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周期 |
现货 |
应用领域 |
化工,生物产业,制药/生物制药 |
NP ELISA 借双抗夹心法,精准测 BNP 或 NT - proBNP 含量。用于心衰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评估等,灵敏特异、操作简便,助力心血管疾病诊疗。
NP ELISA
NP ELISA通常指代对脑钠肽(BNP)或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 - proBNP)进行检测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BNP 和 NT - proBNP 是由心肌细胞分泌的神经激素,在维持心血管系统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含量变化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紧密相关,因此 NP ELISA 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工作原理
NP ELISA 运用经典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原理,以双抗体夹心法开展检测。以检测 NT - proBNP 为例,试剂盒内的微孔板表面,预先已牢固包被针对人 NT - proBNP 的特异性抗体。当含有 NT - proBNP 的样本,如血清、血浆加入到微孔板的反应孔中时,样本里的 NT - proBNP 会迅速与包被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 - 抗体复合物。紧接着,向反应体系中添加酶标记的另一种针对 NT - proBNP 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这种酶标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已经与包被抗体结合的 NT - proBNP,进而构建起稳定的 “包被抗体 - NT - proBNP - 酶标抗体" 免疫复合物结构。完成结合步骤后,通过多次严格且细致的洗涤操作,将未参与特异性结合的多余试剂、杂质以及未结合的抗体等物质彻di清除,以此确保反应体系的纯净度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加入酶的特异性底物。此时,与免疫复合物相连的酶会对底物进行高效催化,引发底物发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颜色变化。而颜色变化的程度,也就是颜色的深浅,与样本中 NT - proBNP 的实际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借助专业的酶标仪精确测定反应孔的吸光度值,并将该值与试剂盒所提供的标准曲线进行仔细比对分析,就能够准确无误地计算出样本中 NT - proBNP 的浓度数值。检测 BNP 的原理与之类似,只是使用针对 BNP 的特异性抗体。
应用场景
心力衰竭诊断与分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早期准确诊断至关重要。NP ELISA 在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心脏功能受损,心肌细胞会大量分泌 BNP 和 NT - proBNP。例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 NT - proBNP 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超过 300pg/mL 即可作为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临界值。而且,根据 NT - proBNP 的具体数值还能对心力衰竭进行分级,数值越高,心力衰竭越严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评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心肌缺血损伤会导致 BNP 和 NT - proBNP 释放增加。通过 NP ELISA 检测患者体内这两种标志物的含量,有助于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研究表明,NT - proBNP 水平较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医生可据此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心脏手术预后判断:对于接受心脏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ban膜置换术等的患者,术后监测 BNP 和 NT - proBNP 水平有助于判断手术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情况。若术后患者的 BNP 或 NT - proBNP 水平逐渐下降并恢复至正常范围,提示心脏功能逐渐恢复;反之,若持续处于高水平,则可能预示着手术效果不佳或存在心脏并发症,需要进一步干预。
产品优势
NP ELISA 具有高灵敏度,能够精准检测到样本中极微量的 BNP 或 NT - proBNP 变化,即使在心血管疾病极早期或心脏功能出现细微异常时,也能有效捕捉到相关信号,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可能。其特异性强,抗原抗体的高度特异性结合极大降低了交叉反应概率,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为临床诊断和科研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操作相对简便,经过适当培训的实验室人员即可熟练进行检测操作,可高效处理大量样本,满足临床和科研中对大规模样本检测的需求。同时,配套的试剂盒通常配备完整的试剂和详细的操作说明书,方便实验人员准确开展实验和进行数据分析,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