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邮编:100124
联系人:欧阳先生
电话:86-010-67051434
传真:86-010-67051434
手机:15601379746
留言:发送留言
个性化:www.ho17.cn
网址:www.bjhoyq.com
商铺:https://www.chem17.com/st266088/
DWJ—3B微机激电仪 使 用 说 明 书
最近更新时间:2013-12-12
提 供 商:北京鸿鸥成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资料大小:290.5KB
文件类型:WORD 文档下载次数:548次
资料类型:未知文件浏览次数:975次
DWJ—3B微机激电仪
使 用 说 明 书
北京鸿鸥成运科技有限公司
§1.概述
DWJ—3(B)型微机激电仪,是在原有的DWJ—2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精心研制的新一代直流电法仪器。可用于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的测量,可同屏显示视电阻率、视激化率、半衰时、累加和、偏离度、自然电位、供电电流、一次场等测量值。可广泛用于寻找地下水源,水文工程,地质勘探等。
§2.仪器主要技术指标
输入阻抗:大于100MΩ
一次电位分辨率:为1μV,大可测20V;
电位精度:为±2%±1个字;
极化率分辨率:0.001%;
极化率精度:±2%±1个字;
电流分辨率:为0.01mA;
电流测量精度:为±2%±1个字;
自电补偿范围:为0~±1023mV;
50Hz抑制:在49.5~50Hz范围内大于80dB;
测量方式:自动外控、短导线。
二次场采样方式:固定多块面积,4~7块;
一块面积,延时和采样宽度均可变。
液晶显示器规格:3英寸TTF真彩色,可同屏显示所有测量参数,并可显示测深曲线及联合剖面法电阻率曲线;
接口:标准RS-232C;
存储器:具有64K非易失存储器,可长期保存;
工作温度:-10℃~+50℃(液晶0℃);
工作湿度:93%RH(+40℃);
外形尺寸:270×130×190mm3;
仪器重量:3Kg。
§3.仪器面板说明
如图3-1所示。
图3-1
仪器开机以后,仪器蜂鸣器响一声,进入引导程序,4秒钟以后会进入主菜单,显示如图3-2所示:
图3-2
屏幕右边为菜单区,用于功能选择,按菜单条旁边对应的按键可进入相应功能。左边部分为状态区,用于显示当前测线的状态。
§3.1.创建测量
按创建测量对应的键后显示次级菜单,如图3-3。
左边部分是创建项目时系统默认的项目参数,若用户需要修改参数则可以通过按右边菜单对应的功能键进入相应参数设置界面。
图 3-3
① 测量方式:按此按键后,屏幕显示如图3-4所示。
图 3-4
该界面用于设置项目测量类型、同步方式和极化率。按数字键1、2、3、4选择四种测量方式的一种,按5、6选择两种同步方式的一种,按7、8、9选择三种极化率的一种。需要注意的是若测量类型选择的是联合剖面时,选择同步方式只能是自同步方式;在外控同步情况下所选择的极化率只能为不测量(只测电阻率)或者多块面积,自同步情况下只能选择一块面积或者多块面积。
测量方式设置完成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② 装置参数:按此按键后,屏幕显示如图3-5所示。
该界面上边显示的是当前新建项目的测量方式,下面显示的是在该界面下所能修改的参数,其中有线号、点号、点号增量、点号方向、
图 3-5
AB/2距离、MN/2距离、旁侧距离、原点-A极等参数,用户可以按数字键1—8选择对应的参数并进行修改。例如想将线号改成10,则先按数字键【1】然后输入数字10,此时按【取消】键可以退格,按【确认】键则设置完成并退出。装置参数设置完成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③ 供电参数:按此按键后,屏幕显示如图3-6所示。
图 3-6
该界面上边同样显示的是当前新建项目的测量方式,下面显示的供电时间和测量次数,用户可以按数字键1或2选择对应的参数并进行修改。例如想将供电时间改成4s,则先按数字键【1】然后输入数字4,此时按【取消】键退格,按【确认】键则设置完成并退出。供电参数设置完成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④ 测量参数:按此按键后,屏幕显示如图3-7所示。
图 3-7
极化率为不测量时,该界面参数没有意义;极化率为一块面积时,在该界面下可以设置V2延时、V2宽度和测量误差;极化率为多块面积时,在该界面下可以设置V1延时和测量误差。用户可以按数字键设置对应参数,设置完成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所有参数设置完成以后,按创建文件对应的键,此时仪器提示是否创建新测线,若要创建按【确认】键返回主界面。
§3.2.文件管理
在主菜单下按文件管理对应的键,进入如图3-8所示界面,左边显示的是已存的项目资料,右边是按键功能提示。
图 3-8
在该界面下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和数据清除操作,也可用来确定仪器用以前建立的哪个项目为当前工作项目。数据传输操作:按数据传输对应的键后再将仪器与电脑相连接,此时电脑会显示有一个优盘,打开并将里面的文本文件拷贝到电脑上即可。数据清除操作:在该界面下按清除数据对应的键,仪器会提示是否清除数据,若要清除按【确认】,否则按任意键返回,要注意的是清除数据操作是将仪器内所有的项目文件删除,用户应确认已经将文件全部保存到电脑中后在进行该操作。当前项目选择:用【↑】【↓】键来选择屏幕上所列出的项目,如果所建的项目超过10个,用键盘里的【PgUp】【PgDn】进行翻页,选中所需项目后按【确认】键,仪器便将此项目作为当前工作项目并退回到主菜单界面。
§3.3.系统设置
在主菜单下按系统设置对应的键,进入如图3-9所示界面,左边显示的是基本参数设置,右边是按键功能提示及其他设置。
图 3-9
自动关机:按数字键【1】进入,该项设定仪器在多长时间内没有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关机。
大自电:按数字键【2】进入,该项设定仪器的自电范围一般设为600mV,如果仪器测量到的自电大于所设的大值,则仪器会报错,一般情况下自电的范围会比较小,如果有异常可能是仪器的MN线未接好。
小电流:按数字键【3】进入,该项设定仪器的小电流一般设为10mA,如果仪器测量到的电流小于设定的小电流值仪器会报错,可能的错误是供电电极未接好、供电电源未开、供电线未接好或供电电压太低等。
小一次场:按数字键【4】进入,该项设定仪器的小一次场一般设为5mV,如果仪器测量到的一次电位值小于设定的小一次场值仪器会报错。为了测量的极化率及半衰时可靠,一次电位值应该大于100mV,如果一次电位值小,可适当提高供电电压或多加供电电极来减少接地电阻。
时钟设置:按数字键【0】进入,该项设置仪器内的时间。
SP3-编辑:按对应键进入后进入如图10所示界面,左边列出了已有的ab/2、mn/2值,个数超过10个,可以按数字键中的【PgUp】、【PgDn】进行查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排序、添加和删除操作,见图3-10。
图 3-10
内部测试:此功能只为有一定维修经验的技术人员调试提供,详细说明请看附录。
§3.4.测量
1.测深方式的测量界面显示如图3-11所示:
AB/2、MN/2:显示的为当前要测的装置参数。如果建立项目时跑极参数项设定的为手动输入。则可用键盘的【AB/2】【MN/2】键来设置。如果建立项目时跑极参数项设定的为预置参数则只能按预置的参数进行测量。
K值:为通过AB/2和MN/2计算出的K值,不能修改。
SP:为预置参数表的指针, 操作员检查目前正在跑极的AB/2和MN/2位置是否与SP指出AB/2和MN/2数相同,否则可以通过键盘的【SP+】【SP-】来修改。
图 3-11
测量:在次界面下测 量右边对应的按键,仪器将进行测量,屏幕将显示正在测量。当测量完毕后,屏幕上将显示测量的结果。注:仪器不自动保存数据,需按【保存】菜单进行保存。
参数设置:如果按参数设置右边对应的按键,可以设定测量参数包括供电时间,供电次数等。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保存:一次测量完成后,如果认为屏幕上项目的测量数据正常则可按保 存对应的键,将对屏幕上显示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清除屏幕显示的数据。如果建立项目时跑极参数项设定的为预置参数,则SP值会自动加1。
图 3-12
数据浏览:按对应菜单可以进入当前项目测量数据浏览界面,如图3-12所示,左边显示的是对应点的数据,右边显示的是功能键提示,可以用【↑】【↓】键选择相应点,在测量结果下方这显示出对应点的数据,用户也可以通过右边的功能键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排序、删除个别点的数据等。按曲线显示对应键时,仪器屏幕上将显示出当前项目的测量曲线图,如图3-13所示,显示电阻率、半衰时、极化率曲线。可以按屏幕右边的功能键使曲线分别单独显示。
图 3-13
返回:如果按返 回键,仪器将回到主菜单。
2.中梯、联剖、对称四极的测量界面显示如图3-14所示
图 3-14
操作方法与测深的区别如下:
点号:按键盘的【2点号】键可输入点号;
线号:按键盘的【1线号】键可输入线号;
K值:可按键盘【6 K值】键可输入K值。
当测量方式为联合剖面时用键盘【7】设置供电电极A或供电电极B.
当测量方式为中梯方式时按数字键【8】可弹出旁侧距离设置菜单。
数据浏览:在测量界面下按数据浏览会出现如图所示界面。
当测量方式为测深时,左边*栏为AB/2,第二栏为MN/2,第三栏为测量结果。
当为其他方式时,左边*栏为线号,第二栏为点号,第三栏为测量结果。
用【↑】【↓】进行选择不同测点数据,在测量结果下显示当前测点的测量数据,按【PgDn】【PgUp】翻页。
按返 回或【确定】按钮可返回上一级菜单。
图 3-15
按曲线显示对应的键显示当前项目的测量曲线,如图3-15所示。当测量方式为联合剖面法时可显示电阻率剖面曲线(如图3-16)。
图 3-16
§3.5.数据传输
打开仪器在主界面下按文件管理对应的键,进入次级界面后按数据传输对应的键,仪器弹出一提示框后再将仪器与计算机相连接,计算机上会提示发现新硬件,打开我的电脑便有个卷标名为“DWJ-3B”的可移动存储器,打开后将里面的文件拷贝出来,并根据各个项目将文件重新命名,以便查看。在计算机上双击打开项目文件便可以看到测量数据,并可对其进行处理。文件全部拷贝出来后,将可移动存储器安全退出即可。
§4.野外测量
§4.1.电阻率测深
1.清空内存
操作员根据需要是否清空内存,如果内存的现测数据已通过RS-232串口传入计算机,需要清空内存,否则不要清空内存,清空内存方法是在主界面下按文件管理对应的键进入文件管理界面后,再按清除数据对应的键,再 【确认】键即可。
2.主菜单下按 创建项目对应的键。
3.显示改变以后,按右边的测量方式对应的键。
4.显示次级菜单以后,便可以选择测量方式了,按测 深对应的数字键【1】,再按外控同步对应的数字键[5]键,再按不测量对应的数字键【7】。设置完成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界面。
5.显示次级菜单以后,按供电参数对应的键,显示改变以后再选择供电时间、测量次数。按供电时间对应的数字键【1】后键入“1”后,按【确认】即置入供电时间,同样按供电次数对应的数字键【2】置入供电次数,一般情况下置入2或3,如干扰大可增加供电次数,误差允许值一般置入7或是10,置入完以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6.显示次级菜单以后,按装置参数对应的键显示出线号、点号、预置表、SP方向等参数的设置界面,操作员按需根据要求置入这些参数,设置完成后,按返 回键返回上一级菜单。
7.按测量参数对应的键,显示V1延时、测量误差设置界面,操作员按需要置入这些参数后,按返 回键返回上一级菜单。
8.所有参数设置完成后按创建文件对应的键返回主菜单,至此,正式测量前准备工作全部做完,以下进入测量。
9.按测 量键进入测量界面,此时屏幕显示当前要测的AB/2、MN/2及SP数,操作员应检查实际的AB/2、MN/2、极距、K值是否与仪器显示的数相同,如不同可按参数设置对应的键进行修改。
10.再按测 量键,显示出“正在测量”,表明己进入测量程序。
11.测量结束后,蜂鸣器提示测量结束,屏幕显示出所测结果。
12.显示出测量结果以后,操作员应检查测量的结果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再按测 量键进行重测,若合格按保 存键,测量结果消失,AB/2、MN/2 改变,SP加1(如果前面SP方向置的是减少,则是SP减1),此时AB/2、MN/2 及SP是指向下一点要测的极距,操作员通知跑极。
13.跑极完成以后,重复到10步,按测量键测量。
14.需要看保存的测量结果时,按数据浏览对应的键,便进入数据浏览界面,此时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排序、删除个别点、浏览曲线等。按曲线显示对应的键即可浏览当前项目的测量曲线。
§4.2.激电测深
创建项目操作与电阻率测深大致相同,不同处如下:
1.电阻率测深中第4步中改为多块面积对应的数字键【9】。
2.电阻率测深中第5步中改动如下:
供电时间,如是探测地下水,供电时间置入8秒或10秒,如是探矿则置入2秒或4秒,[V1延时]一般不变,本仪器自动默认为400毫秒。
3.显示的测量结果多,它比电阻率测深多出7个极化率、累加和,半衰时及偏离度等参数。
§4.3.联合剖面
1.清内存与电阻率测深相同。
2.主菜单下按 创建项目对应的键
3.显示改变以后,按右边的测量方式对应的键。
4.显示出次级菜单以后,按联合剖面对应的数字键【4】。
5.与电阻率测深相同。
6.显示出次级菜单以后,按装置参数对应的键,屏幕显示出[线号]、[点号]、[点号增量]、[点号方向]、[K值]5项,线号按需要置入,点号为开始测量起始点,操作员按实际情况置入。点号方向为剖面测量时点号是增加还是减少,如点号是从小往大测量,按方向键选择为增加,反之按方向键选择为减少(注一般情况下遵循南小北大,西小东大的原则)。点号增量这一项是指两相邻点号之间差值,例如某一测点编号是100,而它下一个测点是110,两点之间差值是10,这样自动增量这一项置入10。K值由操作员人工计算好以后,按数字键【5】后输入。5项全置完以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7.与电阻率测深相同。
8.与电阻率测深相同。
9.按测 量键以后,屏幕显示测量界面。供电极这一项指出当前要测的是A供电还是B供电,如当前要测的是A供电而表格中显示的是B供电,按数字键【7】切换为A供电。
注意:表格中显示的点号是即将要测量的点号,如显示的点号与实际点号不一致,可按数字键【2】进行修改。
以下*次是以A供电为例说明,操作员手动切换为A极与无穷远极C供电。
10.再按测 量键,显示出“正在测量”,表明己进入测量程序。
11.测量结束以后,蜂鸣器提示测量结束,显示屏显示出所测结果。
12.显示出测量结果以后,操作员应检查测量结果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再按测 量键重测,合格则按保 存键,将测量结果存入内存,显示的测量结果消失,表格中线号、点号、K值均不变,而供电极显示为B供电,操作员应切换仪器面板上供电为B极与无穷远极C供电。
13.切换好以后,按测 量键进行B极供电测量,测量结束以后,显示B极供电测量结果,操作员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合格,不合格按测 量键重测,合格按保 存键保存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消失,点号自动修改为下一点要测的点号,供电极改为A供电,操作员再通知跑极。
14.跑极完成以后,返回到第10步进行相同操作。
15.需要看保存的测量结果时,按数据浏览对应的键,便进入数据浏览界面,显示屏显示出点号、供电极、及数据,此时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排序、删除个别点、浏览曲线等。按曲线显示对应的键即可浏览当前项目的测量曲线。
§4.4激电中梯(外控方式即长导线方式)
1、清空数据与电阻率测相同。
2、主菜单下按 创建项目对应的键。
3、显示改变以后,按测量方式对应的键。
4、显示次级菜单以后,按中梯装置对应的数字键【2】,再按外控同步对应的数字键【5】,再按多块面积对应的数字键【9】。设置完成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5、显示次级菜单以后,按供电参数对应的键,显示改变以后再选择供电时间、测量次数。按供电时间对应的数字键【1】键入“2”或“4”后,按确认即置入供电时间,同样按供电次数对应的数字键【2】置入供电次数,一般情况下置入“1”“2”或“3”,如干扰大可增加供电次数,误差允许值一般置入7或是10,置入完以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6、显示次级菜单以后,按装置参数对应的键显示出[线号],[点号]、[方向方向]、[点号增量]、[AB/2距离]、 [MN/2距离] 、[旁侧距离]、 [原点-A极]菜单,操作员按需要置入线号、点号等参数。
(1)[线号]设置:可以置入1号线、2号线……这样设置,也可以按实际米数依次排列设置,如*条线设置0号线,线号设置就是0,第二条线距*条线为50米,第二条线就可设置成50号线,第三条线距第二条线50米,第三条线就设置成100号线这样排列下去,一般情况下这样设置(一般按西边线号小,东边线号大排列,南边线号小,北边线号大排列)。
(2)[点号]设置:点号设置是按照实际米数设置即是MN中点到A极的距离,即AO1的距离就是点号(如图4-1)。
![]() |
图4-1
可测量范围为AB的2/3范围内,即如果AB为600米即测量范围为600米× 2/3=400米范围内,即由AB的中点O点开始左边200米范围右边200米范围如图4-2。
![]() |
图 4-2
则该极距点号即设置为AO1的距离300米-200米=100米。即初始点号设置为100号点[方向]设置为增加(注A在西边或南边为增加一般情况下在布极时A极都布在西边或南边.B极布在东边或北边)点号设置也遵循西小点号东大点号,南小点号北大点号的原则。其它极距点号设置可按上述方法计算。
(3)[点号增量]设置也是按实际米数设置,即10米一个点就设置10、20米一个点就设置20.10米一个点还是20米一个点是根据AB长度的大小来决定.
(4)[原点-A极]设置为0,按[确认]键.
(5)AB/2距离设置:AB/2实际是多少米就输入多少米。例如上述例子AB为600米那么AB/2就是300米就输入300后按[确定]键。
(6)MN/2距离设置:MN/2也是实际是多少米就输入多少米,例MN采用20米那么MN/2就输入10按[确认]键。MN采用40米那么MN/2就输入20按[确认]键。如何采用MN是20米还是40米是根据一次电位的大小来定。若一次电位大于100mv以上就用20米。反之采用40米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置完数以后,按返 回键返回上一级菜单。
7、按测量参数对应的键,显示V1延时、测量误差设置界面,操作员按需要置入这些参数后,按返 回键返回上一级菜单。
8、与电阻率测深相同,此步骤必须设置。即所以参数均设置完成后必须按创建测线对应的键,这样刚才设置的内容才有效否则无效。
9、按测 量对应的键,显示当前要测量的[线号][点号]及[K值]等信息。操作员应检查实际的[线号][点号][K值]是否与仪器显示的数据相同,如不同按对应的数字快捷键来修改。
10、再按测 量键,显示出“正在测量”,表明已进入测量程序。
11、测量结束以后,蜂鸣器提示测量结束,显示屏显示出所测结果。
12、显示出测量结果以后,操作员应检查测量的结果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再按测 量键进行重测,如合格,按保 存键,测量结果消失。线号不变,点号改变成下一个点号,k值改变。操作员通知跑极。
13、跑极完成后,重复到10步,按测量键测量。
14、需要看保存的测量结果时,按数据浏览对应的键,便进入数据浏览界面,此时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排序、删除个别点、浏览曲线等。按曲线显示对应的键即可浏览当前项目的测量曲线。
§4.5.激电中梯(自同步即短导线)操作步骤
与激电中梯(外控同步)大致相同,不同处如下:
1.激电中梯第4步中改按自同步对应的数字键【6】和一块面积对应的数字键【8】。
2.激电中梯第5步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供电时间为2秒则发送机设置成8秒,若供电时间设置为4秒则发送机的周期选择按键设置成16秒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设置成“2”或“4”,测量周期可以“1”也可以“2”。设置完成上述参数以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3.按测量参数对应的键,显示V2延时、V2宽度和测量误差设置界面,[V2延时][V2宽度]为仪器默认值(200)。操作员按需要置入这些参数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4.其它步骤都跟激电中梯外控方式一样,按照激电中梯外控方式操作测量就可以了。全部设置完毕,如有多台接收机即多台激电仪也可以多台激电仪同时测量来提高工作效率。
§5.注意事项
■仪器测量出现错误以后,复位或重新开关仪器即可恢复工作。
■仪器充电时,不要打开仪器工作。
n 仪器内部装有可充电电池,如长期不用,应定期充电,以免电池失效。存满后,可存放一个月。
附录一 预置参数表
附表一 预置参数1
SP(地址指针) | AB/2 | MN/2 | SP(地址指针) | AB/2 | MN/2 |
01 | 2.5 | 0.83 | 11 | 65 | 21.66 |
02 | 3.5 | 1.16 | 12 | 80 | 26.66 |
03 | 5 | 1.66 | 13 | 100 | 33.33 |
04 | 7 | 2.33 | 14 | 120 | 40.00 |
05 | 10 | 3.33 | 15 | 140 | 46.66 |
06 | 14 | 4.66 | 16 | 170 | 56.66 |
07 | 20 | 6.66 | 17 | 200 | 66.66 |
08 | 28 | 9.33 | 18 | 240 | 80.00 |
09 | 38 | 12.66 | 19 | 300 | 100.00 |
10 | 50 | 16.66 | 20 | 400 | 133.33 |
附表二 预置参数2
SP(地址指针) | AB/2 | MN/2 | SP(地址指针) | AB/2 | MN/2 |
01 | 2.5 | 0.5 | 11 | 65 | 13.0 |
02 | 3.5 | 0.7 | 12 | 80 | 16.0 |
03 | 5 | 1.0 | 13 | 100 | 20.0 |
04 | 7 | 1.4 | 14 | 120 | 24.0 |
05 | 10 | 2.0 | 15 | 140 | 28.0 |
06 | 14 | 2.8 | 16 | 170 | 34.0 |
07 | 20 | 4.0 | 17 | 200 | 40.0 |
08 | 28 | 5.6 | 18 | 240 | 48.0 |
09 | 38 | 7.6 | 19 | 300 | 60.0 |
10 | 50 | 10.0 | 20 | 400 | 80.0 |
附录二 仪器调试方法
在主菜单状态下,按系统设置对应的键进入次级菜单后按内部测试可以进入仪器调试状态,屏幕显示如附图所示。
附图
1.VF输入0调试:按AD零点对应的键后屏幕中央将显示一数字,此数字为VF输入0V值。显示值应该在0附近。如果偏差大于±100,仪器将不能工作,这时需要调整。调整02板上的2R5电位器,使屏幕显示为0附近即可。按任意键即可退出此状态。
2.VF输入2.5调试: 按AD2.5V对应的键后屏幕中央将显示一数字,此数字为VF输入2.5V值。显示值应该在0附近。如果偏差大于±32,仪器将不能工作,这时需要调整。调整03板上的3W10电位器,使屏幕显示为0附近即可。按任意键即可退出此状态。
3.放大器V调试:
放大器放大256倍零点调节
设置K为1100,D值为0,C值为0后,按[放大器V]菜单左边的按键,屏幕中央将显示一数字,此数字为放大器放大256倍时的放大零点值。如果零点大于±100,仪器将不能正常工作,需要调整电路板上的电位器。具体调试放大如下。
Ⅰ:调节02板上的2R25电位器,用万用表测量03板上3JC13器件上的第①脚使之为0(或接近0)。
Ⅱ:调节03板上3W13,测量3JC15第⑥脚使之为0。
Ⅲ:调节03板上3W1使3JC2和3JC1的第⑥脚输出相等(一般都在1mV以内相等)。
Ⅳ:调节03板上3JC3的第⑥脚(板上为②3JC3)电位尽可能小(一般在1mV以内)。
Ⅴ:调节03板上3W5王3W8使得液晶输出显示尽可能小(一般在20mV以内)。
如上所述,调仪器调试程序,C修改为C=10,调节03板上3W13使屏幕显示的值与C=00时大致相当即可。
放大器放大128倍零点调节
设置K为1011,D值为0,C值为0后,按[放大器V]菜单左边的按键,屏幕中央将显示一数字,此数字为放大器放大128倍时的放大零点值。
调试方法与256倍零点调节类似,把Ⅴ项中的3W8改为3W9即可。
自电补偿值调节
设置K=0000,C=00,D=1023后,按[放大器V]菜单左边的按键,屏幕中央将显示一数字,此数字为正向自电补偿输出值,标准应显示1023.0,如果偏差超过±63mV,以前将不能正常工作。需要调整,具体方法如下。
调节03板上的电位器3W12,使显示为1023。
设置K=0000,C=10,D=1023后,按[放大器V]菜单左边的按键,屏幕中央将显示一数字,此数字为反向自电补偿输出值,标准应显示-1023.0,如果偏差超过±63mV,以前将不能正常工作。需要调整,具体方法如下。
调节03板上的电位器3W12,使显示为-1023。
附录三 装置的电极距选择规则
(一)供电电极距AB,测量电极距MN,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
(1)MN应选择在(1/3-1/15)AB范围内,一般应注意取其为点距的整倍数。
(2)在表土不均匀性严重时,MN不宜选择过小。若MN与AB的比例取得合适,可以将表土不均匀的影响降以低程度。
(3)在有明显游散电流和自然电位变化大的地区,在保证接收机测量的一次场电位 20mV的前提下,尽量缩小MN极距,可以将这一干扰的影响降到低程度。
(4)在正常使用中,供电电极距AB和测量电极距MN比例要根据不同地区合理的选择,大MN=AB/5也就可以了。
(5)供电极距大小应视所有电源设备功率大小、测量仪器的检测能力、地电条件和工区的施工条件。
(二)观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1)观测供电电流强度,总电场电位差和断电后来某一瞬间的二次场电位差时,应尽量读取三位数字。
(2)凡出现下述情况之一,需要重复观测。
A、测量结果发现有明显的干扰现象,单次观测难以保证终结果的精度时。
B、视极化率异常有突变点,hS极化率值有明显的上升势头,或七个hS值有明显的不成衰减规律时。
(三)困难条件下的观测和处理:
1、观测点甚远无法工作时,应检查仪器。当确信仪器性能正常,而是由外部因素造成时,可根据其特点进行分析、判断并给予处理。常见的由外部因素造成的观测困难现象及原因有以下几种:
(1)仪器无输出,液晶显示Ⅰ=0说明供电回路和测量回路都没有接通,如果液晶显示自电过大则注意测量回路(MN)没接通。
(2)每次测的自然电位差值变化很大时,可能是测量导线随机摆动或严重 漏电,不极化电极与金属器具碰接,电极附近有机械震动或不规律的游散电流干扰引起的。测量电极漏电也常表现为二次场电位差衰变不正常,会出现负值。
(3)反向视极化率的差异,可能与供电电极化、正反向电流差异、天然场的变化和某些金属矿体的阳极化与阴极化的不同过程的因素有关。在野外的条件下,应注意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中严禁把MN换向;如发现电极或供电电流不稳;供电电极A、B接地电阻差异大;供电电极极化等。
2、视极化率观测值很大甚至接近100%或自然电场电位差很大,引起这种现象可能是由地质因素造成的电场畸变;或是由低阻覆盖层的感应作用造成的,或是由外接高压电池或发电机供电电压不足、不稳造成。
3、观测某一地区自然电位和工业游散电流的变化情况,如发现变化很大,严重影响观测精度时,应通过实践摸索抑制或排除的措施。应注意观察,弄清其在时间、分布地段和方向上的特点,然后采取相应措施。
(四)不极化电极的使用
不极化电极的制作:
(1)将瓶用请水洗净,或放如沸水中将污物或有机物除去,以保证底部素瓷的毛细孔通畅。
(2)铜条用细砂纸擦净,或浸在15-20%的硝酸溶液中洗涤2-3秒钟后用清水洗净,棉花擦干。
(3)铜(CuSo4、5H2O化学纯),倒入蒸馏水搪瓷缸中加热煮沸,使硫酸铜在蒸馏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并过滤。
(4)将煮沸后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倒入瓶内,必须保证铜棒浸入溶液深度大于5cm以上。
(5)测定电极差。将两个不极化电极放在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瓷缸或玻璃缸内,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的极差若大于2mV应将铜棒抽出放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同一缸中。测量两个铜棒的极差,若超过1mV,应将铜棒再放入硝酸溶液中洗净,极差变化小于0.01mv/5分钟。
(6)供电时间的选择(脉宽)单纯做电阻率法,供电时间T选择1~2秒;做激发极化法,找矿可为T=2秒,找水普查T=5秒,基岩上找水T=10秒,江河旁找水,如长江附近,T选20秒适宜。
DWJ-3B微机激电仪产品链接:
http://detail.1688.com/offer/777689459.html
北京鸿鸥成运科技有限公司
· 电 话: 86 ,
· : , ,
· 传 真: 86
·
DWJ—3B微机激电仪
使 用 说 明 书
北京鸿鸥成运科技有限公司
§1.概述
DWJ—3(B)型微机激电仪,是在原有的DWJ—2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精心研制的新一代直流电法仪器。可用于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的测量,可同屏显示视电阻率、视激化率、半衰时、累加和、偏离度、自然电位、供电电流、一次场等测量值。可广泛用于寻找地下水源,水文工程,地质勘探等。
§2.仪器主要技术指标
输入阻抗:大于100MΩ
一次电位分辨率:为1μV,大可测20V;
电位精度:为±2%±1个字;
极化率分辨率:0.001%;
极化率精度:±2%±1个字;
电流分辨率:为0.01mA;
电流测量精度:为±2%±1个字;
自电补偿范围:为0~±1023mV;
50Hz抑制:在49.5~50Hz范围内大于80dB;
测量方式:自动外控、短导线。
二次场采样方式:固定多块面积,4~7块;
一块面积,延时和采样宽度均可变。
液晶显示器规格:3英寸TTF真彩色,可同屏显示所有测量参数,并可显示测深曲线及联合剖面法电阻率曲线;
接口:标准RS-232C;
存储器:具有64K非易失存储器,可长期保存;
工作温度:-10℃~+50℃(液晶0℃);
工作湿度:93%RH(+40℃);
外形尺寸:270×130×190mm3;
仪器重量:3Kg。
§3.仪器面板说明
如图3-1所示。
图3-1
仪器开机以后,仪器蜂鸣器响一声,进入引导程序,4秒钟以后会进入主菜单,显示如图3-2所示:
图3-2
屏幕右边为菜单区,用于功能选择,按菜单条旁边对应的按键可进入相应功能。左边部分为状态区,用于显示当前测线的状态。
§3.1.创建测量
按创建测量对应的键后显示次级菜单,如图3-3。
左边部分是创建项目时系统默认的项目参数,若用户需要修改参数则可以通过按右边菜单对应的功能键进入相应参数设置界面。
图 3-3
① 测量方式:按此按键后,屏幕显示如图3-4所示。
图 3-4
该界面用于设置项目测量类型、同步方式和极化率。按数字键1、2、3、4选择四种测量方式的一种,按5、6选择两种同步方式的一种,按7、8、9选择三种极化率的一种。需要注意的是若测量类型选择的是联合剖面时,选择同步方式只能是自同步方式;在外控同步情况下所选择的极化率只能为不测量(只测电阻率)或者多块面积,自同步情况下只能选择一块面积或者多块面积。
测量方式设置完成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② 装置参数:按此按键后,屏幕显示如图3-5所示。
该界面上边显示的是当前新建项目的测量方式,下面显示的是在该界面下所能修改的参数,其中有线号、点号、点号增量、点号方向、
图 3-5
AB/2距离、MN/2距离、旁侧距离、原点-A极等参数,用户可以按数字键1—8选择对应的参数并进行修改。例如想将线号改成10,则先按数字键【1】然后输入数字10,此时按【取消】键可以退格,按【确认】键则设置完成并退出。装置参数设置完成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③ 供电参数:按此按键后,屏幕显示如图3-6所示。
图 3-6
该界面上边同样显示的是当前新建项目的测量方式,下面显示的供电时间和测量次数,用户可以按数字键1或2选择对应的参数并进行修改。例如想将供电时间改成4s,则先按数字键【1】然后输入数字4,此时按【取消】键退格,按【确认】键则设置完成并退出。供电参数设置完成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④ 测量参数:按此按键后,屏幕显示如图3-7所示。
图 3-7
极化率为不测量时,该界面参数没有意义;极化率为一块面积时,在该界面下可以设置V2延时、V2宽度和测量误差;极化率为多块面积时,在该界面下可以设置V1延时和测量误差。用户可以按数字键设置对应参数,设置完成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所有参数设置完成以后,按创建文件对应的键,此时仪器提示是否创建新测线,若要创建按【确认】键返回主界面。
§3.2.文件管理
在主菜单下按文件管理对应的键,进入如图3-8所示界面,左边显示的是已存的项目资料,右边是按键功能提示。
图 3-8
在该界面下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和数据清除操作,也可用来确定仪器用以前建立的哪个项目为当前工作项目。数据传输操作:按数据传输对应的键后再将仪器与电脑相连接,此时电脑会显示有一个优盘,打开并将里面的文本文件拷贝到电脑上即可。数据清除操作:在该界面下按清除数据对应的键,仪器会提示是否清除数据,若要清除按【确认】,否则按任意键返回,要注意的是清除数据操作是将仪器内所有的项目文件删除,用户应确认已经将文件全部保存到电脑中后在进行该操作。当前项目选择:用【↑】【↓】键来选择屏幕上所列出的项目,如果所建的项目超过10个,用键盘里的【PgUp】【PgDn】进行翻页,选中所需项目后按【确认】键,仪器便将此项目作为当前工作项目并退回到主菜单界面。
§3.3.系统设置
在主菜单下按系统设置对应的键,进入如图3-9所示界面,左边显示的是基本参数设置,右边是按键功能提示及其他设置。
图 3-9
自动关机:按数字键【1】进入,该项设定仪器在多长时间内没有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关机。
大自电:按数字键【2】进入,该项设定仪器的自电范围一般设为600mV,如果仪器测量到的自电大于所设的大值,则仪器会报错,一般情况下自电的范围会比较小,如果有异常可能是仪器的MN线未接好。
小电流:按数字键【3】进入,该项设定仪器的小电流一般设为10mA,如果仪器测量到的电流小于设定的小电流值仪器会报错,可能的错误是供电电极未接好、供电电源未开、供电线未接好或供电电压太低等。
小一次场:按数字键【4】进入,该项设定仪器的小一次场一般设为5mV,如果仪器测量到的一次电位值小于设定的小一次场值仪器会报错。为了测量的极化率及半衰时可靠,一次电位值应该大于100mV,如果一次电位值小,可适当提高供电电压或多加供电电极来减少接地电阻。
时钟设置:按数字键【0】进入,该项设置仪器内的时间。
SP3-编辑:按对应键进入后进入如图10所示界面,左边列出了已有的ab/2、mn/2值,个数超过10个,可以按数字键中的【PgUp】、【PgDn】进行查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排序、添加和删除操作,见图3-10。
图 3-10
内部测试:此功能只为有一定维修经验的技术人员调试提供,详细说明请看附录。
§3.4.测量
1.测深方式的测量界面显示如图3-11所示:
AB/2、MN/2:显示的为当前要测的装置参数。如果建立项目时跑极参数项设定的为手动输入。则可用键盘的【AB/2】【MN/2】键来设置。如果建立项目时跑极参数项设定的为预置参数则只能按预置的参数进行测量。
K值:为通过AB/2和MN/2计算出的K值,不能修改。
SP:为预置参数表的指针, 操作员检查目前正在跑极的AB/2和MN/2位置是否与SP指出AB/2和MN/2数相同,否则可以通过键盘的【SP+】【SP-】来修改。
图 3-11
测量:在次界面下测 量右边对应的按键,仪器将进行测量,屏幕将显示正在测量。当测量完毕后,屏幕上将显示测量的结果。注:仪器不自动保存数据,需按【保存】菜单进行保存。
参数设置:如果按参数设置右边对应的按键,可以设定测量参数包括供电时间,供电次数等。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保存:一次测量完成后,如果认为屏幕上项目的测量数据正常则可按保 存对应的键,将对屏幕上显示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清除屏幕显示的数据。如果建立项目时跑极参数项设定的为预置参数,则SP值会自动加1。
图 3-12
数据浏览:按对应菜单可以进入当前项目测量数据浏览界面,如图3-12所示,左边显示的是对应点的数据,右边显示的是功能键提示,可以用【↑】【↓】键选择相应点,在测量结果下方这显示出对应点的数据,用户也可以通过右边的功能键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排序、删除个别点的数据等。按曲线显示对应键时,仪器屏幕上将显示出当前项目的测量曲线图,如图3-13所示,显示电阻率、半衰时、极化率曲线。可以按屏幕右边的功能键使曲线分别单独显示。
图 3-13
返回:如果按返 回键,仪器将回到主菜单。
2.中梯、联剖、对称四极的测量界面显示如图3-14所示
图 3-14
操作方法与测深的区别如下:
点号:按键盘的【2点号】键可输入点号;
线号:按键盘的【1线号】键可输入线号;
K值:可按键盘【6 K值】键可输入K值。
当测量方式为联合剖面时用键盘【7】设置供电电极A或供电电极B.
当测量方式为中梯方式时按数字键【8】可弹出旁侧距离设置菜单。
数据浏览:在测量界面下按数据浏览会出现如图所示界面。
当测量方式为测深时,左边*栏为AB/2,第二栏为MN/2,第三栏为测量结果。
当为其他方式时,左边*栏为线号,第二栏为点号,第三栏为测量结果。
用【↑】【↓】进行选择不同测点数据,在测量结果下显示当前测点的测量数据,按【PgDn】【PgUp】翻页。
按返 回或【确定】按钮可返回上一级菜单。
图 3-15
按曲线显示对应的键显示当前项目的测量曲线,如图3-15所示。当测量方式为联合剖面法时可显示电阻率剖面曲线(如图3-16)。
图 3-16
§3.5.数据传输
打开仪器在主界面下按文件管理对应的键,进入次级界面后按数据传输对应的键,仪器弹出一提示框后再将仪器与计算机相连接,计算机上会提示发现新硬件,打开我的电脑便有个卷标名为“DWJ-3B”的可移动存储器,打开后将里面的文件拷贝出来,并根据各个项目将文件重新命名,以便查看。在计算机上双击打开项目文件便可以看到测量数据,并可对其进行处理。文件全部拷贝出来后,将可移动存储器安全退出即可。
§4.野外测量
§4.1.电阻率测深
1.清空内存
操作员根据需要是否清空内存,如果内存的现测数据已通过RS-232串口传入计算机,需要清空内存,否则不要清空内存,清空内存方法是在主界面下按文件管理对应的键进入文件管理界面后,再按清除数据对应的键,再 【确认】键即可。
2.主菜单下按 创建项目对应的键。
3.显示改变以后,按右边的测量方式对应的键。
4.显示次级菜单以后,便可以选择测量方式了,按测 深对应的数字键【1】,再按外控同步对应的数字键[5]键,再按不测量对应的数字键【7】。设置完成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界面。
5.显示次级菜单以后,按供电参数对应的键,显示改变以后再选择供电时间、测量次数。按供电时间对应的数字键【1】后键入“1”后,按【确认】即置入供电时间,同样按供电次数对应的数字键【2】置入供电次数,一般情况下置入2或3,如干扰大可增加供电次数,误差允许值一般置入7或是10,置入完以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6.显示次级菜单以后,按装置参数对应的键显示出线号、点号、预置表、SP方向等参数的设置界面,操作员按需根据要求置入这些参数,设置完成后,按返 回键返回上一级菜单。
7.按测量参数对应的键,显示V1延时、测量误差设置界面,操作员按需要置入这些参数后,按返 回键返回上一级菜单。
8.所有参数设置完成后按创建文件对应的键返回主菜单,至此,正式测量前准备工作全部做完,以下进入测量。
9.按测 量键进入测量界面,此时屏幕显示当前要测的AB/2、MN/2及SP数,操作员应检查实际的AB/2、MN/2、极距、K值是否与仪器显示的数相同,如不同可按参数设置对应的键进行修改。
10.再按测 量键,显示出“正在测量”,表明己进入测量程序。
11.测量结束后,蜂鸣器提示测量结束,屏幕显示出所测结果。
12.显示出测量结果以后,操作员应检查测量的结果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再按测 量键进行重测,若合格按保 存键,测量结果消失,AB/2、MN/2 改变,SP加1(如果前面SP方向置的是减少,则是SP减1),此时AB/2、MN/2 及SP是指向下一点要测的极距,操作员通知跑极。
13.跑极完成以后,重复到10步,按测量键测量。
14.需要看保存的测量结果时,按数据浏览对应的键,便进入数据浏览界面,此时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排序、删除个别点、浏览曲线等。按曲线显示对应的键即可浏览当前项目的测量曲线。
§4.2.激电测深
创建项目操作与电阻率测深大致相同,不同处如下:
1.电阻率测深中第4步中改为多块面积对应的数字键【9】。
2.电阻率测深中第5步中改动如下:
供电时间,如是探测地下水,供电时间置入8秒或10秒,如是探矿则置入2秒或4秒,[V1延时]一般不变,本仪器自动默认为400毫秒。
3.显示的测量结果多,它比电阻率测深多出7个极化率、累加和,半衰时及偏离度等参数。
§4.3.联合剖面
1.清内存与电阻率测深相同。
2.主菜单下按 创建项目对应的键
3.显示改变以后,按右边的测量方式对应的键。
4.显示出次级菜单以后,按联合剖面对应的数字键【4】。
5.与电阻率测深相同。
6.显示出次级菜单以后,按装置参数对应的键,屏幕显示出[线号]、[点号]、[点号增量]、[点号方向]、[K值]5项,线号按需要置入,点号为开始测量起始点,操作员按实际情况置入。点号方向为剖面测量时点号是增加还是减少,如点号是从小往大测量,按方向键选择为增加,反之按方向键选择为减少(注一般情况下遵循南小北大,西小东大的原则)。点号增量这一项是指两相邻点号之间差值,例如某一测点编号是100,而它下一个测点是110,两点之间差值是10,这样自动增量这一项置入10。K值由操作员人工计算好以后,按数字键【5】后输入。5项全置完以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7.与电阻率测深相同。
8.与电阻率测深相同。
9.按测 量键以后,屏幕显示测量界面。供电极这一项指出当前要测的是A供电还是B供电,如当前要测的是A供电而表格中显示的是B供电,按数字键【7】切换为A供电。
注意:表格中显示的点号是即将要测量的点号,如显示的点号与实际点号不一致,可按数字键【2】进行修改。
以下*次是以A供电为例说明,操作员手动切换为A极与无穷远极C供电。
10.再按测 量键,显示出“正在测量”,表明己进入测量程序。
11.测量结束以后,蜂鸣器提示测量结束,显示屏显示出所测结果。
12.显示出测量结果以后,操作员应检查测量结果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再按测 量键重测,合格则按保 存键,将测量结果存入内存,显示的测量结果消失,表格中线号、点号、K值均不变,而供电极显示为B供电,操作员应切换仪器面板上供电为B极与无穷远极C供电。
13.切换好以后,按测 量键进行B极供电测量,测量结束以后,显示B极供电测量结果,操作员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合格,不合格按测 量键重测,合格按保 存键保存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消失,点号自动修改为下一点要测的点号,供电极改为A供电,操作员再通知跑极。
14.跑极完成以后,返回到第10步进行相同操作。
15.需要看保存的测量结果时,按数据浏览对应的键,便进入数据浏览界面,显示屏显示出点号、供电极、及数据,此时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排序、删除个别点、浏览曲线等。按曲线显示对应的键即可浏览当前项目的测量曲线。
§4.4激电中梯(外控方式即长导线方式)
1、清空数据与电阻率测相同。
2、主菜单下按 创建项目对应的键。
3、显示改变以后,按测量方式对应的键。
4、显示次级菜单以后,按中梯装置对应的数字键【2】,再按外控同步对应的数字键【5】,再按多块面积对应的数字键【9】。设置完成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5、显示次级菜单以后,按供电参数对应的键,显示改变以后再选择供电时间、测量次数。按供电时间对应的数字键【1】键入“2”或“4”后,按确认即置入供电时间,同样按供电次数对应的数字键【2】置入供电次数,一般情况下置入“1”“2”或“3”,如干扰大可增加供电次数,误差允许值一般置入7或是10,置入完以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6、显示次级菜单以后,按装置参数对应的键显示出[线号],[点号]、[方向方向]、[点号增量]、[AB/2距离]、 [MN/2距离] 、[旁侧距离]、 [原点-A极]菜单,操作员按需要置入线号、点号等参数。
(1)[线号]设置:可以置入1号线、2号线……这样设置,也可以按实际米数依次排列设置,如*条线设置0号线,线号设置就是0,第二条线距*条线为50米,第二条线就可设置成50号线,第三条线距第二条线50米,第三条线就设置成100号线这样排列下去,一般情况下这样设置(一般按西边线号小,东边线号大排列,南边线号小,北边线号大排列)。
(2)[点号]设置:点号设置是按照实际米数设置即是MN中点到A极的距离,即AO1的距离就是点号(如图4-1)。
![]() |
图4-1
可测量范围为AB的2/3范围内,即如果AB为600米即测量范围为600米× 2/3=400米范围内,即由AB的中点O点开始左边200米范围右边200米范围如图4-2。
![]() |
图 4-2
则该极距点号即设置为AO1的距离300米-200米=100米。即初始点号设置为100号点[方向]设置为增加(注A在西边或南边为增加一般情况下在布极时A极都布在西边或南边.B极布在东边或北边)点号设置也遵循西小点号东大点号,南小点号北大点号的原则。其它极距点号设置可按上述方法计算。
(3)[点号增量]设置也是按实际米数设置,即10米一个点就设置10、20米一个点就设置20.10米一个点还是20米一个点是根据AB长度的大小来决定.
(4)[原点-A极]设置为0,按[确认]键.
(5)AB/2距离设置:AB/2实际是多少米就输入多少米。例如上述例子AB为600米那么AB/2就是300米就输入300后按[确定]键。
(6)MN/2距离设置:MN/2也是实际是多少米就输入多少米,例MN采用20米那么MN/2就输入10按[确认]键。MN采用40米那么MN/2就输入20按[确认]键。如何采用MN是20米还是40米是根据一次电位的大小来定。若一次电位大于100mv以上就用20米。反之采用40米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置完数以后,按返 回键返回上一级菜单。
7、按测量参数对应的键,显示V1延时、测量误差设置界面,操作员按需要置入这些参数后,按返 回键返回上一级菜单。
8、与电阻率测深相同,此步骤必须设置。即所以参数均设置完成后必须按创建测线对应的键,这样刚才设置的内容才有效否则无效。
9、按测 量对应的键,显示当前要测量的[线号][点号]及[K值]等信息。操作员应检查实际的[线号][点号][K值]是否与仪器显示的数据相同,如不同按对应的数字快捷键来修改。
10、再按测 量键,显示出“正在测量”,表明已进入测量程序。
11、测量结束以后,蜂鸣器提示测量结束,显示屏显示出所测结果。
12、显示出测量结果以后,操作员应检查测量的结果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再按测 量键进行重测,如合格,按保 存键,测量结果消失。线号不变,点号改变成下一个点号,k值改变。操作员通知跑极。
13、跑极完成后,重复到10步,按测量键测量。
14、需要看保存的测量结果时,按数据浏览对应的键,便进入数据浏览界面,此时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排序、删除个别点、浏览曲线等。按曲线显示对应的键即可浏览当前项目的测量曲线。
§4.5.激电中梯(自同步即短导线)操作步骤
与激电中梯(外控同步)大致相同,不同处如下:
1.激电中梯第4步中改按自同步对应的数字键【6】和一块面积对应的数字键【8】。
2.激电中梯第5步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供电时间为2秒则发送机设置成8秒,若供电时间设置为4秒则发送机的周期选择按键设置成16秒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设置成“2”或“4”,测量周期可以“1”也可以“2”。设置完成上述参数以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3.按测量参数对应的键,显示V2延时、V2宽度和测量误差设置界面,[V2延时][V2宽度]为仪器默认值(200)。操作员按需要置入这些参数后,按返 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
4.其它步骤都跟激电中梯外控方式一样,按照激电中梯外控方式操作测量就可以了。全部设置完毕,如有多台接收机即多台激电仪也可以多台激电仪同时测量来提高工作效率。
§5.注意事项
■仪器测量出现错误以后,复位或重新开关仪器即可恢复工作。
■仪器充电时,不要打开仪器工作。
n 仪器内部装有可充电电池,如长期不用,应定期充电,以免电池失效。存满后,可存放一个月。
附录一 预置参数表
附表一 预置参数1
SP(地址指针) | AB/2 | MN/2 | SP(地址指针) | AB/2 | MN/2 |
01 | 2.5 | 0.83 | 11 | 65 | 21.66 |
02 | 3.5 | 1.16 | 12 | 80 | 26.66 |
03 | 5 | 1.66 | 13 | 100 | 33.33 |
04 | 7 | 2.33 | 14 | 120 | 40.00 |
05 | 10 | 3.33 | 15 | 140 | 46.66 |
06 | 14 | 4.66 | 16 | 170 | 56.66 |
07 | 20 | 6.66 | 17 | 200 | 66.66 |
08 | 28 | 9.33 | 18 | 240 | 80.00 |
09 | 38 | 12.66 | 19 | 300 | 100.00 |
10 | 50 | 16.66 | 20 | 400 | 133.33 |
附表二 预置参数2
SP(地址指针) | AB/2 | MN/2 | SP(地址指针) | AB/2 | MN/2 |
01 | 2.5 | 0.5 | 11 | 65 | 13.0 |
02 | 3.5 | 0.7 | 12 | 80 | 16.0 |
03 | 5 | 1.0 | 13 | 100 | 20.0 |
04 | 7 | 1.4 | 14 | 120 | 24.0 |
05 | 10 | 2.0 | 15 | 140 | 28.0 |
06 | 14 | 2.8 | 16 | 170 | 34.0 |
07 | 20 | 4.0 | 17 | 200 | 40.0 |
08 | 28 | 5.6 | 18 | 240 | 48.0 |
09 | 38 | 7.6 | 19 | 300 | 60.0 |
10 | 50 | 10.0 | 20 | 400 | 80.0 |
附录二 仪器调试方法
在主菜单状态下,按系统设置对应的键进入次级菜单后按内部测试可以进入仪器调试状态,屏幕显示如附图所示。
附图
1.VF输入0调试:按AD零点对应的键后屏幕中央将显示一数字,此数字为VF输入0V值。显示值应该在0附近。如果偏差大于±100,仪器将不能工作,这时需要调整。调整02板上的2R5电位器,使屏幕显示为0附近即可。按任意键即可退出此状态。
2.VF输入2.5调试: 按AD2.5V对应的键后屏幕中央将显示一数字,此数字为VF输入2.5V值。显示值应该在0附近。如果偏差大于±32,仪器将不能工作,这时需要调整。调整03板上的3W10电位器,使屏幕显示为0附近即可。按任意键即可退出此状态。
3.放大器V调试:
放大器放大256倍零点调节
设置K为1100,D值为0,C值为0后,按[放大器V]菜单左边的按键,屏幕中央将显示一数字,此数字为放大器放大256倍时的放大零点值。如果零点大于±100,仪器将不能正常工作,需要调整电路板上的电位器。具体调试放大如下。
Ⅰ:调节02板上的2R25电位器,用万用表测量03板上3JC13器件上的第①脚使之为0(或接近0)。
Ⅱ:调节03板上3W13,测量3JC15第⑥脚使之为0。
Ⅲ:调节03板上3W1使3JC2和3JC1的第⑥脚输出相等(一般都在1mV以内相等)。
Ⅳ:调节03板上3JC3的第⑥脚(板上为②3JC3)电位尽可能小(一般在1mV以内)。
Ⅴ:调节03板上3W5王3W8使得液晶输出显示尽可能小(一般在20mV以内)。
如上所述,调仪器调试程序,C修改为C=10,调节03板上3W13使屏幕显示的值与C=00时大致相当即可。
放大器放大128倍零点调节
设置K为1011,D值为0,C值为0后,按[放大器V]菜单左边的按键,屏幕中央将显示一数字,此数字为放大器放大128倍时的放大零点值。
调试方法与256倍零点调节类似,把Ⅴ项中的3W8改为3W9即可。
自电补偿值调节
设置K=0000,C=00,D=1023后,按[放大器V]菜单左边的按键,屏幕中央将显示一数字,此数字为正向自电补偿输出值,标准应显示1023.0,如果偏差超过±63mV,以前将不能正常工作。需要调整,具体方法如下。
调节03板上的电位器3W12,使显示为1023。
设置K=0000,C=10,D=1023后,按[放大器V]菜单左边的按键,屏幕中央将显示一数字,此数字为反向自电补偿输出值,标准应显示-1023.0,如果偏差超过±63mV,以前将不能正常工作。需要调整,具体方法如下。
调节03板上的电位器3W12,使显示为-1023。
附录三 装置的电极距选择规则
(一)供电电极距AB,测量电极距MN,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
(1)MN应选择在(1/3-1/15)AB范围内,一般应注意取其为点距的整倍数。
(2)在表土不均匀性严重时,MN不宜选择过小。若MN与AB的比例取得合适,可以将表土不均匀的影响降以低程度。
(3)在有明显游散电流和自然电位变化大的地区,在保证接收机测量的一次场电位 20mV的前提下,尽量缩小MN极距,可以将这一干扰的影响降到低程度。
(4)在正常使用中,供电电极距AB和测量电极距MN比例要根据不同地区合理的选择,大MN=AB/5也就可以了。
(5)供电极距大小应视所有电源设备功率大小、测量仪器的检测能力、地电条件和工区的施工条件。
(二)观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1)观测供电电流强度,总电场电位差和断电后来某一瞬间的二次场电位差时,应尽量读取三位数字。
(2)凡出现下述情况之一,需要重复观测。
A、测量结果发现有明显的干扰现象,单次观测难以保证终结果的精度时。
B、视极化率异常有突变点,hS极化率值有明显的上升势头,或七个hS值有明显的不成衰减规律时。
(三)困难条件下的观测和处理:
1、观测点甚远无法工作时,应检查仪器。当确信仪器性能正常,而是由外部因素造成时,可根据其特点进行分析、判断并给予处理。常见的由外部因素造成的观测困难现象及原因有以下几种:
(1)仪器无输出,液晶显示Ⅰ=0说明供电回路和测量回路都没有接通,如果液晶显示自电过大则注意测量回路(MN)没接通。
(2)每次测的自然电位差值变化很大时,可能是测量导线随机摆动或严重 漏电,不极化电极与金属器具碰接,电极附近有机械震动或不规律的游散电流干扰引起的。测量电极漏电也常表现为二次场电位差衰变不正常,会出现负值。
(3)反向视极化率的差异,可能与供电电极化、正反向电流差异、天然场的变化和某些金属矿体的阳极化与阴极化的不同过程的因素有关。在野外的条件下,应注意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中严禁把MN换向;如发现电极或供电电流不稳;供电电极A、B接地电阻差异大;供电电极极化等。
2、视极化率观测值很大甚至接近100%或自然电场电位差很大,引起这种现象可能是由地质因素造成的电场畸变;或是由低阻覆盖层的感应作用造成的,或是由外接高压电池或发电机供电电压不足、不稳造成。
3、观测某一地区自然电位和工业游散电流的变化情况,如发现变化很大,严重影响观测精度时,应通过实践摸索抑制或排除的措施。应注意观察,弄清其在时间、分布地段和方向上的特点,然后采取相应措施。
(四)不极化电极的使用
不极化电极的制作:
(1)将瓶用请水洗净,或放如沸水中将污物或有机物除去,以保证底部素瓷的毛细孔通畅。
(2)铜条用细砂纸擦净,或浸在15-20%的硝酸溶液中洗涤2-3秒钟后用清水洗净,棉花擦干。
(3)铜(CuSo4、5H2O化学纯),倒入蒸馏水搪瓷缸中加热煮沸,使硫酸铜在蒸馏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并过滤。
(4)将煮沸后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倒入瓶内,必须保证铜棒浸入溶液深度大于5cm以上。
(5)测定电极差。将两个不极化电极放在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瓷缸或玻璃缸内,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的极差若大于2mV应将铜棒抽出放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同一缸中。测量两个铜棒的极差,若超过1mV,应将铜棒再放入硝酸溶液中洗净,极差变化小于0.01mv/5分钟。
(6)供电时间的选择(脉宽)单纯做电阻率法,供电时间T选择1~2秒;做激发极化法,找矿可为T=2秒,找水普查T=5秒,基岩上找水T=10秒,江河旁找水,如长江附近,T选20秒适宜。
DWJ-3B微机激电仪产品链接:
http://detail.1688.com/offer/777689459.html
北京鸿鸥成运科技有限公司
· 电 话: 86 ,
· : , ,
· 传 真: 86
· 邮 箱: bjhoyq,hongouchengyun@foxmail.com,:,
:www.bjhoyq.com,www.hoyq.net,www.ho17.cn,
http://hongouchengyun.cn.alibaba.com
邮 箱: bjhoyq,hongouchengyun@foxmail.com,:,
:www.bjhoyq.com,www.hoyq.net,www.ho17.cn,
http://hongouchengyun.cn.aliba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