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ATIC DP,电子模块 针对 ET200S,2AI TC High Feature, 15mm 结构宽度,15 位+符号位 带内部温度 补偿
产品简介
详细介绍
西门子ET200S6ES7134-4NB01-0AB0模块,ET200S2AI,TC,HF模拟量输入模块
SIMATIC DP,电子模块 针对 ET200S,2AI TC High Feature, 15mm 结构宽度,15 位+符号位 带内部温度 补偿
产品 | |
商品编号(市售编号) | 6ES7134-4NB01-0AB0 |
产品说明 | SIMATIC DP,电子模块 针对 ET200S,2AI TC High Feature, 15mm 结构宽度,15 位+符号位 带内部温度 补偿 |
产品家族 | 模拟量电子模块 |
产品生命周期 (PLM) | PM300:有效产品 |
PLM 有效日期 | 产品停产时间:2020.10.01 |
价格数据 | |
价格组 / 总部价格组 | AL / 250 |
列表价(不含增值税) | 显示价格 |
您的单价(不含增值税) | 显示价格 |
金属系数 | 无 |
交付信息 | |
出口管制规定 | AL : N / ECCN : EAR99H |
工厂生产时间 | 15 天 |
净重 (Kg) | 0.045 Kg |
产品尺寸 (W x L X H) | 未提供 |
包装尺寸 | 6.30 x 9.00 x 2.30 |
包装尺寸单位的测量 | CM |
数量单位 | 1 件 |
包装数量 | 1 |
其他产品信息 | |
EAN | 4025515073086 |
UPC | 662643229691 |
商品代码 | 85389091 |
LKZ_FDB/ CatalogID | ST76 |
产品组 | 4056 |
原产国 | 德国 |
Compliance with the substance restrictions according to RoHS directive | RoHS 合规开始日期: 2008.12.31 |
产品类别 | A: 问题无关,即刻重复使用 |
电气和电子设备使用后的收回义务类别 | 没有电气和电子设备使用后回收的义务 |
西门子ET200S6ES7134-4NB01-0AB0模块,ET200S2AI,TC,HF模拟量输入模块
SIMATIC DP,电子模块 针对 ET200S,2AI TC High Feature, 15mm 结构宽度,15 位+符号位 带内部温度 补偿
概述
- 根据模块的型号不同, 可用于电压监控, 负载的熔断器保护,以及为传感器供电。
- 可插入到 TM-E端子模块中,带有自动编码
- 可以提供电压监控的诊断信息和熔断器是否熔断的信息 (也可以通过组态关闭这一功能)
- 带有安全保护功能的电源模块PM-E F PROFIsafe用于保护性跳闸,保护串列连接的24 V DC 数字输出模块(最大可达10 A)或外部负载;还有3 个辅助的集成安全保护输出:24 V DC / 2 A
- 24 - 48 V DC PM-E 电源模块
- 状态信息和“负载电压存在”诊断
- 为选件的控制供电
- PM-E 24 V DC 至 230 V AC 电源模块
- 通用的电源模块
- 为选件的控制供电
技术规范
商品编号
6ES7138-4CA01-0AA0
6ES7138-4CB11-0AB0
电源电压
负载电压 L+
● 额定值 (DC)
24 V
● 短路保护
否; 外设(如自动保险装置)触发特性 C
● 反极性保护
是
输入电流
来自负载电压 L+(空载),最大值
4 mA
电流承载能力
最高可达 60 ℃,最大值
10 A
功率损失
功率损失,典型值
0.1 W
功率损失,最大值
5 W
报警/诊断/状态信息
诊断信息
● 负载电压缺失
是
诊断显示 LED
● 额定负载电压 PWR(绿色)
是
● 累积故障 SF(红色)
是
参数
注释
3 字节
负载电压缺失
锁定/释放
电位隔离
初级/次级
是; 在负载电压和背板总线之间,在电源模块之间
绝缘
绝缘测试,使用
DC 500 V
尺寸
宽度
15 mm
15 mm
高度
81 mm
81 mm
深度
52 mm
52 mm
重量
重量,约
35 g
商品编号
6ES7138-4CA50-0AB0
6ES7138-4CA60-0AB0
电源电压
负载电压 L+
● 额定值 (DC)
DC 24 至 48 V
● 短路保护
否; 外设(如自动保险装置)触发特性 B、C
● 反极性保护
是
输入电流
来自负载电压 L+(空载),最大值
12 mA
电流承载能力
最高可达 60 ℃,最大值
10 A
功率损失
功率损失,典型值
500 mW
350 mW
报警/诊断/状态信息
诊断信息
● 负载电压缺失
是
诊断显示 LED
● 额定负载电压 PWR(绿色)
是
● 累积故障 SF(红色)
是
参数
注释
3 字节
负载电压缺失
锁定/释放
电位隔离
初级/次级
是; 在负载电压和背板总线之间,在电源模块之间
绝缘
绝缘测试,使用
DC 500 V
尺寸
宽度
15 mm
15 mm
高度
81 mm
81 mm
深度
52 mm
52 mm
重量
主要由系统内部元器件及电路间的相互电磁辐射产生,如逻辑电路相互辐射及其对模拟电路的影响,模拟地与逻辑地的相互影响及元器件间的相互不匹配使用等。这都属于PLC制造厂对系统内部进行电磁兼容设计的内容,比较复杂,作为应用部门是无法改变,可不多考虑,但要选择具有较多应用实绩或经过考验的系统。
二、主要抗干扰措施
1、采用性能优良的电源,抑制电网引入的干扰
在PLC控制系统中,电源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电网干扰串入PLC控制系统主要通过PLC系统的供电电源(如 CPU 电源、I/O电源等)、变送器供电电源和与PLC系统具有直接电气连接的仪表供电电源等耦合进入的。现在,对于PLC系统供电的电源,一般都采用隔离性能较好电源,而对于变送器供电的电源和PLC系统有直接电气连接的仪表的供电电源,并没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采取了一定的隔离措施,但普遍还不够,主要是使用的隔离变压器分布参数大,抑制*力差,经电源耦合而串入共模干扰、差模干扰。所以,对于变送器和共用信号仪表供电应选择分布电容小、抑制带大(如采用多次隔离和屏蔽及漏感技术)的配电器,以减少PLC系统的干扰。
此外,位保证电网馈点不中断,可采用在线式不间断供电电源(UPS)供电,提高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并且UPS还具有较强的干扰隔离性能,是一种PLC控制系统的理想电源。
2、 电缆选择的敖设
为了减少动力电缆辐射电磁干扰,尤其是变频装置馈电电缆。笔者在某工程中,采用了铜带铠装屏蔽电力电缆,从而降低了动力线生产的电磁干扰,该工程投产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别由不同电缆传输,信号电缆应按传输信号种类分层敖设,严禁用同一电缆的不同导线同时传送动力电源和信号,避免信号线与动力电缆靠近平行敖设,以减少电磁干扰。
3、 硬件滤波及软件抗如果措施
由于电磁干扰的复杂性,要根本消除迎接干扰影响是不可能的,因此在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和组态时,还应在软件方面进行抗干扰处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常用的一些措施:数字滤波和工频整形采样,可有效消除周期性干扰;定时校正参考点电位,并采用动态零点,可有效防止电位漂移;采用信息冗余技术,设计相应的软件标志位;采用间接跳转,设置软件陷阱等提高软件结构可靠性。
信号在接入计算机前,在信号线与地间并接电容,以减少共模干扰;在信号两极间加装滤波器可减少差模干扰。
对干较低信噪比的模拟量信号.常因现场瞬时干扰而产生较大波动,若仅用瞬时采样植进行控制计算会产生较大误差,为此可采用数字滤波方法。
现场模拟量信号经A/D转换后变成离散的数字信号,然后将形成的数据按时间序列存入PLC内存。再利用数字滤波程序对其进行处理,滤去噪声部分获得单纯信号,可对输入信号用m次采样值的平均值来代替当前值,但井不是通常的每采样。次求一次平均值,而是每采样一次就与最近的m-l次历史采样值相加,此方法反应速度快,具有很好的实时性,输入信号经过处理后用干信号显示或回路调节,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干扰。
由干工业环境恶劣,干扰信号较多, I/ O信号传送距离较长,常常会使传送的信号有误。为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使PLC在信号出错倩况下能及时发现错误,并能排除错误的影响继续工作,在程序编制中可采用软件容错技术。
4、正确选择接地点,完善接地系统
接地的目的通常有两个,其一为了安全,其二是为了抑制干扰。完善的接地系统是PLC控制系统抗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之一。
系统接地方式有:浮地方式、直接接地方式和电容接地三种方式。对PLC控制系统而言,它属高速低电平控制装置,应采用直接接地方式。由于信号电缆分布电容和输入装置滤波等的影响,装置之间的信号交换频率一般都低于1MHz,所以PLC控制系统接地线采用一点接地和串联一点接地方式。集中布置的PLC系统适于并联一点接地方式,各装置的柜体中心接地点以单独的接地线引向接地极。如果装置间距较大,应采用串联一点接地方式。用一根大截面铜母线(或绝缘电缆)连接各装置的柜体中心接地点,然后将接地母线直接连接接地极。接地线采用截面大于22 mm2的铜导线,总母线使用截面大于60mm2的铜排。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小于2Ω,接地极埋在距建筑物10 ~ 15m远处(或与控制器间不大于50m),而且PLC系统接地点必须与强电设备接地点相距10m以上。
信号源接地时,屏蔽层应在信号侧接地;不接地时,应在PLC侧接地;信号线中间有接头时,屏蔽层应牢固连接并进行绝缘处理,一定要避免多点接地;多个测点信号的屏蔽双绞线与多芯对绞总屏电缆连接时,各屏蔽层应相互连接好,并经绝缘处理。选择适当的接地处单点接点。
三、结束语
以上的措施,经若干PLC控制系统现场实际运行表明,能够基本消除现场干扰信号的影响,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 PLC控制系统中的干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抗干扰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合理有效地抑制抗干扰,对有些干扰情况还需做具体分析,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才能够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