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周期 | 现货 | 规格 | 12V系列 |
---|---|---|---|
货号 | 432135 | 应用领域 | 医疗卫生,能源,电子/电池,道路/轨道/船舶,电气 |
主要用途 | 控制系统,电动玩具,应急灯,电动工具,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备用电力电源,UP |
FirstPower蓄电池LFP1265 12V65AH/10HR现货
![]() |
参考价 | 面议 |
更新时间:2020-06-18 16:07:38浏览次数:167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化工仪器网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FirstPower蓄电池LFP1265 12V65AH/10HR现货
FirstPower蓄电池LFP1265 12V65AH/10HR现货
UPS蓄电池组集中监控的特点和优点
(1)实现系统内所有电池组的集中监控和管理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测到系统内所有蓄电池组的工作状况和告警情况,并及时调派维护人员对电池组进行维护和排除故障。
(2)实时了解各个UPS蓄电池的工作状态
放电时报告实际放电后备时间;
浮充时预告放电后备时间(对应放电功率)以及容量衰减比率;
充电时报告已充电比率;
放电80%、放电90%、放电截止:发生此报警分别表示蓄电池已经放出所蓄电量的80%、90%、*。用户应做好减少负载,存档关机等工作。
温度超限:发生此报警后,应该尽快改善蓄电池的通风散热等运行环境条件,尽可能使蓄电池工作环境温度在25℃左右,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保证其足够的工作容量。
(3)提前发现故障电池,避免突发无法供电事故
个别电池故障:发生此报警表示整组电池容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只有个别电池损坏。在放电截止前用万用表测试各节电池的电压,找出电压明显偏离的电池。当电池重新充满电至浮充时,用同厂家同型号(是同批次)的电池更换。
(4)检验初次使用蓄电池容量,避免以次充好
电池容量过小:发生此报警表示刚安装的新电池组的容量低于国家标准的90%,请与电池的供应商联系。
(5)监测UPS充放电状态,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均充电流超限:发生此报警表示电池组充电电流太大,适当调整充电电流设定值。
电池欠充:发生此报警后,要求维护人员进行调整,对电池进行强制性均充电3~5h,以弥补频繁放电造成的电池充电不足。
电池过充:发生此报警后,请检查电池均充末期是否发热严重,发热严重表示电池品质上存在问题,请与电池供应商联系;并适当调整电源均浮充转换点和设置强制转浮充保护。
小电流过放电:发生此报警后,要尽快停止放电,并按照电池使用说明书中的充电上限电压进行充电,否则很快电池会损坏、报废。
(6)智能电池维护提示,可以减少工作量
电池寿命终止:发生此报警表示电池组的使用时间到达电池参数配置时设定的电池标称寿命,或电池组的容量低于设定的容量终止比值(缺省值为初始容量的70%)。在均充转浮充6h后做一次核对性全放电。如果确实容量过低,与电池供应商联系更换整组电池。
季度均衡充放电维护:发生此报警提示长时间未进行放电,需要适度放电以活化电池,延长电池寿命。要求放电至少是容量的20%,再充满电。
年度放电维护:发生此报警提示进行年度维护性放电,确认蓄电池是否合乎要求的容量。要求至少深放电80%(即放电80%报警),进行全放电。
标称电压:2V, 4V, 6V, 8V, 12V, 18V, 24V, 36V额定容量:0.3AH to 36AH设计浮充寿命:12~20年(25℃)
要常给蓄电池充电
怎样判断蓄电池该到充电的时候了,不至于让蓄电池处于亏电状态,不能凭借大灯的亮度或者音响声音的强弱来判断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如果等到车灯的亮度暗下来,到那个时候蓄电池早就进入亏电状态了,车子肯定是“瘫痪”了,无法发动。为了保证蓄电池正常工作,不让车子“瘫痪”,车主在蓄电池使用时每隔半小时,启动发动机给蓄电池充电一次。
保养蓄电池要得法
在汽车的养护中,蓄电池的保养也很重要,如果养成不好的使用习惯,会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或造成损坏。一般的蓄电池可用2到3年。但如果使用不合理的话,3到4个月,可能就要更换了。如果在发动机停止工作的状态下让蓄电池工作,一定要防止蓄电池亏电,因为如果亏电很容易造成蓄电池的损坏。现在有一种技术可以对受损的蓄电池进行修复,采用脉冲充电的技术将蓄电池电解液激活,还可继续使用。但如果亏电严重,蓄电池将提前报废。
LFP型号 | ||||||||||||||||||||||||||||||||||||||||||||||||||||||||||||||||||||||||||||||||||||||||||||||||||||||||||||||||||||||||||||||||||||||||||||||||||||||||||||||||||||||||||||||||||||||||||||||||||||||||||||||||||||||||||||||||||||||||||||||||||||||||||||||||||||||||||||||||||||||||||||||||||||||||||||||||||||||||||||||||||||||||||||||||||||||||||||||||||||||||||||||||||||||||||||||||||||||||||||||||||||||||||||||||||||||||||||||||||||||||||||||||||||||||||||||||||||||||||||||||||||||||||||
|
根据蓄电瓶电极设计特点判断
一般常用的蓄电瓶在生产设计时,其电瓶桩较粗些的一端为正电极,另一端则细些为负电极,同时可辨认一下电瓶桩柱的颜色,其中正电极桩柱呈现深棕色,而负电极则呈现为深灰色。另外有些电瓶的正负标记用英文字母表示,即P表示为正电极,N表示为负电极,这在检修充电时可千万不能搞错。
采用万用表电压挡测量
可将万用表拨至直流挡位上,两表笔分别跨接在蓄电瓶两电极上,此时若电瓶显示出正常电压值,则证明红色表笔所触的电极为电瓶正电极.而黑表笔处则为负电极。有时测得电瓶无正常电压存在,则可测量电瓶的弱微存电量加以判断。当两表笔碰触电瓶电极后,表针若向右微微晃动,即证明红笔处为电瓶正电极.黑表笔处为负电极。但如果万用表指针向左晃动(表针反打),则证明红笔所触及处为电瓶的负电极。
采用导线短路进行识别
将两根铜芯电源线分别跨接在待测定的旧电瓶电极处,再将正常配置好的电解液(浓盐水)倒入一只玻璃茶杯内,将电源线两端分别插入茶杯内,并各自搁放在玻璃杯两侧边沿(两线在杯中不能相碰),然后观察各自引线端在电解液中的冒泡情况,如果某一电线线端气泡上泛的小泡明显而又较多时,则说明电源线连接电瓶的一端为负电极,气泡上泛少而又不明显端则为电瓶的正电极。
利用整流二极管测定
电源稳压器中的整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能可找一支整流二极管,一只40w白炽灯.然后依次按电瓶的一个桩柱→二极管+端→二极管-端→白炽灯→电瓶另一桩柱顺序串接起来,形成一个电灯串联回路,此时若回路中的白炽灯被点燃发光,则证明二极管与电瓶桩柱连接处为电瓶的正电极,另一端为电瓶的负电极。
电池特点
不需维护,无需加水补液
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重量、体积比能量高
内阻小,输出功率高
自放电小,使用温度范围广
满荷电出厂,运输安全
可以任意方向使用
典型应用领域
通讯设备
电子仪器
警报安全系统
应急照明
有线电视
不间断电源
近十年来,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逐渐从一个规模小、制造技术落后的低端产业,发展成为拥有2000家企业、总产值达1500亿元的大产业。
数据表明,目前中国产量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目前该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形成以浙、闽、粤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产业集中区的格局。
10月10日,中国蓄电池技术装备峰会暨“十二五”技术装备创新成果高峰论坛在南京召开,此时正值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制度实施一年。
制度不断完善
该论坛主办单位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所长张瑞表示,我国蓄电池的智能性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加快蓄电池装备的应用,引导督促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是重点所在。
据他分析,“十二五”之前,由于国家产业政策指导和调控作用乏力,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处于一种自由无序的发展状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产业集中度低、环境污染、能源浪费、产能过剩及社会责任观念淡漠等诸多问题。
为使铅酸蓄电池行业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从2011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环保和行政许可等法律法规,对行业发展进行政策引导和调控。
2012年5月11日,*、环保部联合发布《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11月6日,环保部制定《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13年3月,*、环保部、*等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意见》,充分明确了国家对铅酸蓄电池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目标。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副所长伊晓波表示,为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携手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泛征集了近年来广大企业在新产品、新装备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
张瑞分析,铅酸蓄电池行业正向精密、智能和绿色方向发展。
据**介绍,我国是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出口国,2012年全国产量约1.74亿千伏安时,同比增长27%,耗铅量320多万吨。同时,我国再生铅产量已由2001年的21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140万吨。
在此背景下,更需要对铅酸蓄电池行业进行规范。准入制度对蓄电池的生产流程、设备及自动化程度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动化程度,降低铅烟铅尘,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改善铅污染的问题。
标准刚推出的时候,达到标准的企业凤毛麟角,但是实施一年以后,不少企业已经达到准入条件的要求。如今使用新工艺装备的企业已经很多,并且形成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