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九铭特钢有限公司
初级会员 | 第6年

13358116678

当前位置:江苏九铭特钢有限公司>>软磁合金>> 1J50铁镍合金合金1J50

合金1J50

参  考  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产品型号1J50铁镍合金

品       牌其他品牌

厂商性质生产商

所  在  地无锡市

更新时间:2024-11-10 21:07:14浏览次数:352次

联系我时,请告知来自 化工仪器网
同类优质产品更多>
应用领域 化工,石油,地矿,能源,建材/家具
合金1J50 1J50软磁合金具有较高的饱和磁感应性强度和较低的矫顽力,在铁镍系软磁合金中,它具有较低的静态导磁率1J50软磁合金的工艺性能比较稳定,为大批量生产磁性能比较一致的零件创造了良好条件,广泛应用在伺服产品中,如衔铁、上下导磁体、铁芯等精密零件。在零件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H2保护气氛进行退火处理,以获得良好的磁性能,从而零件设计使用要求。

合金1J50

『产品品种』

1J50软磁合金圆棒、1J50软磁合金无缝管、1J50软磁合金板材、1J50软磁合金丝材、1J50软磁合金法兰、1J50软磁合金带材、可按要求制作

『出厂状态』

热轧、锻轧、精扎、机轧、挤压、连铸、冷拔、浇铸、冷拉等

『1J50在常温下合金的机械性能的小值』

牌号

品种

磁性能

初磁导率μO(mH/m)

磁导率μm(mH/m)

矫顽力Hc (A/m)

饱和磁感应强度       Bs(T)

1J50

冷轧带

≥3.8

≥62.5

≤9.6

1.5

锻(轧)棒板

≥3.1

≥31.3

≤14.4

1.5

1J50铁镍软磁合金 化学成分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P≤

S≤

Mn

Si

Ni

Cr

Co

Mo

Cu≤

Fe

1J50

0.03

0.02

0.02

0.30~0.60

0.15~0.30

49~50.5

   ---

----

----

0.20

余量


1J50铁镍软磁合金的力学性能

牌号

电阻率
/(μΩ?m )

密度
/(g/
cm3)

居里点
/℃

饱和磁
致伸缩
系数(×
10一2)

布氏硬
度HBS

抗拉强度
/MPa

屈服强
度/MPa

伸长率
(%)

冷硬态

软态

冷硬态

软态

冷硬态

软态

冷硬态

软态

1J50

0.45

8.2

500

25

170

130

785

450

685

150

3

37

1J50铁镍软磁合金的平均膨胀系数

合金1J50牌号

在下列温度范围内的线胀系数/(×10-6/ ℃)

20~100℃

20~200℃

20~300℃

20~400℃

20~500℃

20~600℃

20~700℃

20~800℃

20~900℃

1J50

8.9

9.27

9.2

9.2

9.4

    

『1J50软磁合金材料电镀难度报告』:

镀层的堆积是金属离子在电极外表电化学复原而分出金属的进程,该进程分为金属离子从溶液内部向电极外表分散、金属离子在电场效果下向电极外表的双电层迁移、金属离子在电极外表接受电子构成吸附原子以及吸附原子嵌人晶格构成镀层4个过程,其间一个过程都能决定镀层的堆积速度。在1J50资料外表由于存在钝化层,其在溶液中与溶液的界面结构如图2所示,由于钝化层外表电极电势高,金属离子在电场效果下不能有效向电极外表迁移构成如图2所示双电层。从电极电势上来看,1J50资料外表钝化层在电流密度为1A/dm下析氢过电势为-0.49V,而相同电流密度下镍层上的析氢过电势为-0.75V,因此在资料外表先发生的是析氢反应,不会在钝化层上堆积镍层。

另外镀层的结晶进程是由金属离子在电极外表放电后与电极上金属离子构成金属键而堆积,1J50资料外表钝化层中NiO、Niz 0, 为共价键, 不能与金属离子构成金属键而在其上堆积镀层。

因此钝化层的存在降低了材料表面析氢过电势,阻止了金属键的形成,使材料表面难以沉积电镀层,必须采用特殊的电镀工艺去除钝化层才能在材料表面沉积良好的电镀层。零件由于材质、加工方法、保存方法的不同,其表面状态有很大的不同。1J50材料在电镀前其表面状态。材料在经过机械加工过程之后,形成与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不同的加工层,同时加工层组织与材料组织呈掺杂状态的层为扩散层。由于1J50材料极易钝化,加工成形后迅速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层。油污层的形成主要来自于金属铣切液,其主要成分为油脂与尘埃,要想在金属与镀层之间形成金属键,在其表面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必须将这些表面层全部除去,露出干净的基体金属。

 

工艺流程

针对1J50材料上电镀难点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工艺实验,确定了镀镍的工艺流程。预除油→上挂具→除油→流动冷水洗→浸蚀→流动冷水洗→闪镀镍→流动冷水洗→镀铜→流动冷水洗→镀镍→流动冷水洗→去离子水洗→无水乙醇脱水。

镀前处理

除油1J50壳体,该零件电镀面积非常小,只要求镀覆零件两端1.2mm与1mm高度的内腔和端面,使零件的除油极为困难。表面油污未除干净,将导致镀层严重起泡,我们经过工艺试验,对多种除油方法进行比较,终确定了三步除油法。

有机溶剂除油:将零件在无水乙醇中浸泡,把零件表面主要油污擦洗干净,同时用无水乙醇将保护工装也浸泡除油;第二步机械除油:用脱脂棉蘸大bai粉对零件镀覆表面进行机械除油,主要去除油污层中尘埃颗粒;第三步电化学除油:零件机械除油后上保护工装,保护好的零件进行电化学除油。主要利用电极反应过程中阴极析出的H2对零件表面的冲刷作用,去除零件表面的油污层,露出零件的氧化层。

浸蚀

由于1J50材料有很强的钝化性能,将其表面氧化层去除后又能在新的表面上迅速形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层,影响镀层结合力,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浸蚀过程。首先在1:1HCI溶液中对零件进行强浸蚀,使其表面原有氧化层、加工层与扩散层溶解*。在转槽、冲洗过程中1J50材料表面又迅速形成氧化层,此时采用预镀一活化一步法完成对其表面的前处理。该方法采用NiClg200g/L-300g/L, HCl20ml/L-23mL/L的电解液预镀,将零件放人电解液后先不通电。

电解液溶解零件表面的氧化膜,使基体材料中的金属直接与溶液接触, 零件浸渍2min-3min后通电预镀镍

生成的H2对零件表面起冲刷作用,使零件表面保持活化,不至于形成新的氧化膜,同时Ni+在材料表面得到电子,在基体材料晶格基础上外延生产,与基体材料形成稳固的金属键而沉积,形成一层结合牢固的镍层。

结语

按照该工艺流程电镀出的1J50试片通过结合力试验,其结合力达到相关技术标准,目前已完成200余件1J50壳体镀镍处理,全部合格并交付使用。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