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类别 | 进口 | 价格区间 | 面议 |
---|---|---|---|
应用领域 | 医疗卫生,环保,石油,地矿,道路/轨道/船舶 |
产品分类品牌分类
-
VOC检测仪 丁酮检测仪 氯甲烷检测仪 三氧化硫检测仪 二氧化硫检测仪 三氯乙烯检测仪 硅烷检测仪 油溶解气检测仪 甲酸检测仪 丁烯检测仪 异丙醇检测仪 四氢噻吩检测仪 丙酮检测仪 沼气检测仪 丙炔乙炔检测仪 乙烯丙烯检测仪 瓦斯检测仪 乙炔检测仪 氯乙烯检测仪 酒精检测仪 液化石油气检测仪 天然气检测仪 甲乙酮检测仪 六氟化硫检测仪 甲苯检测仪 TVOC超标报警器 甲醛检测仪 丙烯检测仪 正己烷检测仪 环戊烷检测仪 戊烷检测仪 异丁烷检测仪 丁烷检测仪 丙烷检测仪 乙烷检测仪 甲烷检测仪 甲醇检测仪 乙醇检测仪 二氧化氯检测仪 氯化氢检测仪 氮气检测仪 二氧化氮检测仪 一氧化氮检测仪 氮氧化物检测仪 臭氧检测仪 二氧化碳检测仪 氢气检测仪 氯气检测仪 氨气检测仪 一氧化碳检测仪 硫化氢检测仪 氧气检测仪 可燃气体检测仪
产品简介
详细介绍
芜湖应急监测用丁烯探测器可以有效的检测出可燃气体的浓度,预防气体泄漏后可燃有毒性气体浓度超标。可燃气体报警器是由气体报警控制器和气体探测器两部分组成,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可放置于值班室内,主要对各监测点进行控制,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于气体易泄漏的地点,气体探测器的核心部件为内置的气体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燃气气体的浓度。
气体报警器中使用的传感器主要特性是什么?
1、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传感器在整个工作时间内基本响应的稳定性,取决于零点漂移和区间漂移。零点漂移是指在没有目标气体时,整个工作时间内传感器输出响应的变化。区间漂移是指传感器连续置于目标气体中的输出响应变化,表现为传感器输出信号在工作时间内的降低。理想情况下,一个传感器在连续工作条件下,每年零点漂移小于10%。
2、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传感器输出变化量与被测输入变化量之比,主要依赖于传感器结构所使用的技术。大多数气体传感器的设计原理都采用生物化学、电化学、物理和光学。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一种敏感技术,它对目标气体的阀限制或达到爆炸限的百分比的检测要有足够的灵敏性。
3、选择性
选择性也被称为交叉灵敏度。可以通过测量由某一种浓度的干扰气体所产生的传感器响应来确定。这个响应等价于一定浓度的目标气体所产生的传感器响应。这种特性在追踪多种气体的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交叉灵敏度会降低测量的重复性和可靠性,理想传感器应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
4、抗腐蚀性
抗腐蚀性是指传感器暴露于高体积分数目标气体中的能力。在气体大量泄漏时,探头应能够承受期望气体体积分数10~20倍。在返回正常工作条件下,传感器漂移和零点校正值应尽可能小。
气体传感器的基本特征,即灵敏度、选择性以及稳定性等,主要通过材料的选择来确定。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开发新材料,使气体传感器的敏感特性达到更优。
可燃气体报警器的使用年限,具体来说就是其内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年限。可燃气体报警器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一般都在3年左右,如果维护的较好,可以用到4-5年,如果报警器的使用年限超过额定年限,就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报警器的其他电子元件(例如变压器、电容器、晶体管等)的寿命也都有限,所以,连*国家也规定有效期,为保安全,有效期到期后必须更换新的报警器。
在使用方面,由于有机气体可以和硫等元素进行化学反应,所以可燃气体报警器在使用过程中应该避免在有硫元素过多的作业环境下使用。还应该检测报警器内部是否由于天气原因,有意外进水现象出现。
由于可燃气体传感器的使用年限长也就5年左右,所以我们在使用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时候,一般在第三年的时候就要多注意它的灵敏度了,如果灵敏度达不到的话要尽快更换。
芜湖应急监测用丁烯探测器的使用误区你中招几个?
误区一:一台气体检测报警器可检测任何气体
一般一台气体检测报警器只能检测一种特定气体,气体检测仪的核心部件是传感器,什么气体传感器用来检测什么气体。但是,目前也有一些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复合式气体检测仪的出现,但是这种仪器每次检测的气体种类也是有规定的,不是任意气体都适用。
误区二:气体检测仪可以随意安装
气体检测仪的安装位置是有严格要求的。气体检测报警器应根据被测气体相对于空气的比重大小决定。
检测比空气重的气体,需要将气体检测仪安装于距离地面较近的地方,通常为距离地板30cm左右即可快速、精准、稳定的检测出气体浓度。
检测比空气轻的气体,需要将气体检测仪安装于距离天花板较近处,通常为距离顶部30cm左右的位置即可。
误区三:气体检测仪周围只要有可燃气体或有毒性气体,报警器就应该发出报警
气体检测报警器报警的条件是待测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了仪器的预设值才会发出报警信号,并不是有气体存在就会报警。
误区四:气体检测报警器自身防爆设施损坏不影响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时有报警器防爆密封件损坏、松动、防爆管破裂等防爆设施损坏而无人问津的现象。
*,报警器的安装地点属于易燃、易爆场所,特别是检测器直接与现场的可燃气体接触,如防爆设施损坏而未及时维修或更新,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较低报警极*,就可能直接引起火灾,不但起不到防灾的作用,更成了火源。
误区五:验收时用高浓度气体测试
很多客户在验收时喜欢随意拿高浓度气体进行测试,这种做法是非常不严谨且容易造成仪表损坏的。可燃气体检测仪的检测范围为0~一百%LEL,即1个爆炸下限(以甲烷为例为0~5%vol),而打火机气体为高纯度丁烷,远超可燃气体检测仪的检测范围!
当使用打火机气体进行测试时,传感器将遭致2~3倍甚至更高浓度的冲击,轻则使传感元件的化学活性早期衰减或失活,导致检测精度、灵敏度下降;重则烧断铂金丝,传感器报废。
误区六:气体检测器不需要维护与保养
气体检测仪属于计量器具,为保证其检测的精确性需定期标定校准。任何气体检测仪经过长期使用都会产生漂移,如不及时标定,误差将会越来越大,造成安全隐患。根据规定,气体检测仪的标定周期较长不得超过一年,拥有专门计量部门的企业建议不超过三个月。气体检测仪的标定需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该探测器可以固定安装在有被测气体泄漏的室内、外危险场所。起到现场监测的作用,若监测位置有气体泄露时,进行数据处理。
性能特点
LCD现场浓度显示,LED现场状态指示,可实时显示测器的运行状态。
与模拟信号4-20mA标准电流信号相比,调换前无需*行调试,可随时随意调换气体探测器的位置,维护更方便。优点准确率高,传输距离较远,抗干扰好。
传感器采用进口气体敏感元件,精度高,零点漂移小,抗中毒性能好。
可用于工厂条件的1、2区危险场合。
传感器采用数字化模组设计,现场更换时无需校零、标定。
可选配的防爆声光报警,实现现场声光报警。
专业的双腔体结构设计,适用于户外环境。
通用参数:
•电气接口:左G1/2右M20*1.5
•防爆等级:Ex d IIC T6 Gb
•防护等级:IP65
•输出信号:4-20mA三线制/RS485四线制或二线制
•供电电压:DC24V
•功 耗:<5W
•精 度:±3%F.S
•输出指示表:数字显示/液晶显示/无显示
•湿 度:0-95%RH
•响应时间:T90≤30S
•开关量信号:1个(默认无源输出)
•监视器:DCS、PLC
•外观尺寸:210mm*190mm*95mm
•重 量:1.2kg
在我们周围很多行业是存在着可燃和有毒性气体,所以要根据工作环境中不同气体在不同的位置安装合适的气体报警器。气体报警器能够实时监控和显示我们工作环境中可燃或有毒性气体的浓度,当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就会发出报警。
因为传感器还有生产环境还有流程等等不同的原因,将会导致气体报警器在检测气体浓度数值的时候并不是*准确的,是有误差的,但是这个误差值并不是一个随意的数值,而是要有一定范围内的。国家标准要求气体报警器的误差是在±5%F·S的范围内的,超过这个误差则认定气体报警器不合格。由于国内的大多采用气体报警器都采用催化燃烧式传感器,所以国家标准主要只针对100%LEL精度范围来考虑。
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都是尽量将气体报警器的误差控制在安全之内的,但是如果我们的气体报警器存在误差过大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几点解决方法:
1.首先有可能是标定时的气体浓度不合格,我们应该确认标气是否合格后再重新标定
2.其次传感器的范围设定不正确,需要重新设定传感器的范围
3.更换新的传感器
根据气体报警器的误差要求,我们在日常使用气体报警器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而且要定期对我们的气体报警器进行维护以保证它可以正常工作。
安装方法:
控制器需要壁挂式安装在值班室或监控室的墙壁上,距离地面160CM左右即可;安装方式有抱管安装、墙壁安装、支架固定安装等方式。探测器的具体安装位置是由气体的比重决定的,具体安装方案如下:
1、当被检测气体密度比重大于空气比重时,气体探测器应安装在距离地面(30~60)cm处,且传感器部位向下。
2、当被检测气体密度比重小于空气比重时,气体探测器应安装在距离顶棚(30~60)cm处,且传感器部位向下。
探头的安装位置是根据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相关规定依据检测气体密度及风向确定探测器安装位置应避免探测器安装空气流。
一般情况面积适室内空间依据保护半径均匀布点即探测器安装离释放源距离7.5m内或两探测器水平距离15m内;面积或存量通风部位室内空间应按室外情况布置探测器探测器安装室外应布置燃气体释放源全频率风向风侧与释放源距离宜于15m;探测器布置燃气体释放源全频率风向风侧与释放源距离宜于5m。
检测比空气重气体探测器安装高度应距面0.3~0.6m;检测比空气轻气体探测器安装高度宜高释放源0.5~2m
说明:气体密度于0.97kg/m3(标准状态)即认比空气重气体密度于0.97kg/m3(标准状态)即认比空气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