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ATIC S7-200 SMART,CPU ST40, 上,DC/DC/DC, 机载 I/O: 24 个 24V DC 数字输入;16DO 24V DC; 电源:直流 20.4-28.8V DC, 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 40 KB
产品简介
详细介绍
S7-200 SMARTCPUST40模块6ES72881ST400AA0
PLC,中文名为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特点是,可靠性高,抗*力强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
S7-200 SMARTCPUST40模块6ES72881ST400AA0
PLC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小编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详细的介绍了PLC的功能和特点。今天小编就来带领大家回顾一下可编程控制器的起源以及发展过程。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起源:
1968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研制出了*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DP14。并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成功。
1969年,*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将其应用于电气控制。这是*代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称为ProgrammLogicControl,简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的*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随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了要将其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
1969年,美国研制出一台PDP-14。
1971年,日本研制出*台DCS-8。
197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出欧洲*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型号为SIMA TICS4。
1974年,中国研制出*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并于1977年开始在工业上进行应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使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置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此时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微机技术和继电器惯例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计算机发展起来以后,为了方便和反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功能和特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正式定名为ProgrammLogicControl,即PLC。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PLC进入了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引入PLC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功能以及*的性价比,都奠定了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
在20世纪80年代初,PLC在*工业国家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世界上生产PLC的国家日益增多,产量日益上升。这标志着PLC已经步入了成熟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较快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年增长率一直坚持为30~40%,说明PLC的处置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PLC也开始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过程控制领域中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在20世纪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发展特点是需要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这个时期发明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信单元,使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
6ES72881ST400AA0
PLC为什么能够在工控行业长盛不衰
自从1969年美国研制出*台PLC,几十年来PLC在工业中迅速发展,成为了自动化控制的主流,这期间虽然有部分新品面市,但都是作为PLC功能的补充,PLC的地位一直都在,是什么保证了PLC的地位长...
PLC中工程量转换的基本方法
1、基本概念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中。世间所有的物质都包含了化学和物理特性,我们是通过对物质的表观性质来了解和表述物质的自有特性和运动特性。这些表观性质就是我们常说的质量、温度、速度、压力、...
PLC与继电器相比的优势
PLC是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用户在使用PLC的时候对于PLC的知识都了解多少呢,PLC与继电器相比的优势有哪些大家都知道吗,下面仪器仪表世界网小编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1...
PLC与机器视觉合力打造自动化生产线
工业自动化的实现需要借助网络技术、自动控制系统、机器视觉等一系列*技术的综合应用,在整体发展过程中,PLC与机器视觉技术对于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有重要推动作用。 自动化生产线的中不单单只应运到这
6ES72881ST400A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