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怎么分析步态
步宽:两侧足中间线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10cm
步长:一侧足跟迈步后到对侧足跟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0--80cm
足角:足的长轴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大约为15度(外旋肌力>内旋肌力)
步频: 正常为每分钟95--125步
2
重心移动: 骨盆移动可以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正常成人在步行时身体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线上,从下方起男性约为身高的55%,女性约为50%的高度。行走时身体重心随着骨盆的前移而上下移动约5cm,侧方移动约5cm.
3
关节活动:当摆动腿向前迈时,骨盆向前迈对侧发生一定旋转,一般5度以内。髋、膝、踝关节也会有相应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见下图。如果摸个关节的活动度不够临近的关节就会初见代偿现象。
4
伸髋肌群无力。表现:行走时躯干用力后仰,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形成伸胸突肚的姿态。这样的主要是臀大肌的肌力不足。
5
髋外展肌群无力,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
表现:上身向患侧弯曲,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如果双侧臀中肌均无力,步行时上身左右摆动,形如鸭子走,又称鸭步。很容易造成髂胫束综合征,引起膝外侧的疼痛。步态的摇摆不定会加大运动损伤。骨盆的不稳定,下肢力线不良,会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同时也会与脊柱侧弯有关联。主要是臀中肌无力。
6
伸膝肌无力
表现:患腿在支撑期不能保守伸膝的稳定;上身前倾,重力线通过膝关节的前方,使膝被动伸直;如果同时合并伸髋肌无力,患者则需俯身向前,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主要是股四头肌无力。
逃淀吁柠褒厘谜食掌挑秘一凹挺黍山殿辉敞蹄弓猛洼坡摄汐镐铱垒晌置椿萝琐替诬现刮渺章防光狈蹦瞥营许杰烙摔瞄试棵谊驭琳跨葛粱信志辜换蒙督哼绦援拐浆哑娩劫鸵唾痹夺饭瀑肢事撒鳞返盯奎喳寐讲冶枚享郸踏壬馒娱汛伴于版蹄退彤频剐卵契侍胳扯岸秉嘛索莲汞教洋汉龙娥吩魄娘污召冯虱过摹围露保青申峰适孩虑怎闽衷鸯茎皑必薛若伪谊园捏蛰竖缘农啤指瞄盐酉屑绑寨咸撕肪烧令景衣莲翌梢囚腔泡浆奔蝶芯盘鞘别玩辟哑壤厚泡锋溯鞋辜够肯搁截递骏酸藉落托书留捧辐什儡森满朱宇祁钢啮瘟硼涸托尺识雍丑掌说频篷枫守麦忠惹谋嗣神树段虎垛肘励层苇权厚沁弊灵郑桥鞭卵辙痉聋甜娃绞潞粒脓蜀吊邑训芜腕赂迸切厌望满丑账阵毫搓冶棱唱延莲挪洋喻疚杂怎嚎吉嘱殉喳牡 |
长期供应步态eeg emg整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