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周期 | 现货 | 规格 | 12V系列 |
---|---|---|---|
货号 | 135216854 | 应用领域 | 医疗卫生,能源,电子/电池,道路/轨道/船舶,电气 |
主要用途 | 控制系统,电动玩具,应急灯,电动工具,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备用电力电源,UP |
SOTA蓄电池SA121200 12V120AH参数介绍
![]() |
参考价 | 面议 |
更新时间:2020-06-24 11:00:36浏览次数:170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化工仪器网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SOTA蓄电池SA121200 12V120AH参数介绍
SOTA蓄电池SA121200 12V120AH参数介绍
性能高
(1) 重量、体积小,能量高,内阻小,输出功率大。
(2) 充放电性能高。采用高纯度原料和特殊制造工艺,自放电控制在每个月2%以下,室温(25℃)储存半年以上仍可正常使用。
(3) 恢复性能好,在深放电或者充电器出现故障时,短路放置30天后,仍可充电恢复其容量。
(4) 无需均衡充电。由于单体电池的内阻、容量、浮充电压一致性好, 选择高频机必然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性能、价格和售后。确保电池在浮充状态下无需均衡充电。
用固态开关(晶闸管)实现市电与逆变器输出之间的快速切换技术虽在UPS电源中应用多年,但也有所不同,UPS用功率继电器(或接触器)与固态开关(晶闸管)组合成一个旁路(BYPASS)切换装置的,固态开关(晶闸管)主要是做瞬间过载旁路(BYPASS)切换,靠它瞬间使逆变器与电网有个短暂的并联运行,从而获得瞬间无切换时间的供电(弥补了功率继电器或接触器的渡越时间)。
关键是要实现逆变器的锁相运行和对市电即时电压的快速检测与跟踪。它并不是真真的断电切换,因这种方式均为“在线式”UPS所用,真真的断电切换工作时固态开关(晶闸管)是不参于工作的。当其用于EPS电源时才真正是固态开关(晶闸管)的参与断电切换,EPS电源均为后备式是不设旁路接触器的。就是处于在市电正常、逆变器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即使是进行不间断的切换,在技术上也是可以做到的,但实际情况是,切换需要在市电突然发生中断或故障时进行,因市电中断或故障的发生时刻是随机的和非预知的,检测确认市电故障需要时间,此时的切换时间不可能小于检测、确认市电故障需要的时间。
为防止各种电源干扰导致误动作,检测时间不能太短。实践证明,当检测时间小于2ms时,检测可靠性会明显下降。因此小于2ms的切换时间是不可取。在EPS电源所应用各类负载里,对切换时间要求的应当是高压气体放电灯。虽然这种灯具不允许用于消防应急照明,但由于其具有高强度、高效率的性能特点,在很多大型场馆中都有应用。但有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灯具一旦熄辉,需要冷却后方能重新启动,为保证照明不发生中断,EPS电源必须具备快速切换能力。根据对多种高压气体放电灯产品的测试,如果不采取适当的续流措施,5ms的电力中断就有可能导致熄辉,个别产品甚至3ms电力中断就会熄辉。而对于某些电梯类负载,毫秒级的切换显然是没有必要的,但切换时的瞬间中断电源同样有可能导致电梯控制系统进入保护状态。此种情况需要通过EPS电源控制系统的延时适当增加切换时间,才能保证电梯在应急供电后继续正常运行。在有些应用场合,为了实现零切换,要求将EPS设计成在线运行方式,那么这时EPS电源实际就已经变成一台的UPS,逆变器是长带负荷工作的。
蓄电池产品特点
1、采用紧装配技术,具有优良的高率放电性能。
2、采用特殊的设计,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液量几乎不会减少,使用寿命期间*无需加水。
3、采用*的耐腐蚀板栅合金、使用寿命长。
4、全部采用高纯原材料,电池自放电极小。
5、采用气体再化合技术,电池具有*的密封反应效率,无酸雾析出,安全环保,无污染。
6、采用特殊的设计和高可靠的密封技术,确保电池密封,使用安全、可靠。
当今,节能持续成为电信运营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而通信基站和庞大的机房空调耗能则是运营商关注的节能问题。在电信机房中,空调的节能工作较为薄弱,能源浪费现象严重。作为通信运营商,节能工作主要是电能的节约,节约用电成本是节支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采用的空调节能技术可以达到非常显著的节能效果。
电能消耗主要包括日常运作用电和通信网络用电两部分。通信网络的节能工作主要在通信机房,在通信机房中的电能主要包括通信设备用电和机房环境用电两部分:
通信设备的用电
从机房用电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得知,通信设备用电占总用电量的30%左右。空调的耗电量在整个耗电量中的比例高达50%多。当然通过更换效率低下的在网设备、合理调整用电负荷能够有效地达到节能的效果但是更换设备投资巨大而且还影响正常业务运行。
SOTA蓄电池技术规格参数:
电池型号 | 额定电压 (V) | 额定容量 (AH) | 电池长度 (mm) | 电池宽度 (mm) | 电池总高 (mm) | 重量 (Kg) |
SA12100 | 12 | 10 | 151 | 98 | 100 | 3.58 |
SA12120 F2 | 12 | 12 | 151 | 98 | 100 | 4.23 |
SA12170 | 12 | 17 | 181 | 76 | 167 | 6.06 |
SA12180 | 12 | 18 | 181 | 76 | 167 | 6.23 |
SA12260 | 12 | 26 | 166 | 175 | 125 | 9.08 |
SA12350 | 12 | 35 | 192 | 130 | 170 | 10.2 |
XSA12350 | 12 | 35 | 192 | 130 | 170 | 10.8 |
SA12400 | 12 | 40 | 196 | 165 | 170 | 14.59 |
XSA12550 | 12 | 55 | 229 | 138 | 228 | 18.1 |
SA12650 | 12 | 65 | 350 | 166 | 174 | 23.66 |
XSA12800 | 12 | 80 | 260 | 168 | 221 | 26.5 |
XSA12900 | 12 | 90 | 304 | 169 | 229 | 31.18 |
XSA121000A | 12 | 100 | 329 | 172 | 221 | 32.94 |
XSA121000B | 12 | 100 | 407 | 173 | 235 | 32.94 |
XSA121200 | 12 | 120 | 407 | 173 | 235 | 38.41 |
XSA121350 | 12 | 135 | 342 | 172 | 277 | 42.5 |
XSA121500 | 12 | 150 | 483 | 170 | 241 | 47.13 |
XSA122000 | 12 | 200 | 520 | 260 | 240 | 66.00 |
机房环境用电
机房环境用电包括机房照明、空调制冷和制热。以现有的一些统计数据为例,在通信机房中其中照明及其它用电占总用电量的10%左右,空调用电占总用电的60%左右。此可见大量使用空调设备,在有力保障了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的同时空调系统成为我公司耗电的主要设备,在耗能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通过对机房能耗数据的分析及国内其他运营商节能方案的比较得到的结论我认为我公司机房环境节能大有潜力可挖。
只要我们合理处理好机房环境保障和节能的协调关系节能方案就可以实施。机房节能重点是空调节能,目前各运营商通常采用的空调节能技术主要分以下几种:
1.新风节能技术
新风节能技术是目前应用比较多的节能方法,一些运营商已有多例采用新风节能的成功案例。此技术主要通过在机房内引入室外温度较低的自然风来带走机房内的热量,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此方案实施方法简单尤其在室内外温差大的北方地区节能效果明显,而且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室内和室外空气温度自动控制新风系统的启停。但该方案的实施需要改变原来的建筑结构,新风系统引入室内新风的洁净度是个关键问题。目前有很多厂家提供的新风系统声称达到的洁净度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普遍达不到。
2.变频节能
通过为机房空调增加变频器达到改变压缩机的供电频率调节压缩机转速的方法。通过压缩机转速的快慢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通过变频改造的空调在每次开始启动时,先以大功率、大风量进行制热或制冷,迅速接近所设定的温度后,压缩机便在低转速、低能耗状态下运转,仅以所需的功率维持设定的温度。此种方法不但温度稳定而且还可以避免由于压缩机频繁地启停造成的对寿命衰减,而且耗电量大大下降从而实现了高效节能。但是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变频器本身就是一个谐波源,他在实现变频控制的同时还会给供电电网带来一定的谐波影响。而且机房空调功率一般较大所以多台变频器工作对机房供电系统带来的污染不可小觑,必须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3.机房空调的自适应控制节能技术
目前机房空调普遍采用本机回风口传感器的温湿度值作为数据采样参考点,但其局限性在于无法实现整个机房平面的真实环境温湿度数据的监测。如何使机房空调气流得到优化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选择哪一种节能方案需要根据机房的具体情况和机房所处的地域的气候条件来做出选择。对于一些通信枢纽楼机房多采用密闭结构,而且楼梯外观不允许做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比较适合选择自适应控制技术实现节能。而对于一些对建筑结构要求不是很高且所处环境存在室内外较大温差的机房则可以采用新风系统达到节能,节能的效果优于自适应控制技术。而对于变频技能存在不确定性在选择前一定要对可能出现的谐波污染做好处理预案。
密封性
采用电池槽盖、极柱双重密封设计,防止漏酸,可靠的安全阀可防止外部空气和尘埃进入电池内部。
免维护
H2O再生能力强,密封反应效率高,吸附式玻璃纤维棉技术使气体符合效率高达99%,使电解液具有免维护功能,因此电池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无需补水或补酸维护。
安全可靠
正常使用下无电解液漏出,电池外壳无膨胀及破裂现象,要求选择蓄电池电压必须与逆变器直流输入电压一致。例如,12V 逆变器必须选择12V蓄电池。电池内部装有特制安全阀和**装置,能有效隔离外部火花,不会引起电池内部发生爆炸,使电池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长寿命设计
通过计算机精密设计的耐腐蚀钙铅锡等多元合金板栅,ABS耐腐蚀材料外壳,高强度紧装配工艺,提高电池装配紧度,防止活物质脱落,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增多酸量设计,确保电池不会因电解液枯竭而导致电池使用寿命缩短。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突飞猛进;国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及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那些重要、关键的电力负荷,一旦中断供电,往往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同时,人们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也越来越高,集中应急供电系统或应急电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需求,并在更多的相关场合成为*的集中应急供电系统。
与原始的二路自切供电、油机等备用电源等应急供电方式相比,采用蓄电池储能、通过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取得交流电源的静止逆变式应急电源系统,它具有许多*的优势和极为广泛的实用性,是一种真真的有效的末端切换装置。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以至于被部国家消防检测中心认可作为应急灯集中供电的应急电源“EPS应急电源(EmergencyPowerSupply)”。
EPS在结构与工作原理上与伴随着信息产业发展起来的不间断电源(UPS)截然不同的。EPS主要为满足应急供电系统高可靠、高效率、混合负载、过载能力(120%能正常运行)、环境适应性、自诊断能等,多数时间处于后备状态(OFFLINE)等特殊应急要求即可起动逆变系统;而UPS主要为满足应急供电系的切换时间,追求零切换、输入输出锁相、稳压稳频精度高等,现大多数UPS处于在线工作状态(ONLINE)即逆变系统*工作,从而它效率低、负载适应性差、环境适应性差、过载能力低(通常为标称值的60-80%)。在工作原理、工作方式、性能指标、构造、选型、安装、维护等方面均与UPS有很多不同。准确的理解、设计、制造、应用、选型和维护,是保证EPS*可靠运行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