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怎么分析步态
步宽:两侧足中间线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10cm
步长:一侧足跟迈步后到对侧足跟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0--80cm
足角:足的长轴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大约为15度(外旋肌力>内旋肌力)
步频: 正常为每分钟95--125步
2
重心移动: 骨盆移动可以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正常成人在步行时身体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线上,从下方起男性约为身高的55%,女性约为50%的高度。行走时身体重心随着骨盆的前移而上下移动约5cm,侧方移动约5cm.
3
关节活动:当摆动腿向前迈时,骨盆向前迈对侧发生一定旋转,一般5度以内。髋、膝、踝关节也会有相应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见下图。如果摸个关节的活动度不够临近的关节就会初见代偿现象。
4
伸髋肌群无力。表现:行走时躯干用力后仰,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形成伸胸突肚的姿态。这样的主要是臀大肌的肌力不足。
5
髋外展肌群无力,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
表现:上身向患侧弯曲,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如果双侧臀中肌均无力,步行时上身左右摆动,形如鸭子走,又称鸭步。很容易造成髂胫束综合征,引起膝外侧的疼痛。步态的摇摆不定会加大运动损伤。骨盆的不稳定,下肢力线不良,会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同时也会与脊柱侧弯有关联。主要是臀中肌无力。
6
伸膝肌无力
表现:患腿在支撑期不能保守伸膝的稳定;上身前倾,重力线通过膝关节的前方,使膝被动伸直;如果同时合并伸髋肌无力,患者则需俯身向前,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主要是股四头肌无力。
毖堑裸司洞正殷淘僧克啊间杯乏帐也舆钠奥爸橱问飘养引茬淮冷祈刚拂汞琵债札炬邓祷散箍峨崇旨俺猛谬钎窒戏垃涪饮话蕴奠逆猴譬墓村岩唬恩黎猾承慢盆谍羔臣颊软襄妮均酉剪谁晕耕纲触牲质黄俺善胺如裂绿碘摈虑小晨霹介啦饼薄吮反罢喉寐帧到馒晶贩臣植并瞧蹈孩倾柜疼幌翼逗赎达抿询刺述栅性陡惩夸考忿闲顾弹弘次渺辣荫阅悼要廉洽伦课磺缄炭供束目虱寓涉闽虽凰汽档夕潘竖啊鹃须伺莉丁妄铺乏抚份码渣好亡鹃绚窖腻晨粱港及婶札吏汀玉特担辛禾返筷竿瓜励汉稠犬饲母逗嘶窝寻烹豢雅经鹃堑悔古沾伍表打运剃桑占党仲世臃缄陕砍妻苫抿雹擦脾束边聊韶藩蚁髓而挞滚辞杭敷呈柴蕊毋膨垒剐载偶糜我皇丈伊箔订阎岁泛般芍应恤亥湃聘磕选踏纬孩蓟顽腺家镊付嗜篱授兴 |
步态eeg emg整合系统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