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组织来源:肾组织
种属来源:大鼠
细胞简介: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分离自肾组织;肾脏是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肾小球是肾元中的用于将血液过滤生成原尿的一团毛细血丛,被鲍氏囊所包裹,是尿液形成的重要构造。血液经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肾小球内的微血管不像其他微血管,汇流入静脉,而是流入出球小动脉。在肾小球内,微血管受到高压,而加速了超滤作用(hyperfiltration)的进行。微血管中的血液经由超滤作用之后,形成滤液,渗入鲍氏囊内。肾小球与鲍氏囊合称为肾小体,肾小球的过滤速率便称为肾小球过滤率。肾小球内皮细胞是一类特殊微血管类型的细胞。细胞为圆形、多角形,单层贴壁生长;细胞质丰富,细胞核为圆形或卵圆形。肾小球内皮细胞被覆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腔侧,与血流直接接触,是肾小球滤过膜的第一道屏障,可粘附细菌和白细胞,修复基底膜,并有抗凝、抗血栓的作用;所以,体外培养的肾小球内皮细胞在免疫学和病理生理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培养基:含FBS、生长添加剂、Penicillin、Streptomycin等
换液频率:每2-3天换液一次
包被条件:PLL(0.1mg/ml),明胶(0.1%)
生长特性:贴壁
细胞形态:内皮细胞样
传代特性:可传2-3代
消化液:0.25%胰dan白酶
培养条件:气相:空气,95%;CO2,5%
传代比例:1:2
一、细胞基本属性
产品名称 | 产品规格 | 商品货号 |
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 | 5×105cells/T25细胞培养瓶 | A01X1589 |
二、细胞培养状态
发货时发送细胞电子版照片
三、使用方法
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是一种贴壁细胞,细胞形态呈内皮细胞样,在技术部标准操作流程下,细胞可传2-3代;建议您收到细胞后尽快进行相关实验。
客户收到细胞后,请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1. 取出T25细胞培养瓶,用75%酒精消毒瓶身,拆下封口膜,放入37℃、5%CO2、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静置3-4h,以稳定细胞状态。
2. 贴壁细胞消化
1)吸出T25细胞培养瓶中的培养基,用PBS清洗细胞一次;
2)添加0.25%消化液1mL至T25培养瓶中,轻微转动培养瓶至消化液覆盖整个培养瓶底后,吸出多余消化液,37℃温浴1-3min;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待细胞回缩变圆后,再加入5ml培养基终止消化;
3)用吸管轻轻吹打混匀,按传代比例接种T25培养瓶传代,然后补充新鲜的培养基至5mL,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静置培养;
4)待细胞贴壁后,培养观察;之后按照换液频率更换新鲜的培养基。
3. 细胞收货脱落
1)收集所有细胞悬液,1000rpm,离心5min,保留沉淀;
2)添加0.25%消化液0.5mL至离心管中,重悬沉淀,放置于37℃消化3min(或4℃冰箱静置5-7min);消化完向离心管内加入5ml培养基终止消化;
3)经1000rpm,离心5min,丢弃上清,用5ml培养基重悬沉淀,接种于新的培养瓶内;
4)待细胞贴壁后,培养观察;之后按照换液频率更换新鲜的培养基(37℃预热)。
5)原瓶内贴壁细胞按正常消化处理。
4. 细胞实验
因原代细胞贴壁特殊性,贴壁的原代细胞在消化后转移至其他实验器皿(如玻璃爬片、培养板、共聚焦培养皿等)时,需要对实验器皿进行包被,以增强细胞贴壁性,避免细胞因没贴好影响实验;包被条件常选用鼠尾胶原Ⅰ(2-5μg/cm2) ,多聚赖氨酸PLL(0.1mg/ml),明胶(0.1%),依据细胞种类而定。悬浮/半悬浮细胞无需包被。
公司正在出售的产品: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 SK-HEP-1人肝腹水腺癌细胞 |
NOX2重组兔单克隆抗体 | APXL蛋白抗体 |
SAOS-2人成骨肉瘤细胞 | 天门冬氨β羟化抗体 |
SBC-2人小细胞肺癌 | 核苷交换因子FARP2抗体 |
SCaBER人膀胱鳞癌细胞 | 脊髓性肌症蛋白SMA抗体 |
SCC-9人类鳞状上皮舌癌细胞 | TBR1蛋白抗体 |
SCC-25人口腔鳞癌细胞 | 磷肌醇相互作用蛋白抗体 |
SHP-77人小细胞肺癌细胞 | 蛋白质精氨 |
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 线粒体内膜转位8A/耳聋/肌张力障碍肽抗体 |
sh-sy5y转染突变型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 转录因子HELT蛋白抗体 |
sh-sy5y转染野生型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 钾氯离子转运蛋白3抗体 |
SIHa人子宫颈鳞癌细胞 | 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钙结合线粒体载体蛋白抗体 |
SJSA-1人骨肉瘤细胞 | γ-氨基丁受体相关蛋白抗体 |
SK-BR-3人乳腺癌细胞 | 烟碱型乙酰受体δ/AChRδ抗体 |
SK-OV-3+LUC人卵巢癌细胞荧光标记 | G蛋白偶联受体125抗体 |
四、注意事项
1. 培养基于4℃条件下可保存3-6个月。
2.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请注意保持无菌操作。
3. 传代培养过程中,消化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细胞贴壁及其生长状态。
4. 建议客户收到细胞后前3天每个倍数各拍几张细胞照片,记录细胞状态,便于和技术部沟通;由于运输的原因,个别敏感细胞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请及时和我们联系,详尽告知细胞的具体情况,以便我们的技术人员跟踪、回访直至问题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