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仪
阅读:230 发布时间:2023-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thicknes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单层或多层的纸和纸板,但不适用于瓦楞纸板。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版本的可能性。
GB/T 450-2002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eqv ISO 186:1994)
GB/T 451.2-200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eqv ISO 536:1995)
GB/T 10739-2002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eqv ISO187:1990)
3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厚度 thickness
纸或纸板在两测量面间承受一定压力,从而测量出的纸或纸板两表面间的距离,其结果以毫米或微米表示。
3.2单层厚度 single sheet thickness
采用标准试验方法,对单层试样施加静态负荷,从而测量出的纸或纸板的厚度。
3.3层积厚度 bulk thickness
采用标准试验方法,对多层试样施加静态负荷,从而测量出多层纸页的厚度,再计算得出单层纸的厚度。
3.4单层紧度 single sheet density
单位体积纸或纸板的质量,由单层厚度计算得出,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
3.5层积紧度 bulk density
单位体积纸或纸板的质量,由层积厚度计算得出,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
注:单层厚度常简称为厚度,单层紧度常简称为紧度。
4原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6-13批准 2002-12-01实施
GB/T451.3-2002
4.1在规定的静态负荷下,用符合精度要求的厚度计,根据试验要求测量出单张纸页或一叠纸页的厚度,分别以单层厚度或层积厚度来表示结果。
4.2根据纸或纸板的定量和单层厚度或层积厚度,分别计算出单层紧度或层积紧度。
5仪器测定要求
厚度仪装有两个互相平行的圆形测量面,将纸或纸板放入两测量面间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测量面间的压力应为(100±10)kPa,采用恒定荷重的方法,以确保两测量面间的压力均匀,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特殊纸或纸板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可采用不同压力进行测定。
两个测量面组成厚度计的主体,即一个测量面被固定,另一个测量面能沿其垂直方向移动。
其中一个测量面的直径为(16.0±0.5)mm,另一个测量面的直径不应小于此值,这样在测量厚度时受压测量面积通常为200mm2。
当厚度计的读数为零时,较小的测量面的整个平面应与较大测量面*接触。
厚度计的性能要求,应按附录A的方法进行校准,厚度计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厚度计的性能规定
厚度计性能 | 大允许值 |
示值误差 两测量面间平行度误差 示值重复性误差 | ±2.5µm或±0.5% 5µm或1% 2.5µm或0.5% |
注 1厚度计性能的大允许值是在表里两数值中的较大者。 2以百分数表示误差,是指试样厚度的百分数。 3对于非常薄的纸,需要使用性能更好的仪器进行测定。 |
6试样的采取
试样的采取应按GB/T450的规定进行,平均样品的张数应不少于5张。
7试样处理
按GB/T10739进行温湿处理。
8厚度计的校验
常用的厚度计需定期校准其示值重复性误差、示值误差及两测量面间的压力和平行度。当测量薄型纸时,应在测试温度下校对厚度计。
9试验步骤
9.1单层厚度的测定
将五张样品沿纵向对折,形成10层。然后沿横向切取两叠1/100m2的试样,共计20片试样。用厚度计分别测定每片试样的厚度值,每片试样应测定一个点,如果测定单层紧度,应用天平称取20片试样的质量,并按GB/T451.2计算出定量。
9.2层积厚度的测定
从所抽取的5张样品上切取40片试样,每10片一叠均正面朝上层叠起来,制备成4叠试样。用厚度计分别测定4叠试样的厚度值,每一叠测定三个点。如果测定层积紧度,应用天平称取40片试样的质量,并按GB/T451.2计算出定量。
9.3横幅厚度差的测定
随机抽取一整张纸页,沿横向纸幅均匀切取不少于六片试样,用厚度计分别测定每片试样的厚度值。每片试样测定三个点,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片试样的测定结果。
GB/T451.3-2002
9.4测定过程
首先调好仪器零点,将试样放入张开的测量面间。测试时慢慢地以低于3mm/s的速度将另一测量面轻轻地移到试样上,注意应避免产生任何冲击作用。待指示值稳定后,但应在纸被“压陷"下去前读数,通常在(2~5)s内完成读数,应避免人为地对厚度计施加任何压力。
10结果的表示
10.1厚度
计算每片试样的厚度平均值,得到单层厚度。计算多层厚度的平均值,再除以层数,得到层积厚度。厚度均以毫米或微米表示,修约至三位有效数字(对于过薄的纸,可按产品标准取有效数字)。
10.2横幅厚度差
横幅厚度差与相对横幅厚度差分别按式(1)或式(2)进行计算。
S1= ……………………(1)
S2=()/T×100 …………………(2)
式中:
S1――横幅厚度差,mm;
S2――相对横幅厚度差;
Tmax――厚度大值,mm;
Tmin――厚度小值,mm;
T――厚度平均值,mm。
10.3紧度
按式(3)计算紧度D,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D= ………………………………(3)
式中:G――试样定量,g/m2;
――试样厚度,µm。
报告结果准确至二位小数。
如果式(3)中G为层积厚度试样的定量,为层积厚度,则计算结果为层积紧度。
11试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下列项目:
本标准号;
测量面间的压力;
纸或纸板的单层厚度值或层积厚度,根据要求报告横幅厚度差;
纸或纸板的单层紧度或层积紧度;
测定层积厚度试样的层数;
与本标准方法不同的情况。
GB/T 451.3-2002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厚度计的校准
A1受压测量面的平整性
仔细地擦净受压测量面的表面,并使他们稍微离开一些,对着明亮的光线能看到缝隙,当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观察测量面时,该缝隙应是很均匀的。
A2施加于测量面的压力
任何适宜于校准施加压力度和均匀性的方法都可以使用。
A3厚度块规
厚度值相当于厚度计全量程的10%、30%、50%、70%和90%的或标准块规,每个块规的厚度误差不应超过±1µm。
A4测量示值的重复性误差和示值误差
A4.1当两个受压测量面相互接触时,厚度计的读数应为零,在随后的测量过程中不应重调零点。
A4.2张开两个受压测量面的缝隙,然后重新让其相互接触上(见9.4),记录厚度计的读数,重复这一步骤至少五次。
A4.3取一块符合A3规定的厚度块规,置于两测量面之间,然后将测量面紧靠在块规上,记录厚度计的读数,重复这一步骤至少五次。
A4.4将其余块规逐一置于两测量面间,重复A4.3的操作步骤。
注:块规应单个使用,不能组合使用。
A4.5重复A4.2的操作步骤。
A4.6在厚度计上读取每一块规的测定数值并计算。
测量示值的重复性误差即五个或更多个读数的标准偏差;
示值误差即五个或更多个读数的平均值与厚度块规之间的差值。
A5受压测量面的平行度
A5.1将A3规定的厚度块规放入两个测量面间,并尽量使之接近一侧的边缘。然后将测量面紧靠块规,记录厚度计的读数。
A5.2将同一块规置于两测量面间,尽量使之接近与A5.1正好相对的边缘。然后将测量面紧靠块规,再次记录厚度计的读数。
A5.3在垂直通过A5.1和A5.2测量点的直径边缘上,重复A5.1和A5.2的操作步骤。
A5.4将其余厚度块规逐一重复A5.1、A5.2和A5.3的操作步骤。
注:厚度块规应单个使用,不能组合使用。
A5.5按式(A1)计算使用每一块规时的平行度误差。
A=0.5 ……………………(A1)
式中:d1――受压测量面直径两端测量值间的差值,mm。
d2――与获得d1值时的受压测量面直径相垂直的直径两端测量值间的差值,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