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周期 | 现货 | 规格 | 12V系列 |
---|---|---|---|
货号 | 412341684 | 应用领域 | 医疗卫生,能源,电子/电池,道路/轨道/船舶,电气 |
主要用途 | 控制系统,电动玩具,应急灯,电动工具,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备用电力电源,UP |
TOYO蓄电池6GFM150 12V150AH/20HR EPS电源
![]() |
参考价 | 面议 |
更新时间:2020-06-22 14:26:55浏览次数:130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化工仪器网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TOYO蓄电池6GFM150 12V150AH/20HR EPS电源
TOYO蓄电池6GFM150 12V150AH/20HR EPS电源
当今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趋势是IT(信息技术)与CT(通讯技术)的日益融合。为了保证供电安全的可靠性,建立在以软交换技术为基础的核心网络技术上的下一代通信网络(NGN)虽然仍将以直流电源作为基础供电电源模式,但在业务支撑系统平台上,使用交流电源供电模式也将同时并存。基于计算机类设备的大量应用,UPS系统设备在通信网络上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其供电对象已经由单台计算机设备发展到业务终端、网络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存储设备、业务支撑平台乃至整个通信网络。供电对象的范围主要涉及到计算机终端、服务器、路由器、交换器、显示器、磁盘存储阵列、小型机等。供电的方式也由小型UPS分散供电演变到大型UPS的集中供电。为保证供电可靠性,甚至采用n+1并联热备份系统乃至双总线UPS系统供电方式。一个设计良好的UPS供电系统能给负载提供优质电源,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许多问题又往往是UPS供电系统引起的。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安全的UPS供电系统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UPS供电系统设计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2UPS系统容量的配置
UPS的带载能力是用户选择UPS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即需要一个多大容量的UPS,被选中的UPS在各种情况下带负载的能力又如何,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UPS不象变压器那样,只要负载功率不超过其额定输出容量(kVA)数值,无论什么负载都行,UPS的输出容量不仅与负载大小有关,还与负载的性质有关。合理配置系统容量既可保证UPS的供电质量,降低故障率,又可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2.1根据负载大小选择系统容量在UPS
选型时必须充分注意,不能为追求UPS运行的高可靠性,片面地认为UPS的容量越大可靠性就越高。若UPS*处于轻载运行,虽然有利于降低逆变器的损坏概率,但却增加了UPS内部蓄电池失效的可能性。因为蓄电池的放电电流过小而放电时间偏长,容易造成深度放电,遭损坏。若UPS*处于重载运行,这样虽可节省一部分投资,但由于逆变器处于重载运行,其输出波形将发生畸变,输出电压幅值抖动过大。这样既不能为负载提供优质电源,还极易造成UPS逆变器的本级驱动元件损坏,所以,即使从经济角度讲也是得不偿失。根据目前一些UPS厂家*,UPS单机按带载量60%~80%来配置,并机按每台带载35%~40%来配置为佳。
另外在UPS选型时还要考虑负载系统的扩容问题,其预增加带载量为20%左右。对于通信机房面积较大,负载不断分期扩容的情况,在首期配置UPS容量时,应适当考虑中远期发展趋势,并在选型中挑选可并机或多机运行的机型,以使中远期负载容量增大时,通过UPS并机扩大其输出容量。相应地,配置UPS输入输出配电屏时,应预留多台UPS的输入开关和中远期的负荷分路开关,以便今后扩容。
蓄电池应用领域与分类:
◆ 免维护无须补液; ● UPS不间断电源;
◆ 内阻小,大电流放电性能好; ● 消防备用电源;
◆ 适应温度广; ● 安全防护报警系统;
◆ 自放电小; ● 应急照明系统;
◆ 使用寿命长; ● 电力,邮电通信系统;
◆ 荷电出厂,使用方便; ● 电子仪器仪表;
◆ 安全防爆; ● 电动工具,电动玩具;
◆ *配方,深放电恢复性能好; ● 便携式电子设备;
◆ 无游离电解液,侧倒仍能使用; ● 摄影器材;
◆ 产品通过CE,ROHS认证,所有电池 ● 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
蓄电池产品特点
1、采用紧装配技术,具有优良的高率放电性能。
2、采用特殊的设计,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液量几乎不会减少,使用寿命期间*无需加水。
3、采用*的耐腐蚀板栅合金、使用寿命长。
4、全部采用高纯原材料,电池自放电极小。
5、采用气体再化合技术,电池具有*的密封反应效率,无酸雾析出,安全环保,无污染。
6、采用特殊的设计和高可靠的密封技术,确保电池密封,使用安全、可靠。
根据负载性质选择系统容量
负载性质一般分为线性负载(包括阻性负载或功率因数已校正负载、感性负载、容性负载)和非线性负载(即带有电解电容的整流滤波型负载)。
根据上表可看出,不同性质的负载有不同的功率因数和峰值因数,所以选择UPS时,必须考虑负载的性质。
大多数计算机设备的输入功率因数为微容性0.7,而UPS主要针对的负载正是这些智能精密设备,基于这样的原因,所有的UPS设计均需采用输出功率因数匹配为0.7~0.8的参数,从而大限度地发挥UPS的带载能力。在功率因数匹配的情况下,即计算机负载的输入功率因数为微容性0.7,而UPS标定的输出功率因数也为0.7时,负载的VA数与UPS的VA数比值为1:1。也就是说1VA容量的UPS在不考虑冲击、曾容等余量因素时可带1VA的此类负载。若功率因数不匹配,例如电阻负载,1VA容量的UPS只能带0.7VA的电阻负载,否则UPS会出现过载现象(即使UPS的VA数大于负载此时的VA数)。
选择负载容量还应考虑不同负载的冲击电流,通常UPS的峰值因数为3:1,适合电脑等非线性负载在正常工作中的峰值因数要求。但当冲击较大时,UPS等供电设备的电流容量乘以3后还不足以满足负载的瞬间电流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增加供电设备的容量,从而提高电流提供能力。通常计算机负载在开机时会产生超出平常多倍的大冲击电流。通常超过UPS的峰值因数提供能力,因此在选择UPS容量时需要考虑负载波动及冲击余量,适当增大UPS容量以抵御负载的波动,选择UPS容量余量为:UPS容量(VA数):计算机负载容量(VA数)=1:0.7
而对于某些特殊负载而言,在起动或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强的冲击电流,负载容量瞬间升高数倍(有时高达6倍)。对于此种负载应在普通容量余量比例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余量。正确的容量配比对UPS的正常稳定工作及UPS的工作寿命影响很大,经常工作在满载或过载状态下的UPS系统故障的机会远远高于正确容量配比的UPS电源。
型号 | 额定电压 | 十小时率容量AH | 大外型尺才(长*宽*高) | 大约重量 | ||
| (V) |
| 长 | 宽 | 高 | Kg |
6GFM24 | 12 | 24 | 176 | 166 | 128 | 8.5 |
6GFM38 | 12 | 38 | 198 | 166 | 170 | 14.5 |
6GFM50 | 12 | 50 | 264 | 171 | 224 | 19.5 |
6GFM65 | 12 | 65 | 350 | 167 | 185 | 25.5 |
6GFM90 | 12 | 90 | 415 | 175 | 233 | 31.5 |
6GFM100 | 12 | 100 | 415 | 175 | 228 | 32.0 |
6GFM150 | 12 | 150 | 496 | 205 | 241 | 54.0 |
6GFM200 | 12 | 200 | 497 | 260 | 241 | 67.5 |
UPS蓄电池容量的配置
合理选择蓄电池的容量,是UPS对负载设备正常供电的重要保证。容量配置过大,蓄电池不能充分被利用,浪费资源;容量配置过小,又不能满足用户对后备时间的要求,且对电池的寿命不利。
蓄电池容量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即蓄电池必须在后备时间内供电给逆变器,且在额定负载下,蓄电池组电压不应下降到逆变器所允许的低电压以下。其中后备时间应大于从市电中断到恢复的时间或到发电机组正常供电所需时间(前级供电系统配有发电机组),若此段时间较长,则应配置外接的长延时的电池组,但此时应确认UPS内部整流器有能力对外接大容量电池组进行充电,否则应配置外接充电器。现在通信局(站)要求油机在停电后的启动时间为15分钟,并且对于UPS运行中以并机冗余供电方式达到的实际带载为60%左右,因此建议每台中、大型UPS的后备电池延迟时间(按UPS带满负载计算)一般选择1小时为宜。
UPS后备蓄电池的容量计算方法很多,恒功率法(查表法)、估算法、电源法、恒流法等,不同的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结果,我们很难说出哪种计算方法是准确的,各种计算方法各有侧重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蓄电池的使用情况,UPS所带负载情况以及应用的场合来选择适合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其中恒流法比较简便,适合所有品牌电池的计算,是粗略的电池配置方法。
恒流法计算公式:C=(P×T)/(V×η×K),
其中:C--蓄电池容量(AH)、P--负载功率(W)、T--理想备用小时数(h)、V--UPS蓄电池组额定电压(V)、η--蓄电池逆变效率(查表)、K--蓄电池放电系数(查表)
举例:爱默生系列120KVAUPS后备时间1h,选用华日2V系列蓄电池。估算蓄电池容量。
解:UPS一般功率因数为0.8,P=PUPS×0.8=120000×0.8=96000(W),V=192×2=384(V),查表取η=0.9、K=0.3
C=(P×T)/(V×η×K)=(96000×1)/(384×0.9×0.3)=926(AH)即选择2V500AH蓄电池2组,即可满足使用。
4并机冗余运行方式的选择
在通信局(站)中,通信设备是不允许停电的,为了提高UPS系统的可靠性、便于UPS系统的扩容和定期检修维护,常采用并机冗余运行方式。冗余连接方式有多种,各有优缺点,考虑方案时要根据实际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当前并机冗余运行方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热备份(即串联冗余)。UPS有主机和从机之分,其基本原理是:主机正常时*地承担负载电流,故障时由从机提供后备电源。由于备用UPS是在主机旁路处在等待工作状态,故称为热备份。此系统结构及控制简单,但存在以下缺点:主机长时间工作,而从机处于*待机状态,两机的元件老化程度不均匀,且从机所配蓄电池*处于浮充状态,影响蓄电池寿命;在从机供电的状态下,主机静态旁路故障时将可能中断整个系统供电,出现瓶颈故障;系统负载不能超过单机容量且以后无法扩容。
(2)并联冗余。将多于两台同型号、同功率的UPS,通过并机柜、并机模块或并机板,把输出端并接而成。目的是为了共同分担负载功率,其基本原理是:正常情况下,两台UPS均由逆变器输出,平分负载和电流,当一台UPS故障时,由剩下的一台UPS承担全部负载。三机并联也是常用的一种方式,比如对于60KVA的负载,我们可以考虑三台30KVA并联,即使一台UPS出现故障,另两台UPS仍然可以承担全部负载,此为N+1并联冗余。并联冗余的本质,是UPS均分负载。此种方式目前常有两种结构,一种是UPS通过外加并机柜方式并联,并机柜提供同步及多机均流控制,同时提供并联系统的总静态旁路;另一种是在每台UPS内安装一套逻辑控制板,控制各台机器的同步及均流输出。此方案的优点是易于扩容(采用并机柜方式时应将并机柜按终期考虑),通过冗余备份提高供电可靠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采用并机柜方式,一般会使并机柜成为系统的公共瓶颈点,一旦其内部失控或故障,会导致整个系统供电失败;此外由于各台UPS输出量参数难以保持*一致,也会导致各UPS在向负载供电同时,还在UPS内部的逆变器间形成环流,当环流过大,将直接危及逆变器安全;如果各UPS向负载供电的电流差异过大,将使逆变器的功率放大元件老化速度失衡,也会引发故障,一般来说,供电系统中并机数量越多,UPS电源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也越大。
1. 使用寿命长
高强度紧装配工艺,提高电池装配紧度,防止活物质脱落,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增多酸量设计,确保电池不会因电 解液枯竭缩短电池使用寿命,因些NP系列铅酸蓄电池的正常浮充设计寿命可达6年以上(25℃)
2 自放电低
采用高纯度原料和特殊制造工艺,自放电很小,室温储存半年以上也可无需补电.
3 维护简单
特殊氧气吸收循环设计,克服了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解失水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电解液水份含量几乎没有变化,因此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补水,维护简单.
4 安全性高
电池内部装有特制安全阀,能有效隔离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