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类别 | 国产 |
---|
产品简介
详细介绍
XE3110SL电气火灾报警器剩余电流互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监控报警器组成,当被保护线路中的剩余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互感器”)探测到的剩余电流超过监控报警器的预设定值或温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温度超出预设定值时,监控报警器经分析、确认后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和控制信号。监控报警器能显示报警线路、泄漏电流大小,传感器温度等。当监控报警器有报警信息时,启动继电器。本监控探测器带有4路剩余电流互感器和4路温度传感器,可以直接显示探测电流值和温度值,无需占用大的设备场地,节省消防设备成本,节约电力能源,监控探测器采用仪表安装方式在产品质保期内,除不可抗力和人为造成的事故外,系统出现的问题均由本公司负责,我公司将及时处理存在问题,无条件实行包修、包换。提供一路24V消防联动输入,可以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联,实现远程切断事故发生点的负载电源在产品质保期内,除不可抗力和人为造成的事故外,系统出现的问题均由本公司负责,我公司将及时处理存在问题,无条件实行包修、包换。
从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保修期为一年,保修的响应时间为24小时响应。
质保期内,我方对所有设备的所有配件无条件免费保修及更换,所有设备的所有配件(包括整机所有部件)的维修及部件费均为免费,并提供定期上门清洁、检测系统设备的服务。免费提供系统扩充、升级方面的服务。
XE3110SL电气火灾报警器电气火灾监控器。漏电互感器等部件组成,器件之间用总线制联网通讯,该系统能实时快速准确对整个供电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一旦供电线路发生漏电,过载,短路,过压,欠压,缺相,过热等不安全因素时,发出预警或控制。能有效地防止电气火灾发生,同时值班人员可查询或调阅“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当前或历史运行记录,安装地址,记录报警时间,并能远程控制关闭某地址开关负载供电。电气火灾监控主机设备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控制中枢,由显示屏,按键及灯光指示模块、消防电源模块、输出控制模块、通信接口等组件组成。满足GB14287.1-2005技术要求。监控设备与探测器之间通过RS485总线来实现数据交换,并能接受探测器的报警信号
采用大屏幕高清液晶显示或四排超亮数码管显示,显示内容更加丰富,操作更加清晰、简便
监控器具有声光报警功能
提供zui多16路漏电和4路温度保护功能
传统电气火灾监控与智能电力仪表功能二合一,可以高精度测量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 功率因数、频率,并四象限电能计量
监控器可以存储漏电和温度的报警记录
输入电源:AC220V 50Hz
输入功率:≤40W
接口容量:可连接512个监控探测器
通信方式:CAN总线或二总线
通信距离:≤1200m,超过1200m可通过区域分机延长及扩展传感器容量
开关量输入:4路无源干结点
继电器输出:2路控制输出
通讯上行:1路RS485接口或以太网接口
报警功能:声、光报警,显示报警地址和故障类型
消防联动:可与火灾报警主机联动
密码功能:设有3个操作级别,适用于不同级别操作人员分级操作
备用电源:断电后≥8小时 DC24V/12Ah
显示功能:全中文LCD图形显示,高亮LED指示
打印功能:微型热敏打印机,汉字打印
存储报警记录:≥500000条
环境温度:-10℃~+70℃
:姚国萍
:
:
适用于智能楼宇、高层公寓、宾馆、饭店、商厦、工矿企业、国家重点消防单位以及石油化工、文教卫生、金融、电信等领域 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建筑、石化、市政、环保、水利、国防等行业高低压配电柜中。现代大体量建筑、公共集聚场所建筑和一类高层建筑
商场、体育馆、礼堂、影剧院、大型医院、学校
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大型办公楼、展览馆、高级酒店;地铁设施、火车站、汽车站、隧道、大型企业厂房等建筑。
查询功能:可通过查询功能查看发生报警的累计次数
可以自由设置脱扣值,也可以关闭脱扣功能
具有远程通信及监控功能
提供1 路漏电保护功能
具有1 路继电器保护输出,可以配合监控漏电实现跳闸
数码管和指示灯显示,多功能按键操作编程
.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zui近发布第118和119号公告,二项强制性消防国家标准被批准发布,代号和名称如下:系统架构:部分电缆隧道项目投运时,为了保障电缆的稳定运行及隧道环境,已部署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当视频监控系统部署完毕时,只需接入以上系统数据并实现联动,本文主要以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展开。
电力电缆隧道智能监控预警系统主要由前端系统、网络系统、中心系统三部分组成。前端系统主要负责采集电力隧道内的电缆运行环境及人员情况、采集工作井内的设备运行环境及人员情况。这些视频信息通过光纤环网方式,在工作井分控中心的网络硬盘录像机汇聚存储后,统一上传至中心软件平台,并将在现场显示器呈现,便于隧道运维人员巡检前的环境勘察。
:姚国萍
:
:
网络系统用于前端与运维中心、运维中心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前端系统的视频通过视频专网上传至运维中心,再通过电力综合数据网上传至监控中心并进入MIS网,分别供运维人员、调控人员及MIS网用户调用查看。考虑到全线隧道距离较长,各工作井间通过光纤级联方式而非光纤环网方式,级联的终点将在运维中心,实现全线隧道视频资源的汇聚、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