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艺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发展历史

时间:2013-12-25 阅读:3920
分享: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本定律发展历史,人们在实践中早已总结出不用颜色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可对它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断。
  由于颜色本就惹人注意,根据物质的颜色深浅程度来对物质的含量进行估计,可追溯到古代及中世纪。
  1852年,提出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定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颜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即比尔朗伯定律。
  1854年,将此理论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并且设计了*台比色计。到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制成了*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此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经不断改进,又出现自动记录、自动打印、数字显示、微机控制等各种类型的仪器,使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新闻来源:www.aoe-sh.com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产品分类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