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志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核相仪,耐电压测试仪,高压绝缘垫,真空度测试仪

化工仪器网收藏该商铺

11

联系电话

17751333616

 QQ交谈      小标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中国已控制电池主要组件市场 日企被迫放弃
产品搜索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大电流发生器

无线高压核相仪

真空滤油机

耐电压测试仪

远距离红外线测温仪

浸入式管状电加热器

便携式短路接地线

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

变压器损耗参数智能测试仪

变压器油耐压测试仪

绝缘靴手套耐压试验装置

变压器特性综合测试台

互感器特性综合测试仪

变压器变比组别测试仪

配电室高压绝缘垫

高压试验变压器

数字双钳相位伏安表

真空度测试仪

高压验电器

锰铜分流器

便携式动平衡测量仪

振动测试仪

智能测流器

接地电阻测试仪

绝缘电阻测试仪

直流电阻测量仪

智能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

智能回路电阻测试仪

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

雷电计数器校验仪

交直流分压器

矿用杂散电流测定仪

变压器容量特性测试仪

电缆故障测试仪

电力安全工器具力学性能试验机

氧化锌避雷器检测仪

标准直流电流、电压表

云母板

直流高压发生器

水分测试仪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

全自动电力变压器消磁机

超低频耐压试验装置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装置

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

联系方式
地址:扬州市宝应柳堡工业区
邮编:225828
联系人:虞经理
电话:0514-88771811 / 88985518
传真:0514-88770226
手机:17751333616
留言:发送留言
个性化:www.yzzlyq.com
网址:www.yzzlyq.com
商铺:https://www.chem17.com/st312777/
公司动态

中国已控制电池主要组件市场 日企被迫放弃

点击次数:1223 发布时间:2018-5-19

中国已控制电池主要组件市场 日企被迫放弃

外媒称,两位知情消息人士称,中国天齐锂业接近以约43亿美元收购智利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SQM)24%股权。SQM是zui大的锂生产商之一。

据路透社5月15日报道,上述消息人士称,天齐锂业寻求从加拿大肥料商Nutrien Ltd (NTR.TO)手中收购SQM股权。

Nutrien必须在明年3月以前出售在SQM持股,这是Agrium和萨省钾肥公司合并组成Nutrien时,其对监管机构做出的承诺。Nutrien持有SQM约30%的股权,SQM也是肥料生产大厂。

路透报道该消息后,SQM的B股SQM_pb.SN一度跳涨6.8%,达到四个月高位。Nutrien股价延续涨势,触及近两个月高点,收盘涨2.8%至66.5加元。

按14日收盘价计,SQM市值为148亿美元,以此计算,天齐取得这家成本zui低的锂生产商的股权,将支付约22%溢价。

中企纷纷瞄准海外锂矿

“中国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收购锂资源。”《日本经济新闻》2017年11月18日报道称,中国拥有zui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政府更是提出了逐步淘汰燃油车转而使用电动车的方针,因此要确保作为核心零部件电池的原料充足。在这一势头的带动下,锂价已升至*zui高水平。

日经报道称,中国大型车企北汽集团正着手与在资源开发行业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智利政府组织CORFO进行谈判,拿出了包含锂开采、电池制造、电动汽车组装等内容的产业振兴方案。中国zui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公司也开始在智利布局。据当地媒体报道,比亚迪一位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设法在锂业务上与当地企业协作,同时计划直接投资。中国锂化工行业*、成都天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收购了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2%的股份。根据路透社2017年11月的报道,金沙江资本也在联合他国企业竞购智利锂生产商SQM(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的股份。

日经报道还列举到:中国长城汽车此前与德国宝马启动了合资生产纯电动汽车的谈判。该公司也决定向澳大利亚锂矿山开发企业Pilbara Minerals出资3.5%。目标是获得2018年开始开采的锂矿的购买权。此外,天齐实业也收购了澳大利亚泰利森锂业(Talison Lithium)。

英国《金融时报》今年3月13日报道称,中国zui大电池制造商收购了加拿大魁北克省一个锂矿项目的控股权。达成这笔交易之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正在迅速扩大电动汽车电池产量,其目标是到2020年成为zui大的电池制造商。

《金融时报》今年2月24日报道分析称,中国的电动汽车供应预计将是锂需求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高盛预计,到2030年,中国供应的电动汽车将占的60%,高于2016年的45%。

南美和澳洲是锂矿资源热点

从中企在海外的锂矿业务分布范围看,以南美居多,尤其是智利。

《日本经济新闻》2017年12月18日报道分析他们都选择智利的原因:中国是四成以上的锂资源的消费国,美国地质勘探局的调查显示,智利的锂资源储量占的20%。在试图获取更多锂资源的中国企业中,有一半在智利开展业务,而将目光投向整个南美的则占到了2/3。另据路透社4月6日报道,南美的锂三角是产锂成本zui低的地方。该地区的锂储量约占的三分之二。

但中企在南美的收购也是困难重重。

路透社5月15的报道中就提到,天齐锂业购买SQM股权可能遇到阻碍。智利前政府3月要求反垄断监管当局FNE介入,阻止将股权出售给中国企业,称那将扭曲锂市场,并让中国在取得战略资源方面获得不公平的优势。FNE要在8月前决定是否启动调查,且时间有可能延长。路透社称,SQM和天齐锂业未回复置评请求。Nutrien则不予置评。所有消息人士均不愿具名,因交易细节非公开,且他们还提醒指出是否能达成协议还不确定。

路透社4月6日的报道也指出,智利尤其难办,该国把锂资源和扩产配额优先提供给SQM、Albemarle以及zui近加入的智利国营铜业公司(Codelco)。智利还严密防止矿商新进入该行业,鼓励他们与已经存在的公司做生意。路透社称,“中国人一直难于在智利的锂行业获得重要立足点。”

但除了南美,中国企业也在其他地区大举寻找供应,过去一年已与澳洲、加拿大和非洲等地的矿商签订了多项协议。

《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就指出,在南美,主要通过日晒手段获得蕴藏于盐湖中的锂,这种开采方式耗时较长。而澳大利亚的锂则来自矿石精炼程序。比起南美,澳大利亚的效率更高,所以尽管澳大利亚的储量仅占储量的10%,但产量却是zui高的,占比达40%,中国企业获取锂资源的行动也同步在这里展开。

汽车强企陆续主动来华合作

《日本经济新闻》称,发现商机的不仅是中国企业。范围内锂资源争夺战有愈演愈烈的迹象。英澳资源*力拓集团和日本企业也在努力获取锂资源权益,从事医药行业的日本兴和公司也收购了SQM逾2%的股权,还计划参股力拓矿业集团。丰田通商公司在阿根廷获得了锂开采权,阪和兴业公司则投资了在墨西哥有锂矿项目的加拿大企业。

另据英国《金融时报》今年2月24日报道,在日产和三菱于2010年将电动汽车推向大众市场时,日本制造商满怀热情地押注于电池需求激增。大众和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正试图锁定增加锂离子电池生产所需原材料的供应,锂离子电池将推动这场电动汽车革命。

然而,伦敦基准矿业情报公司创始人西蒙˙穆尔斯说,所有汽车制造商都面临的问题是,它们在锂供应方面都没有“合适的长期合约”。伍德-麦肯兹公司的分析师米兰˙塔科尔还说:“我认为很多汽车制造商现在几乎陷于恐慌,因为它们想要确保自己不会因为生产电池的必需材料而错过机会。”

报道称,这些担忧在曾是充电电池技术领域*的日本尤为明显。

据报道,虽然日本松下仍是世界*大汽车电池供应商,但现在五大锂电池供应商中有两家在中国,它们是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矢野经济研究所称,中国制造商也控制着锂离子电池所用四种关键组件的50%到77%的市场,分别是阴极材料、阳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和隔膜。

报道称,日本汽车制造商的资金实力不如中国竞争对手,它们一直以来依赖与本国贸易公司、电池制造商和材料供应商的协作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但随着竞争加剧,它们不再能仅靠国内材料制造商就解决这个问题。

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曾在电池供应商三星SDI担任高管的佐藤登说:“它们(日本材料制造商)的客户将遍及。”他说:“虽然日本公司可能会说它们能够凭借技术参加竞争,但对于未来的电池竞争来说,关键因素将是投资能力。”

报道认为,这促使一些日本企业试图放弃此前依赖国产电池的模式。例如,在寻求提升成本竞争力之际,日产去年将它与日本电气公司的电池业务出售给中国私人股本公司金沙江资本。东风日产总裁关润不久前表示,这家汽车制造商可能会从一家中国制造商购买锂离子电池,以满足当地政府的要求。

路透社首尔4月11日报道称,韩国LG化学表示,已同意与中国浙江华友钴业建立两家合资企业,保障锂电池生产所需原料钴的供应。事实上,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来华设厂和合作电动汽车电池业务。

日经报道称,中国企业也增加了对锂生产商的投资。华盛顿RWR咨询公司的约翰˙范德芬说,中国汽车行业希望避免可能令电动汽车生产放慢的供应链瓶颈。他说:“掌握原材料控制权能够提供中国实现雄心勃勃的电动汽车目标所需的供应链安全,并可能令其他参与者无法前进。”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虽然取代锂电池的新一代电池的开发不断推进,但其被认为要到2020年以后才能实用化。在一举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zui近几年,锂资源争夺战会持续下去。

[ 打印 ] [ 返回顶部 ] [ 关闭

| 商铺首页 | 公司档案 | 产品展示 | 供应信息 | 公司动态 | 询价留言 | 联系我们 | 会员管理 |
化工仪器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Copyright(C) https://www.chem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化工仪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二维码 在线交流

扫一扫访问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