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SP15KL-33UPS电源尺寸高度总量 施耐德SP15KL-33UPS电源尺寸高度总量
UPS电源的操作形式分别是在线式与后备式,而实际输出波形则是正弦与方波,通过这种工作方式能够有效隔离直流电能,进而抑制电网突然发生变化时带来的不良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确保供电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例如在医院、机场等重要场所里面,如果突然断电势必会影响正常使用。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以及各类专业电子设备的出现,都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UPS电源能在使用过程中起到不错的供电效果,为此得到了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并逐渐发展成了高度自动化、高效能的供电中心。
1 UPS电源技术性能
1.1 重复控制技术
UPS电源由逆变器以及其他设备共同组成,具备储能装置是一种恒压恒频电源。UPS电源的重复控制技术需要稳态内膜,以此来实现电压降至零时其可以继续发挥控制作用,抵消其他电流带来的干扰。在UPS电源中使用重复控制技术,能够构成低成本、高效率的波形控制体系。具体一些就是在每个环节输入电压误差后,会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出现一次,只要输入的电压误差不为零,那么它所输出的幅度就会逐渐增加,如果电压误差在控制技术的影响下衰减至零,与之相对应的输出电力并不会直接消失,只是暂时不再发生变化,但是还会保持上周期的输出波形,并且该类波形还会周期性的输出,终通过重复控制技术,UPS电源实现对谐波的有效控制。
1.2 并联技术
UPS电源如果是在医院、机场以及火车站等场所进行服务,因为这些场所的用电特殊性,UPS电源容量只有达到数兆伏安,才能满足这些特殊场所的需求。而UPS电源实际上因散热技术以及功率设备等外在因素的干扰,并不能真正达到容量的需求标准,为此,UPS电源要想解决这一现状,还需要使用并联技术。UPS电源使用并联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电能均流问题。UPS电源并联技术与直流电源并联技术相比较而言,前者并联技术制定的标准更高,一定要能满足各类逆变器所输出的电压频率、幅值以及相位等是*的或者是相等的。UPS电源使用并联技术的过程中,可逐步形成具备容错效果的冗余供电系统。当前UPS电源所使用的主要并联技术是集中式、分散式、从式、环链式以及无线式的控制技术等等,这么多技术当中,按照技术性能进行有效分析,得出无线式的控制技术其起到的效果佳。
1.3 整流技术
UPS电源功率过大时常会使用整流技术,在功率特别大的位置会使用不同相位的整流技术。UPS电源里面使用整流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是操作原理非常简单,其次是控制方法现已成熟,功率比较高等等,同样的也存有一定的劣势,那就是谐波电流比较大,运行的安全性较低。而为了确保不给电网带来干扰,常会在实际运行时使用其他*技术,如滤波器技术等,具体来讲就是把12脉冲中的整流输入到谐波电流中,直至其减值到6脉以下。
2 UPS电源的可靠性
2.1 在线式的UPS电源
在线式的UPS电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直接消除电网带来的影响,并且还能降低对负荷造成的影响。在供电电压平稳的状态下,能够加快电网和其他设备的转换速度,如电网和蓄电池之间的切换时间就为零。如果在供电过程中,突然电压不能进行稳定供电,这时在线式的UPS电源就会启动继续供电;如果供电电压没有出现任何意外,保持稳定供电,电流则会直接通过突波抑制设备,在整流设备里面直接转换成直流电,然后再通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进而满足各类设备的实际需求。
2.2 后备式的UPS电源
后备式的UPS电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发挥稳压设备功能,改善当前供电电压的波动,但是对部分进入电网中的干扰信号则不会起到相应的抑制作用。当供电突然中断或者是电压在170V以下时,蓄电池就会直接利用逆变器为负载及时提供稳压交流电。而在供电电压较为稳定时,电流在对旁路通道进行交流,或者是转换了开关以后,会开始直接为负载进行供电,而逆变器则会停止工作,这样一来就能节省不少电能。
2.3 互动式的UPS电源
UPS电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互动式的UPS电源逆变器一直处于准备状态,因此它运行时电流需要进行转换的时间非常短,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输出电压的可靠性。但是互动式UPS电源所使用的充电器,一般是使用双向的变换器,也就是说它实际充电效果不好,将会直接导致UPS电源不能再继续得以正常使用,为此,在逆变器以及电池充电器里面必须要增设一个电力转换器,然后再使用变向转换器来有效加快电池实际充电的速度,在其处于停电状态的情况下,变向转换器会直接替换逆变器,也就是说电池中原来存储的电能会转换成交流电源中供应的负载。
输出
输出功率容量
13.5 K瓦数 / 15.0 kVA
大可配置功率(瓦)
13.5 K瓦数 / 15.0 kVA
额定输出电压
380V 3PH
输入
额定输入电压
380V 3PH
物理参数
高
826mm , 82.6cm
宽
250mm , 25.0cm
深
570mm , 57.0cm
净重
40.0kg
毛重
45.0kg
装运高度
1071mm , 107.1cm
装运宽度
370mm , 37.0cm
装运深度
690mm , 69.0cm
SCC规范
2073130432236 2
可持续提供状态
RoHS
符合
REACH
REACH: 不含SVHC
其它的环境合规性
中国Ro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