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MYQ矿用照明电缆4*2.5 矿用轻型电缆4*1.5
产品简介 煤矿用电缆MYQMYQ电缆,MYQ轻型橡套电缆
煤矿用移动轻型软电缆 GB12972.9-91 MT818.9-1999 本产品适用于额定电压0.3/0.5KV及以下煤矿用电钻电缆。 电缆特性 1、额定电压U0/U分别为0.3/0.5kv。 2、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65℃。 3、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6倍。 电缆型号 型号 名称 用途 UYQ MYQ 0.3/0.5 煤矿用移动轻型软电缆 煤矿井下巷道照明、输送机联锁和控制与信号设备电源连接 UYQE MYQE 0.3/0.5 煤矿用移动轻型弹性体软电缆
煤矿用移动轻型软电缆
GB12972.9-91 MT818.9-1999
本产品适用于额定电压0.3/0.5KV及以下煤矿用电钻电缆。
电缆特性
1、额定电压U0/U分别为0.3/0.5kv。
MYQ矿用照明电缆4*2.5 矿用轻型电缆4*1.5
1、电缆线相互交叉时,高压电缆应在低压电缆下方。如果其中一条电缆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穿管保护或用隔板隔开时,最小允许距离为0.15m。
2、电缆与热力管道接近或交叉时,如有隔热措施,平行和交叉的最小距离分别为0.5m和0.15m。
3、电缆与铁路或道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轨道或路面2m以外。
4、电缆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应能保证电缆埋设在建筑物散水以外;电缆引入建筑物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亦应超出建筑物散水以外。
5、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与一般接地装置的接地之间应相距0.15~0.5m;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埋设深度,一般不应小于0.7m,并应埋在冻土层下。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的工艺流程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制造的工艺流程是根据每一种产品的结构、涉及的工艺、使用的设备等按顺序排列而成的工艺路线。
原则上讲,每一种产品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工艺流程,但在生产实际中,常常把结构相似产品的工艺流程合在一起,组成一类产品的工艺流程。
拉线模
拉线模是拉线过程最重要的工具。线模的主要部分是模孔,一般由互相圆滑连接的润滑区、工作区、定径区、出口区四个区域组成。
润滑区。润滑剂在这里停留并被带人工作区。
工作区。金属在这个区域内实现变形(变细、变长),实际与金属接触的部分叫做变形段。
定径区。使拉线尺寸准确,形状符合要求,模孔直径即定径区直径。
出口区。不刮伤从定径区出来的线材,同时防止停机线材回弹引起断线。
线坯准备
铜线坯在拉线前,线坯表面不应有氧化痕迹。因为金属氧化物的硬度较高,降低拉线质量和模具、设备寿命,因此需酸洗去除氧化物。
铝杆的表面氧化层无有害影响,可以不进行酸洗。
线坯焊接时,时间要短,避免过度氧化。焊接后需冷却,并修整好焊缝,经反复弯折两次不断方可进行拉线。
当铜线坯表面氧化严重时,应对线坯预先进行扒皮处理。
为使线坯能顺利地穿过模孔,需要将线坯端部预先在压头机上轧细。
变形程度的确定
变形程度要根据被加工金属性能、设备条件、工艺条件及模具质量等进行选择。
在设备能力及金属塑性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大的变形程度,以减少中间的退火次数,缩短生产周期。
由于焊接处强度较低,*道次(模)应采用较小的变形程度。
对于同一种金属,大规格的变形程度大于小规格的变形程度。一次拉伸变形程度大于多道次(模)拉伸变形程度。
塑性好的金属和经过退火的金属采用大变形程度,反之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