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产品展厅| 收藏该商铺

行业产品

当前位置:
上海虑本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动态>>充电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

最新产品


暂无信息

充电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

阅读:194        发布时间:2019-6-20

8月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2017-2018版)》,《报告》明确,2017年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仍保持较高的集中度,国网、特来电、星星充电、普天新能源等四大运营商的*约为86%。

《报告》中指出,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止2017年12月,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数量21.4万个,比2017年净增约7万个,月均新增约6000个,私人充电桩数量23.2万个。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量超过44万个。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充电桩总量排在*名的省市分别为北京(30363个)、广东(29262个)、上海(26314个)、江苏(22075)、山东(17557个)、安徽(9909个)、河北(9875个)、浙江(9866个)、天津(9788个)、湖北(6214个)。

2017年,在我国继续保持新能源汽车世界的市场地位同时,中国也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快的国家,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

从,中国仍保持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数量的地位,公共充电桩总量约为位于第二位的美国的4倍。

充电设施新国标的升级改造、车辆的续驶里程增加和充电裝机功率的提高,一定程度缓解了充电难状况。但是,充电难的总体态势并未根本改变,充电难、充电体验差、投资效益不佳的矛盾仍然突出。

建设速度

充电桩建设增速放缓,充电桩月均增长数量由2016年的8000个下降为6000个。

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营商由重建设转向重运营,提高充电设施利用率,另外,充电设施新国标的升级改造也有一定影响;由于车辆的续驶里程增加使得充电难状况有一定缓解。

使用场景

从充电设施的使用场景看,截至到2017年12月,充电设施可分为私人随车配建充电桩和公共充电桩,公共充电桩又包含社会车辆充电桩、公交充电桩、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充电桩、社会运营类车辆(出租车、物流车、共享汽车或共享车等)充电桩等充电桩,从充电联盟统计数据看,私人随车配建充电桩约占充电桩总量的52%,充电桩约占充电桩总量的8.1%。

发展格局

随着2015年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市场,在市场前景和政策驱动下,已经形成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并存的产业格局,主要运营商间呈现即竞争又合作的发展势头。2017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央企持续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在行业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大力投资充电设施服务网络,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2、社会资本发挥巨大作用,通过、自建+托管等模式促进做大充电运营规模;

3、主要汽车企业积极参与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北汽、上汽、比亚迪等销量排名靠前的汽车企业大力投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占整个市场比重达到5.4%;

4、部分民营资本通过灵活的运营模式,实现了产业盈利,成为产业可持续运营模式开拓的先锋;五是设备制造企业也加入充电运营,依托其产品优势在一定区域内迅速取得优势,成为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区域

长三角、珠三角发展相对迅速;中部地区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下也呈现较好发展态势。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超大型城市是充电设施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约占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的45%。

在运营车辆发展迅速的区域,充电设施利用效率相对较高,且充电电量占据行业绝大部份,例如广州、山东以纯电动公交运营为主,山西以电动出租车辆为主。

商业模式

一方面互联网、通信、IT等主体加入充电设施运营,为充电设施产业带来新鲜血液,“互联网+”技术在充电设施运营方面持续深化应用,充电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加强;

另一方面,传统运营商也积极探索创新运营模式,研究充电大数据价值开发、拓展充电增值服务、探索充电与多领域业务融合。

目前,因私人充电桩占有相当比重,充电运营商已经开始着眼于挖掘私人充电设施的商业价值,积极开拓私桩共享业务,如果打破外部车辆进入限制,私桩共享将会作为充电桩网络的重要补充。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二维码 意见反馈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