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植物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总水解活性酶
阅读:1545 发布时间:2015-5-13提 供 商 | 上海哈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资料大小 | 49.2KB |
---|---|---|---|
资料图片 | 下载次数 | 383次 | |
资料类型 | WORD 文档 | 浏览次数 | 1545次 |
免费下载 | 点击下载 |
主要用途
植物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总水解活性酶连续循环比色法定量检测试剂是一种旨在通过磷脂酶D、脂酶、甘油-3-磷酸氧化酶和过氧化酶酶连续反应系统中产生的红色产物醌亚胺染料,在分光光度仪下峰值的增高, 即采用比色法来测定植物组织裂解样品中酶活性的而经典的技术方法。该技术经过精心研制、成功实验证明的。其适合于各种植物组织,包括种子(seed)、叶片(leaf)、根(root)、胚胎叶(cotyledon)、上胚轴(epicotyl)等裂解萃取样品中磷脂酶D的总水解活性检测。产品严格无菌,即到即用,操作简捷,性能稳定。
技术背景
磷脂酶(phospholipase),是一种脂质水解酶,催化磷脂的水解,产生脂肪酸和其它亲脂产物,参与磷脂代谢。磷脂酶家属有四种类型亚酶,包括A、B、C和D。磷脂酶A(phospholipase A;PLA)主要水解磷脂sn-1(磷脂酶A1催化)和sn-2(磷脂酶A2催化)位置上的乙酰基;磷脂酶B(phospholipase B;PLB)同时水解磷脂的sn-1和sn-2位置上的乙酰基,又称为溶血磷脂酶(lysophospholipase);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在磷酸基前水解,释放二酰基甘油(diacylglycerol;DAG)和第二信使分子三磷酸肌醇(inositol triphosphate);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EC3.1.4.4)在磷酸基后水解,释放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植物磷脂酶D,属于异源性酶(heterogeneous enzyme)家属成员,与哺乳动物磷脂酶D不同,有6个异构体:α、β、γ、δ、ε和ζ:PLDα是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4, 5-bisphosphate;PIP2)-非依赖性的常见的植物PLD酶,而PLDβ和PLDγ是磷酸磷脂酰肌醇辅因子(polyphosphoinositide cofactor)依赖性;PLDγ在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生化特性上类似于PLDβ;PLDδ为膜相关性,游离油酸(oleic acid)可以激活。PLD通过催化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PG)、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和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上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的水解,产生磷脂酸和游离头端基团(free head group);磷脂酸作为信号分子,进一步水解为二酰基甘油,与跨膜信号功能、亚细胞结构质膜的降解和重构等有关。同时通过转移磷脂基团到原生醇类的羟基上的磷脂转移活性(transphosphatidylation)。PLD及其催化产物参与了植物组织对于环境应急反应,例如创伤、寒冷、干旱缺水、盐化高渗透压等。基于底物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在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和油酸的辅助下,通过磷脂酶D的作用,水解产生为磷脂酸和各种基团后,通过脂酶(lipase)、甘油-3-磷酸氧化酶(glycerol-3-phosphate oxidase)和过氧化酶(peroxidase)系统,测定红色产物醌亚胺染料(quinoneimine dye)的峰值变化(500nm 波长),来定量分析磷脂酶D的总水解活性。磷脂酶D连续循环反应系统为: