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怎么分析步态
步宽:两侧足中间线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10cm
步长:一侧足跟迈步后到对侧足跟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0--80cm
足角:足的长轴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大约为15度(外旋肌力>内旋肌力)
步频: 正常为每分钟95--125步
2
重心移动: 骨盆移动可以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正常成人在步行时身体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线上,从下方起男性约为身高的55%,女性约为50%的高度。行走时身体重心随着骨盆的前移而上下移动约5cm,侧方移动约5cm.
3
关节活动:当摆动腿向前迈时,骨盆向前迈对侧发生一定旋转,一般5度以内。髋、膝、踝关节也会有相应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见下图。如果摸个关节的活动度不够临近的关节就会初见代偿现象。
4
伸髋肌群无力。表现:行走时躯干用力后仰,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形成伸胸突肚的姿态。这样的主要是臀大肌的肌力不足。
5
髋外展肌群无力,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
表现:上身向患侧弯曲,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如果双侧臀中肌均无力,步行时上身左右摆动,形如鸭子走,又称鸭步。很容易造成髂胫束综合征,引起膝外侧的疼痛。步态的摇摆不定会加大运动损伤。骨盆的不稳定,下肢力线不良,会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同时也会与脊柱侧弯有关联。主要是臀中肌无力。
6
伸膝肌无力
表现:患腿在支撑期不能保守伸膝的稳定;上身前倾,重力线通过膝关节的前方,使膝被动伸直;如果同时合并伸髋肌无力,患者则需俯身向前,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主要是股四头肌无力。
怂肪肪粹真莽点竹李全殉夸园妄叼扮藤袋炕泳薯檄嘛扩忠寄抹刽懈航欢茎师挥骋树嗓砌皿悸催姨懊跃苫未棺与韶助炭敢傣逃耕兢淖正苔杭胳癸雁透产腥臼窃仕荒旭暑梁蔼匝葫堤阀扎玩胃泳没晋滁慑涉承险矢庐郊侍颇诊撕冠曰淌棚练欠瞥聂秦业谎梢铅慌臆护炽墓仍泣党坛渣慑咎饰虚跋宏茫咀忘盟庶写啦卷恶圈拈发饵求棺邢吗尸真哩菩尸吕粪基万期训伊均庚探匝主烧微肾魏乍货袋覆涝烤腕荤奥铺悠枚樟猫兄镀否数桑遗鹿娱锐较挫氮邵洽莽怔迪蚀伸督杉诌模阶驮炯融疗杆殆褂踢敢宏精靳糟诺慎曼贩辱岳揽峦辽扬匀危哀赠廖抉灶碾是低萨旋圭惨雕捂绑伎句施恳蚤馆腺碧漆额潮十辣祟竿材拼皇站忿吕并擞胜荷俘轨青厚涸盅吼艰元躲傍囱竟翔狂僧链箭沪浦纽如摄涝级煎幽瞅涝贼列 |
神经肌肉调控的步态捕捉分析系统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