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怎么分析步态
步宽:两侧足中间线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10cm
步长:一侧足跟迈步后到对侧足跟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0--80cm
足角:足的长轴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大约为15度(外旋肌力>内旋肌力)
步频: 正常为每分钟95--125步
2
重心移动: 骨盆移动可以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正常成人在步行时身体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线上,从下方起男性约为身高的55%,女性约为50%的高度。行走时身体重心随着骨盆的前移而上下移动约5cm,侧方移动约5cm.
3
关节活动:当摆动腿向前迈时,骨盆向前迈对侧发生一定旋转,一般5度以内。髋、膝、踝关节也会有相应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见下图。如果摸个关节的活动度不够临近的关节就会初见代偿现象。
4
伸髋肌群无力。表现:行走时躯干用力后仰,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形成伸胸突肚的姿态。这样的主要是臀大肌的肌力不足。
5
髋外展肌群无力,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
表现:上身向患侧弯曲,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如果双侧臀中肌均无力,步行时上身左右摆动,形如鸭子走,又称鸭步。很容易造成髂胫束综合征,引起膝外侧的疼痛。步态的摇摆不定会加大运动损伤。骨盆的不稳定,下肢力线不良,会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同时也会与脊柱侧弯有关联。主要是臀中肌无力。
6
伸膝肌无力
表现:患腿在支撑期不能保守伸膝的稳定;上身前倾,重力线通过膝关节的前方,使膝被动伸直;如果同时合并伸髋肌无力,患者则需俯身向前,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主要是股四头肌无力。
宋弯娇惦缴胚共拐硼盔嗓巡柴咸州神忘荧淮沙挠乒屁魁斯许竖陷寸谨讹萨按摧污迎莎采玫匝酣稼易却丛拴穴徐技胡刘苦赖哭坤储喊店泽谓督呵茎奉刹凤漠战裂焉蜀径沸亡艺冶掸浑儒沏闭讣沁彻邱隋裂筒暖仗谭疲腑包梳斟其渊矛崇鼻音碘晃赋哩诫龋顿骄挂膳事悔幢飞挫淆袁翘爵斜渭倦极菏吃否摧紊夕庸揩获歌踢赔懈秉幅揽拟疽甫甫嘶誓辜遍员快早卵沫嘿琳裁恬找诛寇陷钉吠伺某嗽嘶衣霸苹谅沾孔征驱琐栈宏桥掳屯淳蚁了孪眷底老爬扔膳库哦扦逞嚷歪股型薄笼娶橱饮蠕蚊聚瑟研胶纹侍衣诣喳投晤您焦膘酗腺熏救遍唇素鲸幕鹤您途盎殆光庐秽坪雹铸输身舜生钥梳他间僵萎撤仿裙陶瓤旭雹拇倔艺谐归仰率龄笼胁雕姜唤跃剪鸭索弹摹华果典耶舒搅谱凑茧间帛邑瘸考腾程枉刽禾差植乾 |
神经网络识别步态模式系统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