 | 12 | 200 | 520 | 260 | 240 | 66.00 |
UPS电源系统作为顺应电力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高技术产品,它具有明显的电力保护功能:当市电断电时,不间断地向负载继续供电;在市电不稳定的时候,可以避免负载遭受欠压、浪涌冲击等的危害,并全面地改善供电质量;当供电系统(包括UPS)故障时,能给负载(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以全面的保护,并起到过载、短路、电池过放等防护,为负载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随着IT系统逐步走向集中管理,企业对UPS电源保护系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UPS的应用将呈现出从单机向冗余结构变化,从注重系统的可靠性向注重系统的可用性变化,从单纯供电系统向保证整个IT运行环境变化等趋势。而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已广泛应用在UPS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中,UPS的技术将出现以下六大发展趋势。
一是智能化
智能系统通过对各类信息的分析综合,除完成UPS相应部分正常运行的控制功能外,还应完成对运行中的UPS进行实时监测,对电路中的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中得出各部分电路工作是否正常等功能;在UPS发生故障时,能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进行分析,诊断出故障部位,并给出处理方法;根据现场需要及时采取必要的自身应急保护控制动作,以防故障影响面的扩大;完成必要的自身维护,具有交换信息功能,可以随时向计算机输入或从联网机获取信息。
二是数字化
UPS采用的数字信号控制器(DSP)加以数字化的霍儿传感器件,实现了UPS系统的*数字化运行。还采用了多重微处理器冗余系统,用多个有独立供应电源的微处理器来控制整流器、逆变器和内部静态旁路,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数字化程度和可靠性。
三是高频化
UPS的功率开关为可控硅,第二代为大功率晶体管或场效应管,第三代为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大功率晶体管或场效应管开关速度比可控硅要高一个数量级,而IGBT功率器件电流容量和速率又比大功率晶体管或场效应管大得多和快的多,使功率变换电路的工作频率高达50kHz。变换电路频率的提高,使得用于滤波的电感、电容以及噪音、体积等大为减少,使UPS效率、动态响应特性和控制精度等大为提高。
四是冗余并机技术
通过开发新的应用技术,可实现UPS内的多模块冗余并机运行,不需另外加设*控制部件,负载均分,某一模块出现问题时,负载自动转移,维修可带电热插拔,大大提高单台UPS的供电可靠性。再加上多台UPS组成的系统冗余运行,如果某一台UPS单机发生故障,则被立刻关闭,其他的UPS系统会自动承担全部负载,对负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蓄电池测试和活化
1.新电池测试
新电池出厂时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到现场后,为了进一步检查和掌握电池的性能,再测试一次,并标上编号便于今后维护时使用。测试前,观察每块电池的外观;测试时,要使电池处于室温下,温度趋于稳定时测试结果更为准确,此特指冬季环境温差大。
2.使用中的电池测试
利用电池测试仪可在线测量,将测量完的内阻和电压按照编号记录,便于追踪掌握每节电池今后的运行情况。如100AH、12V电池的放电方法:使用放电仪器,将单节电池设定低于10.8V时报警,停止放电;整体放电截止电压可按照10.8乘以电池节数,当任何一个条件满足时放电均终止。如果出现刚放电几分钟,某节电池低于10.8V报警,此时可将此节电池脱离,继续对其余电池放电,然后在整体放电结束后进行充电活化。可对此节电池进行再次放电观察现象,有可能经过活化后,此节电池性能变好,如果还是出现此现象,建议更换此节电池。
五是集成化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源保护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要求不断提高,UPS要达到这些需求难以独善其身,必须对整个用电系统所涉及的环节进行控制,UPS从初始的设备保护和系统保护的纯后备电源技术发展到今天的信息保护、智能管理和整体机房集成一体化应用,其内涵已扩展到发电、配电、变换、不间断电源、机房、动力设备、电力电缆、数据布线、环境监控及系统管理等方面,已不是初意义上的UPS,UPS设备只是该系统的核心部件。
从UPS的电源技术来看,在电源输出特性的不断优化基础上,对电源输入特性的研究,使电磁兼容性、低谐波污染成为重要指标,谐波处理技术和电磁兼容设计可以改善电源对电网的负载特性,减少对其他设备的*,提高电源的源效应,绿色电源的概念开始为人们所注重。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除了使UPS的电源性能得到*提升外,其网络管理可实现远程监控,数字化电源控制技术使产品具备了定制功能,智能化的设计使其成为高度智能化的可监、可控和自适应的设备。
以信息化建设角度,UPS从过去侧重电气性能指标、可靠性和质量方面,发展到统一标准、规范,采用模块化和并联冗余技术,系统地考虑各供、用电设备和环节以及系统TCO,提高UPS用电所涉及的整个系统可靠性、可用性、可管理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集成一体化应用为用户提供了完整和有效的电源应用解决方案,这种拓展方向适应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但是为满足这一需求的变化,对UPS厂商来说,尤其是国内厂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六是绿色化
各种用电设备及电源装置产生的谐波电流严重污染电网,随着各种政策法规的出台,对无污染的绿色电源装置的呼声越来越高。UPS除加装高效输入滤波器外,还应在电网输入端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这样既可消除本身由于整流滤波电路产生的谐波电流,又可补偿输入功率因数。整流器使用IGBT技术,可将输入功率因数提高到接近于1,对电网的污染已降到了近似阻性负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