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周期 | 现货 | 规格 | 12V系列 |
---|---|---|---|
货号 | 4123168 | 应用领域 | 医疗卫生,能源,电子/电池,道路/轨道/船舶,电气 |
主要用途 | 控制系统,电动玩具,应急灯,电动工具,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备用电力电源,UP |
中国台湾CSB蓄电池GPL12520 12V52AH规格及参数
![]() |
参考价 | 面议 |
更新时间:2020-06-11 13:29:24浏览次数:252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化工仪器网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中国台湾CSB蓄电池GPL12520 12V52AH规格及参数
中国台湾CSB蓄电池GPL12520 12V52AH规格及参数
CSB的优势:
·稳定的供货来源:月产量达120万只(并逐年增加中),并在亚洲、美洲、印度(评估中)的三座生产基地,提供客户JUST IN TIME供货。
·全系列产品:产品线齐全,且针对不同行业、环境、设备开发生产不同系列产品,从6V-4.5AH~6V-12AH、12V-2.2AH~12V-100AH、2V-200AH~2V-6000AH,产品应用涵跨工业、电子、军事、医疗、石化等相关行业使用。
·业界新产品开发能力:CSB已成功的与大型客户合作开发出HC、HR、ET系列产品,并以每二个月开发一款新产品的速度,全力朝向通讯业开发电池,可提供不同的产品需求,及特殊规格产品开发。
·专业的技术支持:CSB以在通讯、不间断客户十多年的服务经验,透过CSB在五大洲的办事处及数十个国家的服务销售点的专业工程师,连成绵密的服务网络体系,使客户在短的时间,得到服务。
·顺畅的沟通管道:亚太总部(台北)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美国加州、德州、意大利米兰、日本大阪、(新加坡、新德里设立中)CSB分公司及代理商负责所有协调供货工作,在中国由直接单一窗口即可协调所有事项,无语言、时间的障碍。
·值得信赖的伙伴:自成立来,CSB不断的成长,努力解决所有客户的需求,在市场中共同成长,其工作及负责态度有目共睹。CSB虽仅仅成立14年,但其所取得的成绩已经深获业界的认同及肯定,不可否认CSB已成为电池业界闪亮的新星
UPS电源是信息系统及电子产品地心脏,交流电源的质量决定了信息系统及电子产品能否正常地工作。因此了解交流电源的质量问题,才能为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交流电源存在的质量问题有以下几种。
UPS电源
电源质量问题
1.电压的变化范围过大,电网供电不足,供电部门采取降压供电,或地处偏远地带,损耗过多,导致电压偏低;电网用电太少,导致电压偏高。电压太低,负载不能正常工作;电压太高,负载使用寿命缩短,或将负载烧毁。
2.波形失真(或称谐波)产生的原因是整流器、UPS电源、电子调速装备、荧光灯系统、计算机、微波炉、节能灯、调光器等电力电子设备和电器设备中开关电源的使用。谐波对公用电网的危害主要包括:
1)使公用电网中的元件产生附加的谐波损耗,降低了发电、输变电设备的效率,大量的3次谐波流过中性线时,会引起线路过热甚至发生火灾;
2)影响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除了引起附加损耗外,还可使电机产生机械振动、噪声和过电压,使变压器局部严重过热,使电容器、电缆等设备过热、绝缘老化、寿命缩短,以致损坏;
3)会引起公用电网中局部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从而使谐波放大,使前述的危害大大增加,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4)会导致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并使电气测量仪表计量不准确;
5)会对邻近的通信系统产生,轻者产生噪声,降低通信质量,重者导致信息丢失,使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3.突波(或称电涌、浪涌)指在瞬间内(数毫秒间)输出电压有效值高于额定值110%,持续时间达一个或数个周期,是破坏精密电子设备的主要元凶。除受到雷击产生外,另外主要是由于电网上连接的大型电气设备关机开机时,电网因突然卸载而产生的高压。
1)电涌对敏感电子电器设备的影响有以下类型。
电压击穿半导体器件;破坏元器件金属化表层;破坏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或接触点;破坏三端双可控硅元件/晶闸管……。
锁死、晶闸管或三端双向可控硅元件失控;数据文件部分破坏数据处理程序;出错:接收、传输数据的错误和失败;原因不明的故障……。
过早老化:零部件提前老化、电器寿命大大缩短;输出音质、画面质量下降。
2)电涌会毁坏哪些电气设备含有微处理器的电气设备极易受到电涌的毁坏,这包括计算机及辅助设备、程序控制器、PLC、传真机、电话机、留言机等;程控交换机、广播电视发送机、影视设备、微波中继设备;家电行业的产品包括电视机、音响、微波炉、录象机、洗衣机、烘干机、电冰箱等。调查数据表明:在保修期出现问题的电气设备中,有63%是由于电涌造成的
4.尖波(或高压尖脉冲)指峰值达6000V,持续时间从10-4-10ms的电压。这主要由于雷击、电弧入电、静态放电或大型电气设备的开关操作而产生。
它的危害主要是:尖峰脉冲幅度很大时,会破坏工控机开关电源输入滤波器、整流器甚至主振管。再加之其频谱很宽,也会窜入计算机造成。
5.瞬态过电压和暂态过电压指峰值电压高达20000V,但持续时间10-6s-10-4s的脉冲电压。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可能造成的破坏类似于高压尖脉冲,主要由雷电所致。
它的主要危害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组件的测量、监控、保护、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电子设备、以大型CMOS集成元件组成的等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着对暂态过电压、过电流耐受能力较弱的缺点,暂态过电压不仅会造成电子设备产生误操作,或者造成电子设备受到*,数据丢失,或暂时瘫痪;严重时可引起元器件击穿及电路板烧毁,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6.电压下陷/下降指市电电压有效值界于额定值的80-85%之间的低压状态,并且持续时间达一个到数个周期,甚至更长。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大型设备启动和应用、大型电动机启动、或大型电力变压器接入、主电力线切换、线路过载等。
UPS电源危害主要是:对计算机的影响轻则使keyboard等接口设备暂停作业,重则使数据流失、档案毁坏。电压的下陷同时也会使计算机内的组件毁坏,以致于寿命减短。电压下陷是见的电力问题,它占了电力问题的87%。
7.三相电压不平衡指各相之间相电压不相等或线电压不相等。是由于各相负载不平衡造成的,即与用户负荷特性有关,同时也与电力系统的规划、负荷分配也有关。有关标准规定: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正常运行方式下不平衡度允许值为2%,短时间不得超过4%。对变压器的危害:三相负载不平衡时,使变压器处于不对称运行状态,造成变压器的损耗增大(包括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根据变压器运行规程规定,在运行中的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得超过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的25%。此外,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会造成变压器零序电流过大,局部金属件升温增高,甚至会导致变压器烧毁。对用电设备的影响:三相电压不平衡的发生将导致达到数倍电流不平衡的发生,诱导电动机中逆扭矩增加,从而使电动机的温度上升,效率下降,能耗增加,发生震动,输出亏耗;导致用电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加速设备部件更换频率,增加设备维护的成本;使中性线中流入过大的不平衡电流,导致中性线增粗。对线损的影响:加大线损损耗,其中负荷方式不同影响也不同。以三相四线制结线方式为例,当一相负荷重,两相负荷轻的情况下线损增量较小;当一相负荷重,一相负荷轻,而第三相的负荷为平均负荷的情况下线损增量较大;当一相负荷轻,两相负荷重的情况下线损增量大。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无论何种负荷分配情况,电流不平衡度越大,线损增量也越大。
8.杂讯(或称噪声)指射频(RFI)和电磁(EFI)及其它各种高频*,源于电磁波或高频波感应。电机运行、断电器动作、马达控制器工作、广播发射、微波辐射及电气风暴都会造成噪声。它的危害主要是:让电脑CPU产生误判动作,严重者可能烧坏CPU和其他电脑配件,可造成*电传输中断;感应传导到四周环境,导致其他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可使民航系统工作失效,通信不畅,计算机运行错误,自动设备误动作。
| 公称电压(V) | 公称容量20小时(Ah) | 重量(kg) | 体积能量密度(wh/L) | 重量能量密度(wh/kg) | 内阻(mΩ) | 大放电电流5秒(A) |
|
|
|
|
|
|
|
|
GP1245 | 12 | 4.5 | 1.66 | 81.6 | 32.53 | 40.5 | 60/90 |
GP1272 | 12 | 7.2 | 2.4 | 93.6 | 36 | 23 | 100/130 |
GP12120 | 12 | 12 | 3.67 | 103.5 | 39.24 | 16 | 150/180 |
GP12170 | 12 | 17 | 5.5 | 89.4 | 37.09 | 16 | 230 |
GP12260 | 12 | 26 | 8.45 | 88 | 36.92 | 11 | 350 |
GP12340 | 12 | 34 | 10.48 | 103.7 | 38.93 | 11 | 380 |
GP12400 | 12 | 40 | 12.63 | 87.6 | 38 | 8.7 | 400 |
GP12650 | 12 | 65 | 20 | 78 | 39 | 6 | 500 |
GP121000 | 12 | 100 | 31.2 | 95.9 | 38.46 | 4 | 800 |
GPL12750 | 12 | 75 | 25.6 | 96.9 | 35.16 | 4.5 | 800 |
GPL121000 | 12 | 100 | 33.5 | 95.9 | 35.82 | 3.5 | 800 |
HR1221WF2 | 12 | 21W | 1.8 | 49.1 | 17.5 | 25 | 60/90 |
HR1224W | 12 | 24W | 1.95 | 49.7 | 18.46 | 21 | 100/130 |
HR1234WF2 | 12 | 34W | 2.5 | 55.3 | 20.4 | 19 | 130 |
身为阀调式铅酸蓄电池的,CSB的产品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各国通讯设备、不断电系统、紧急照明以及安全系统等产品上. 自西元1986年成立以来,CSB己逐渐茁壮成为一集团。CSB各工厂各分公司遍布亚洲及美洲,平均每月生产超过300万单位的电池供应市场。
1、铅酸蓄电池电动势的产生
铅酸蓄电池充电后,正极板二氧化铅(PbO2),在硫酸溶液中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二氧化铅与水生成可离解的不稳定物质--氢氧化铅(Pb(OH)4),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铅离子(Pb4)留在正极板上,故正极板上缺少电子。
铅酸蓄电池充电后,负极板是铅(Pb),与电解液中的硫酸(H2SO4)发生反应,变成铅离子(Pb2),铅离子转移到电解液中,负极板上留下多余的两个电子(2e)。
可见,在未接通外电路时(电池开路),由于化学作用,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多余电子,如右图所示,两极板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电池的电动势。
锂电池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有锂的活性化合物组成,负极则是特殊分子结构的碳.常见的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LiCoO2,充电时,加在电池两极的电势迫使正极的化合物释出锂离子,嵌入负极分子排列呈片层结构的碳中.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片层结构的碳中析出,重
新和正极的化合物结合.锂离子的移动产生了电流.
化学反应原理虽然很简单,然而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要多得多:正极的材料需要添加剂来保持多次充放的活性,负极的材料需要在分子结构级去设计以容纳更多的锂离子;填充在正负极之间的电解液,除了保持稳定,还需要具有良好导电性,
减小电池内阻.
虽然锂离子电池很少有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记忆效应的原理是结晶化,在锂电池中几乎不会产生这种反应.但是,锂离子电池在多次充放后容量仍然会下降,其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主要是正负极材料本身的变化,从分子层面来看,正负极上容纳锂离子的空穴结
构会逐渐塌陷、堵塞;从化学角度来看,是正负极材料活性钝化,出现副反应生成稳定的其他化合物.物理上还会出现正极材料逐渐剥落等情况,总之终降低了电池中可以自由在充放电过程中移动的锂离子数目.
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将对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造成的损坏,从分子层面看,可以直观的理解,过度放电将导致负极碳过度释出锂离子而使得其片层结构出现塌陷,过度充电将把太多的锂离子硬塞进负极碳结构里去,而使得其中一些锂离子再也无法释放出来.
这也是锂离子电池为什么通常配有充放电的控制电路的原因.
不适合的温度,将引发锂离子电池内部其他化学反应生成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化合物,所以在不少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之间设有保护性的温控隔膜或电解质添加剂.在电池升温到一定的情况下,复合膜膜孔闭合或电解质变性,电池内阻增大直到断路,电池不再升温,
确保电池充电温度正常.
而深充放能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容量吗?专家明确地告诉我,这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甚至说,所谓使用前三次全充放的“激活”也同样没有什么必要.然而为什么很多人深充放以后BatteryInformation里标示容量会发生改变呢?后面将会提到.
锂离子电池一般都带有管理芯片和充电控制芯片.其中管理芯片中有一系列的寄存器,存有容量、温度、ID、充电状态、放电次数等数值.这些数值在使用中会逐渐变化.我个人认为,使用说明中的“使用一个月左右应该全充放一次”的做法主要的作用应该就是修
正这些寄存器里不当的值,使得电池的充电控制和标称容量吻合电池的实际情况.
充电控制芯片主要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恒流快充阶段(电池指示灯呈黄色时)和恒压电流递减阶段(电池指示灯呈绿色闪烁.恒流快充阶段,电池电压逐步升高到电池的标准电压,随后在控制芯片下转入恒压阶段,电压不再升
高以确保不会过充,电流则随着电池电量的上升逐步减弱到0,而终完成充电.
电量统计芯片通过记录放电曲线(电压,电流,时间)可以抽样计算出电池的电量,这就是我们在BatteryInformation里读到的wh.值.而锂离子电池在多次使用后,放电曲线是会改变的,如果芯片一直没有机会再次读出完整的一个放电曲线,其计算出来的电量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