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西门子S7-1500PLC 带来了标准型,紧凑型,分布式以及开放式不同类型的 CPU 模块。凭借快速的响应时间、集成的 CPU 显示面板以及相应的调试和诊断机制,SIMATIC S7-1500 的 CPU 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产品简介
详细介绍
甘肃西门子S7-1500PLC模块代理商原装现货
在自动化操控系统中,变频器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变频器对PLC模拟量干扰问题也凸显出来。下面举一个变频器对PLC模拟量干扰的比如以及用信号阻隔模块克服此类干扰的解决办法。
现象阐明
西门子PLC中AO点宣布一路4-20mA电流操控信号,输出至西门子变频器,无法操控变频器发动。
故障查找
1、疑似模拟量输出板卡问题,用万用表测量4-20mA输出信号,信号是正常的!
2、开端怀疑是变频器操控信号输入端有了问题,换了一台同型号变频器,问题仍然如此。
3、用一台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做4-20mA输出信号源,输出规范电流信号至变频器,这下变频器发动了,因此咱们排除了模拟量输出板卡和变频器的故障。
4、由此估测是变频器的干扰信号传导至模拟量通道所造成的。
5、为了验证,在PLC模拟量4-20mA输出通道中加装了一台信号阻隔模块TA3012,TA3012的输入端子5、6接模拟量输出模块,输出端子1、2端子接变频器,3、4端子接外部24VDC供电电源,变频器正常发动了。
6、据此判定,问题的本源在于变频器干扰模拟量通道所造成的。
留意事项
在PLC和变频器一起运用的自控系统中,应该侧重留意一下事项:
PLC供电电源与动力系统电源(变频器电源)分别配置,且PLC的供电应该挑选阻隔变压器;
动力线尽量与信号线分隔,信号线要做屏蔽;
无论是模拟信号输入还是模拟信号输出,模拟量通道一概运用信号阻隔模块;
PLC程序里做软件滤波规划;
信号地与动力地分隔规划。
plc操控体系与电网的接地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共地方法、浮地方法、机壳共地与电路浮地。
1.共地方法
在共地方法中,PLC整个操控系以地上为参阅,将机壳与接地址及接地线悉数连在同时。大型工厂中有部分PLC体系选用了共地式的接地方法。在大地地位不易改变的地方,主要选用共地方法。大地电位稳守时,整个布线体系的电位也不会轻易发生改变,机壳接地的方法便会比较安全 便于运用。
2.浮地方法
在大地电位不稳定的地方,大地地位改变大就会导致体系电位不稳定,PLC布线中的线路则会遭到很大的干扰,这种情况下则选用浮地方法较为稳当。在PLC操控体系中,机壳与电路接地址相连,而且悬浮在空中而不触摸地上,主要选用绝缘胶垫以便在机壳与大地之间离隔。同时要对进线选用绝缘办法。浮地方法的接地办法也能够有用的防止干扰,大地电位改变与电磁感应的干扰因而而大大削弱。但这种方法的缺陷是由于整个体系线路选用浮地方法,因而机壳上会起静电,操作起来存在一定的风险。
3.机壳共地、电路浮地
这种方法是共地方法与浮地方法的结合。这种方法具有清楚明了得长处,由于机壳接地,所以操作上较为安全,而同时由于接地址独立,便可削弱大地电位改变发生的扰动效应。这种接地方法不管从安全出产的视点,还是维护设备的视点,都具有其合理性与明显优势,因而在炼铁厂得到广泛的使用。
许多电气的新手在做完电气操控柜以及plc程序等规划环节后,不清楚调试应怎么开端,或许一些人由于不适当的调试办法导致了PLC焚毁等等问题,那么规划完的电气体系应该怎么调试?
1、依照图纸查看回路(未送电状态下)
一般PLC体系的图纸包含柜内图纸和柜外图纸两部分;柜内图纸指柜子内部的接线图;柜外图纸是一切接出电气柜的接线图。这一部分需要查看的是:图纸规划是否合理,包含各种元器件的容量等等。
2、依据图纸查看元器件是否严厉依照图纸衔接。
在这一进程中,最需要留意的当地就是查看电源,1保证回路没有短路。2保证强弱电没有混合到一同;由于PLC电源为24v,一旦由于接线过错导致220V接进PLC里,很简单将PLC或许拓宽模块焚毁。
3、查看PLC外部回路,也就是俗称的“打点”
电源承认结束后送电,检测输入输出点,这就是俗称的“打点”,检测IO点需要挨个检测,包含操作按钮,急停按钮,操作指示灯以及气缸及其限位开关等等,具体办法是一人在现场侧操作按钮等,另一人在PLC测监控输入输出信号;关于大型体系应该建立检测表,即检测后做好符号。假如发现在施工进程中有接线过错的当地需要当即处理。
这一步应该留意的是需要将程序备份后清空PLC里面的程序或许将程序禁用,防止因检测导致设备的动作。
4、查看机械结构并检测电机类负载
这一步需要查看机械结构是否紧固等等,电机类负载是否做好相应维护,防止因意外导致的事端,查看结束后需要手动去检测设备运转,如正回转电机类,需要检测线路是否无缺并带电试车,变频器类设置相应参数并进行电机优化,静态辨认或许动态辨认等。
这儿需要留意的是关于一些特殊负载,比如说笔直类上下移动的负载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避免因操控不妥导致检测事端。
前期的工业生产进程中,由继电器建立的操控体系逐渐成为工业生产范畴最早的操控体系,并且运用越来越广泛。但继电器操控体系一般只能针对某一断定的动作次序或生产工艺而规划,其操控功用也局限于逻辑操控、定时、计数等一些简略的操控需求,还存在着布线多、接线复杂的状况, 一旦动作次序或生产工艺发作变化,就必须从头进行规划、布线、设备和调试,构成时刻和资金的严重。因而随着生产规划的逐渐扩展,继电器操控体系由于其体积大、耗电多、牢靠性差、寿命短、运转速度慢、适应性差等原因,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要求。
一、PLC 的产生和定义
1968年美国最大的轿车制作商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适应轿车类型不断更新的需求,并能在竞争剧烈的轿车工业中占有优势,提出要研制一种新型的
工业操控设备来替代继电器操控设备,为此,拟定了10项公开招标的技术要求,即:
1)编程简略,可在现场修正程序。
2)维护便利,是插件式。
3)牢靠性高于继电器操控柜。
4)体积小于继电器操控柜。
5)可将数据直接送入办理计算机。
6)在本钱上可与继电器操控柜竞争。
7)输入可所以沟通115V。
8)输出可所以沟通115V,2A以上,可直接驱动电磁阀等。
9)在扩展时,原有体系只需很小变更。
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
依据招标的技术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国际上*台PLC,并在通用轿车公司主动设备线上试用成功。这种新型的工控设备,以其体积小、可变性好、牢靠性高、运用寿命长、简略易懂、操作维护便利等一系列长处,很快就在美国的许多行业里得到推广运用,也受到了国际上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他们的第1台PLC。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他们的第1台PLC。而我国也从1974年开端研制了相应的产品,并于1977年开端运用于工控范畴。
前期的PLC上选用了计算机的规划思维,但功用上比较简略,只能完成次序操控,仅有逻辑运算等简略功用,所以人们将它称为可编程逻辑操控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为PLC。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微处理器日趋老练,PLC的处理速度也大大进步,一起添加了许多功用。例如:在软件方面,坚持了原有的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功用的基础上,还添加了算术运算、数据处理、网络通讯、自确诊等功用;在硬件方面,在坚持原有的开关量模块的基础上,还添加了模仿量模块、长途I/O模块以及各种特殊功用的模块,并扩展了存储器的容量,并且还供给一定数量的数据寄存器,因而功用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为此,美国电气制作协会将可编程序逻辑操控器正式命名为可编程序操控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但由于PC简单和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混杂,所以人们仍适应地用PLC作为可编程序操控器的简称。
198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作了如下定义:可编程序操控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电子体系,专为在工业环境下运用而规划。它选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履行逻辑运算、次序操控、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仿的输入和输出,操控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进程。可编程序操控器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操控体系构成一个全体、易于扩展其功用的原则规划。
甘肃西门子S7-1500PLC模块代理商原装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