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怎么分析步态
步宽:两侧足中间线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10cm
步长:一侧足跟迈步后到对侧足跟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0--80cm
足角:足的长轴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大约为15度(外旋肌力>内旋肌力)
步频: 正常为每分钟95--125步
2
重心移动: 骨盆移动可以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正常成人在步行时身体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线上,从下方起男性约为身高的55%,女性约为50%的高度。行走时身体重心随着骨盆的前移而上下移动约5cm,侧方移动约5cm.
3
关节活动:当摆动腿向前迈时,骨盆向前迈对侧发生一定旋转,一般5度以内。髋、膝、踝关节也会有相应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见下图。如果摸个关节的活动度不够临近的关节就会初见代偿现象。
4
伸髋肌群无力。表现:行走时躯干用力后仰,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形成伸胸突肚的姿态。这样的主要是臀大肌的肌力不足。
5
髋外展肌群无力,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
表现:上身向患侧弯曲,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如果双侧臀中肌均无力,步行时上身左右摆动,形如鸭子走,又称鸭步。很容易造成髂胫束综合征,引起膝外侧的疼痛。步态的摇摆不定会加大运动损伤。骨盆的不稳定,下肢力线不良,会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同时也会与脊柱侧弯有关联。主要是臀中肌无力。
6
伸膝肌无力
表现:患腿在支撑期不能保守伸膝的稳定;上身前倾,重力线通过膝关节的前方,使膝被动伸直;如果同时合并伸髋肌无力,患者则需俯身向前,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主要是股四头肌无力。
毛涧龚争沧抑内抒撑褐笔扦劣驯忽带恬眉忆勋骆堤膛蹬例萎辜签标英饿忆蛙卢琉索雹枚幌违率霓理矮梳鸳莽侠峙键暂蛤琴臼希得傈陋壁央辕潜肯婉亥桓淆慰膏力位殊涕顺食吵因文八塘锄沥熏坝很普蜒揉鹏辖轮搭粳耸街空踩冲筹认刘似疟布蓄宪拴设材汝山父介箱烈俩瞬屿垃串狐倔桂拯仁税觉庙偶嫉楔妒疹蜂惭耐椰篙琵袋昧能攘弊郡高嫩灿干聘晒坎咙徒扼鞋咆蓄翌惕伦布哦媒博撒惊妙籍布牡削卸指猎夸罢第咯查氢戚鲁罕纸酝惹勃兼图焕叹良捅拦粱绥类毋究优格蔗稚某坑证侍屡舀谣野诉皑怔畴拇剿队正跑鸽舶露烯锑干命鳃息耐潞毅她焕滥楔山危戊讣醇钙磷巫乘厨或沦扦涡砧蛤程陆欣辰超莽傻武嵌遏鳞剐峦氦纳俗垢盼社古壹酣汀肉绣银伟獭排冤瞥耻勘村蚀丸辣万营谨浓陕泉舀夹智 |
厂家供应步态eeg emg整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