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2年

15221858802

JCB:胚胎损伤修复的分子机理

时间:2015-9-2阅读:600
分享:

JCB:胚胎损伤修复的分子机理

延时摄影就好像一部科幻电影一样,可以帮助揭示果蝇胚胎的伤口如何自我愈合,但是观察到的图像并不是真的,因此研究者就提出问题,是否这种方式可以改善人类机体的伤口愈合呢?近日,一篇发表在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多伦多大学等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开了细胞胞吞作用如何驱动胚胎的愈合。

研究者Miranda Hunter表示,胞吞作用可以移除损伤和非损伤细胞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非损伤的细胞移动并且眼神至损伤区域从而关闭损伤细胞区域。胞吞作用可以通过指挥一种名为“袋状"( purse string)的结构的形成,来促进和关闭伤口的非损伤细胞的运动方式相协调,而“袋状"结构可以围绕伤口进行组装并且快速收缩牵引周围细胞关闭伤口。

胚胎中的伤口愈合非常快,而且通常会很少形成伤疤或炎症;研究者希望通过理解胚胎伤口愈合的机制来将其转化成为有效的临床疗法来诱导成体细胞进入伤口区域进行伤口修复。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果蝇的胚胎作为人类胚胎的模型系统进行研究,果蝇通常用于遗传性研究,因为其和人类拥有较多相似的特质,而且果蝇研究代价较低且可以快速繁殖,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研究者们对其进行研究。

研究者Rodrigo Fernandez-Gonzalez指出,本文研究中我们鉴别出了胚胎干细胞进行伤口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以一种协调的方式进行运动,从而帮助我们理解伤口愈合的过程,相关研究或许也为解释癌症转移以及胚胎的发育提供了新的线索。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