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准备:血清样本采集后,需在 1000×g 的条件下离心 10 分钟,小心分离出血清;血浆样本同样按此离心条件处理,注意要依据不同抗凝剂要求规范采集,如使用枸橼/酸钠抗凝时,需严格按照血液与抗凝剂 9:1 的比例混合。细胞培养上清液则需以 1000×g 离心 10 分钟,去除其中的细胞碎片和其他不溶性杂质。若样本不立即使用,应分成小份,在 - 20℃或 - 80℃环境下保存,防止反复冻融,使用前需在室温下缓慢充分解冻并确保均匀。
试剂准备:从冰箱取出试剂盒后,需将所有试剂在室温下平衡 30 - 60 分钟,使试剂温度与室温一致,并充分混匀。同时,依据实验所需检测的样本数量,确定酶标板的使用条数,标准品孔和空白孔建议设置复孔,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此外,要按照说明书要求,用蒸馏水将浓缩洗涤液准确稀释成工作洗涤液。
加样:在酶标板上精确设置标准品孔、空白孔与待测样本孔。向标准品孔中加入 50μL 已稀释好的不同浓度标准品,浓度梯度需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配置;待测样本孔加入 50μL 处理好的样本;空白孔则不加任何试剂。加样时,务必使用微量加样器,并确保加样量准确,将样本或标准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避免触及孔壁,加样后轻轻振荡酶标板,使液体充分混匀。
温育与洗涤:加样完成后,用封板膜将酶标板密封,放置在 37℃恒温培养箱中温育相应时间,具体温育时长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温育结束后,小心揭去封板膜,甩去孔内液体,每孔加满洗涤液,振荡 30 - 60 秒后,甩去洗涤液,并用吸水纸拍干,此洗涤操作需重复 4 - 5 次,以确保充分去除未结合物质。若使用洗板机进行洗涤,需提前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设置,且洗涤次数应适当增加 1 - 2 次。
后续反应与检测:每孔加入 100μL HRP 标记的检测抗体,轻轻振荡混匀,再次用封板膜密封,37℃温育 30 分钟。温育结束后,重复上述洗涤步骤。接着,每孔依次加入底物 A、B 各 50μL,轻轻振荡混匀,避免产生气泡,37℃避光显色 15 - 20 分钟。显色反应结束后,迅速向每孔加入 50μL 终止液,加入终止液后应立即使用酶标仪在 450nm 波长处测定各孔的 OD 值。依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本中 TGF - β2 的浓度,若样本进行过稀释,还需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得到实际浓度。
试剂盒中的所有试剂在使用前必须充分平衡至室温,避免因温度差异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试剂使用后应及时放回冰箱冷藏保存,防止试剂变质。
样本采集、处理过程务必严格遵循规范操作,防止样本受到污染或发生溶血、脂血等情况,以免干扰检测结果。如血清样本应避免溶血,红细胞溶解时释放出的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物质,可能会增加以 HRP 为标记的 ELISA 测定中的非特异性显色。
洗涤过程至关重要,既要确保充分去除杂质和未结合物质,又要避免过度洗涤导致已结合的物质脱落。洗涤液的配制应准确无误,洗涤次数和时间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加样操作要精准、迅速,尽量缩短各孔之间的加样时间间隔,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使用加样器时,需定期校准,确保加样量的准确性。
显色反应过程需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避免光线直射,以保证显色效果的稳定性。加入终止液后,应尽快进行 OD 值测定,一般建议在 15 分钟以内完成,防止结果出现偏差。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所有耗材,如酶标板、吸头、试管等,应确保无污染且质量可靠,避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若对检测结果存在疑问或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检查实验操作过程、试剂状态以及仪器性能等,必要时可重复实验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